
深秋的季節風景代表除了紅葉以外,金黃色的銀杏也是人氣定番!儘管難聞的味道往往讓人忍不住皺眉,但奪目亮眼的燦爛金輝還是讓人神往,想去那金色地毯上打滾一番啊──
東京都內有名的銀杏景點,除了神宮外苑的銀杏大道之外,就屬日本最高學府「東京大學」的本鄉校區了吧。東大本身的校徽即是由銀杏圖案組成,而作為有名的「東大三景」(赤門、銀杏、安田講堂)之一,也有許多遊客是特地來到這裡欣賞深秋銀杏的美麗景致的。
雖然沒有紅葉那般誇張地受萬眾追逐,但也是擁有一定的死忠粉絲。這一趟到東大先行踩點,就是因為來東京自由行的友人對銀杏的執念比紅葉還深,捨棄了各種紅葉名所也要在短短的行程中塞入銀杏景點,所以便決定先來一趟東大銀杏探勘之旅,看看到底黃透了沒有。
東京地區銀杏最燦爛的「見頃」約莫落在11月底至12月初,然而11月初左右就會開始漸漸由綠翻黃,在日光朦朧下會呈現美麗的金綠色,也別是一番不同的景象!

東京大學的本鄉校區位於文京區(台北大安區的概念哈哈哈),能抵達的地鐵站不少,可以從大江戸線或丸之内線的「本郷三丁目駅」,千代田線的「湯島駅」、「根津駅」,南北線的「東大前駅」,或是三田線的「春日駅」,徒步都在10分鐘內即可到達。

這次從「東大前駅」沿著東大校園外牆一路走到傳說中的「赤門」,還沒到達校園裡,就已經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文教區氣息。這一片紅磚牆倒是跟我記憶中的台灣師範大學校本部、以及台大的舊社科院校區頗有些相似。

傳說中的「並不是東大正門」的「赤門」!一般來朝聖的遊客也往往從這個赤門進入校園。正中央的大門只有平日才開啟,這一趟造訪東大剛好適逢週六,所以只有開放一側的小門。
「赤門」原本是加賀藩的「御守殿門」(御守殿門都漆成朱紅色,所以俗稱「赤門」),西元1827年時加賀藩主前田齊泰為迎娶11代將軍德川家齊的女兒溶姬而建,現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根據古日本的習俗,御守殿門一但損毀的話不能重建,東大的赤門則是現今唯一保存下來的御守殿門,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可以說是非常珍貴!


11月初的東大銀杏還未真正黃得透徹,大部分仍是黃綠參差(其實大部分根本還是綠色吧……!囧),但樹梢的一點點金黃和地上掉落的銀杏葉,已經很有秋天味道。


假日的校園裡人不算多,或者本來就不是典型的旅遊景點,所以自然不會像觀光名勝那般人聲鼎沸。在這樣優美恬靜而又充滿學術氣息的大學裡漫步,有沒有覺得都想來當一回東大學生了呢?在這樣的校園裡真的會讓人想要認真念書啊!(醒醒吧)


東大裡有一處「三四郎池」,紅綠葉相間錯落於水面,美得簡直不像是置身於校園!



「三四郎池」原名是育德園的心字池,因夏目漱石的名作《三四郎》以此作為舞台,是小說中主角們相遇的地方,因此被稱為「三四郎池」。跟台大的醉月湖很不一樣,東大的三四郎池比周圍低窪一些,群樹環繞密林交錯,加上沿池散步路大抵都是高低起伏的天然小徑和石頭階梯,走在其中彷彿會忘卻這裡其實是東京中心的大學校園,而不是哪一處郊外的山野名勝世外桃源。

離開三四郎池,隨即看到東大三景之一、著名的「安田講堂」……藏在大樹後的一小片褐紅色身影!(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覺更讓人興奮XD)

正好是下午四點,入秋之後天色暗得快,但薄薄的金色夕陽灑在赭紅色建築上,分外有種時光靜止的錯覺。
「安田講堂」正式名稱是「東京大學大講堂」,為安田財團的創辦人安田善次郎捐贈所建,1921年起造,至1925年完工,並於1996年被日本政府登錄有形文化財。

從正面看的安田講堂非常氣派!簡直想在這裡唸書呀有沒有!!!(快點醒醒)

這趟銀杏探勘約莫是11月初,安田講堂前一路到正門這一邊的銀杏道也還沒有黃透,不過再過一些時日,11月中旬一路到12月,想必是一整片黃澄澄的金色大道吧。

雖然樹上的大抵還是綠色,不過地上已經開始有黃色銀杏落葉了。

一般最常推薦的東大散步路線通常是由東大的「赤門」進入,最後到「正門」這裡作為結束。儘管「赤門」比較紅(雙關!),但其實這個淺灰色的鐵門才是貨真價實的東大「正門」啊~!
東大的正門也是登錄的有形文化財。平日才會開放正中央的大門,週末假日則只會開放兩側的小門。

由於時間的關係,這次沒有安排到東大的「中央食堂」──傳說中也是很有名、不少台灣遊客會特地去吃一吃的便宜學生餐廳。另外,時序尚早的緣故因此也沒有碰上銀杏最美麗的「見頃」,算是留了兩個懸念作為再訪東大的動力吧。
如果恰巧在11月底至12月中這段時間來訪東京,追逐楓紅的同時,不如也安排進一個銀杏行程,看一看與紅葉的濃豔繽紛不同、而是燦爛如暖陽一般的金色風景吧!
名 稱︰東京大學 地 址:東京都文京區本鄉7-3-1 (本鄉校區) 地址描述:(1) 本郷三丁目駅(地下鐵丸之内線)徒歩8分 (2) 本郷三丁目駅(地下鐵大江戸線)徒歩6分 (3) 湯島駅、根津駅(地下鐵千代田線)徒歩8分 (4) 東大前駅(地下鐵南北線)徒歩1分 (5) 春日駅(地下鐵三田線)徒歩10分 電 話︰03-3812-2111 |
撰文、攝影/Chin S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