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語言深入瞭解日本】察言觀色

距今大約10年前左右,日本曾經流行過KY一詞,這是取自日文「空気が読めない」(不會察言觀色)的第一個字母發音縮寫而成。在日本,人們會以在場多數人的想法為主加以配合,這就叫做「察言觀色」。
 

嗯,真的都能夠做到察言觀色嗎?


那麼,你覺得如何呢?
 
KY意指「不會察言觀色」,讓別人感到困擾的人。「察言觀色」在群體合作時,能提昇效率,但也會因此壓抑個人的意見和情緒,發生適得其反的負面問題。而外資企業沃爾瑪旗下的西友超市,卻提倡「KY宣言」,讓人覺得很有意思。不過這裡的KY是指「平價」的縮寫,大幅扭轉了KY一詞帶給人的印象,至今西友超市仍在持續這樣的活動。


今天就不用看人臉色,大膽發表意見吧!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外國觀光客造訪日本。除了亞洲各國之外,來自歐美和中近東等地區的旅客也很多。如此一來,就會發生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例如伊斯蘭教徒由於宗教上的限制,會有禁止食用的食物與調理方法。能夠通過這些標準的餐點,才能稱為清真認證食物。雖然日本起步晚了一點,不過在各地已開始有越來越多餐廳提供此類食物。


請幫我們準備通過清真認證的食物!
 
以往,人們只需在自己所屬的小型社會之中「察言觀色」即可。然而,現在大多數人會前往國外,觀察世界上的各種「文化氣氛」,也拓展了視野,瞭解多樣化發展的重要性。即將到來的2020年東京奧運的宣傳關鍵字「賓至如歸」,代表著要為遠道而來的賓客提供貼心的服務,盡心盡力讓對方度過舒適的時光,也就是觀察各種文化的氣氛,將體貼的精神化為實際行動。


在和諧自由的氣氛裡盡情展現自我


也別忘了體貼別人
 
 
撰文:小鳥遊
2017-10-16 17:00 發佈
尊重、體貼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信仰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