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工博物館 學習鐘錶與SEIKO的歷史!

精工博物館(舊精工鐘錶資料館)是為了紀念創業100週年,於1981年在東京墨田區開館的博物館。以收集、保存時間與鐘錶的研究資料為主要使命,館內展示了從古代的日晷到利用水、火、砂等計時的鐘錶,發展到利用機械、石英鐘錶的進化歷史。
 

簡約獨棟建築的精工博物館外觀


在前臺領取館內導覽用的iPad開始參觀
精工博物館的參觀全部為預約制,需提前進行電話(開館日9:30〜17:00)或網路預約。網路預約截止希望參觀日的前一天中午,網站支持英文和中文。參觀方式有兩種,可以由嚮導陪同解說(僅電話預約)或借用導覽用iPad(支持英文)自己參觀。
 

1700年代的中國清代的赤道式(陀螺型)日晷
在1樓展示廳內最先看到的是1700年代中國的赤道日晷。指針的前端指向北極星,文字盤與赤道並行。地支刻於時刻刻度的兩面,從春分到秋分時太陽的位置投射在表面,從秋分到春分太陽的位置投射在背面,透過投射的陰影可以顯示時刻。
 

1854年的鐘擺式塔鐘(倫敦大本鐘的原型)
再往裡走展示有為建造倫敦大本鐘鐘樓(1859年竣工)時試做的原型。為不易遭受風、天氣影響的構造。鐘擺的擺動幅度小,透過確保擺幅來提高精確度,達到一天僅差1秒的精確度。


1900年左右德國製造的厚重的月相落地鐘
大廳立鐘是擺放於室內的縱長的大型月相落地鐘,高度達2.9m。設有3種管笛音樂,可以聆聽其美妙旋律。


精工於1942年製造的經線儀(軍艦船舶用超精密儀表)
在1樓展廳中央位置展出,該經線儀是應日本海軍的要求由精工製造的約500個軍艦船舶用超精密儀表(1942年)。據記載1天最大誤差為0.1秒。是航海時了解當前位置(經度)所必不可少的超精確的儀表。


江戶時代後期製造的玳瑁蒔繪錶殼印籠懷錶
接下來我們將進入2樓的展廳,這裡設有頗具特色的日式鐘錶展臺。相傳上面圖片中的懷錶為水戶藩主德川齊昭(1800-1860)所有,錶殼全部為玳瑁製成繪有蒔繪的印籠(小盒子)懷錶。在歐洲可以裝在西服兜里的懷錶比較普及,而在日本應運而生的是與和服非常相配的精美印籠懷錶。


江戶時代後期製造的玳瑁蒔繪錶殼印籠懷錶
接下來我們將進入2樓的展廳,這裡設有頗具特色的日式鐘錶展臺。相傳上面圖片中的懷錶為水戶藩主德川齊昭(1800-1860)所有,錶殼全部為玳瑁製成繪有蒔繪的印籠(小盒子)懷錶。在歐洲可以裝在西服兜里的懷錶比較普及,而在日本應運而生的是與和服非常相配的精美印籠懷錶。


展示有精工舍當時的八日弦掛鐘等精工鐘錶的展臺


石英鐘成為主流,各式各樣設計的鐘錶誕生
位於日式鐘錶旁的展臺,展示有精工舍時代的掛鐘到主流石英鐘時代色彩艷麗的各式鐘錶。從鬧鐘、交流電鐘錶、電池鐘錶、晶體管電波鐘錶,再到世界首款石英鐘。從精工舍至精工的變遷一目了然。


1986年開始製造的帶有精準捕捉違規搶先起跑的起跑模塊


游泳池用的觸摸板
運動相關的鐘錶、計時器也是發揮精工技術的領域。開始時透過檢測運動員運動施加在起跑器上的壓力,以及測定運動員反應時間來判斷搶跑的「帶有精準捕捉違規搶先起跑的起跑模塊」。對水壓、波浪不做反應,僅將檢測到游泳選手觸摸瞬間的時間顯示於公告牌的「游泳池用的觸摸板」等,可以體驗到頗具精工特色的技術。
 
 
店  名︰精工博物館
地  址:東京都墨田區東向島3-9-7
地址描述:東京晴空塔線「東向島」站下車,徒步8分鐘
     京成線「京成曳舟」站(搭乘都營淺草線)下車,徒步15分鐘
電  話︰03-3610-6248
參觀時間︰10:00〜16: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
公休時間:星期一、節假日、年末年初 ※星期一為節假日時,翌日星期二也休館
預約方法:網路(可提供英文版、中文版)、電話預約僅支持日語。申請事宜詳見
     http://museum.seiko.co.jp/use/book/index.html
     電話申請為開館日(星期二〜星期日)的 9:30~17:00 
     ※電話預約僅接受6人以上的參觀預約
 費  用:免費 ※國小生以下需監護人陪同


 
 
撰文、攝影/H.Kuwata
2017-07-12 17:00 發佈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