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Artistic Adventure 停。看。聽。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上)

What!!!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三年一度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始於2000 年,以農田作為舞台,藝術作為橋樑,連繫人與自然,試圖探討地域文化的承傳與發展,重振在現代化過程中日益衰頹老化的農業地區。
今年是第七屆,本著「投入自然懷抱」的理念,透過在當地居民日常生活和小區建設活動,參照山裡和繩紋時期祖先的傳統,打破地域、年齡及背景文化,建立一個新的社區並持續更新模式去傳遞投入自然的理想。
 
藝術內涵之博大深淵,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藝術感官,小編實際參與感受生活藝術、享受玩樂藝術,這就是“My Artistic Adventure”。
 

『停。。。小學大改造』
 
因地區少子高齡化現象,人口減少,如何自力更生的課題衍生,廢校不是句號(停止),而是生活藝術從此作為開端不斷展開中,為地方重新注入新的活力與生氣~
 
 1.舊十日町市立清津峡小学校(1960-2009)變身:清津倉庫美術館
 
2009 年廢校後的體育館在2015年變身為清津倉庫美術館,作為2015大地藝術祭作品展示主題外,也為其他藝術作品的展示空間,和大型藝術作品倉庫的使用。
 
有感於都市裡很多藝術作品需支付高額倉儲費或是苦無收藏空間,而越後妻有廢校空室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將兩者彼此的“困難”點交叉後,互相成為支援的正面結果,不但解決了藝術作品保存空間的現況,也活用了越後妻有空間利用最大化,真的是一個很棒的嘗試與誕生意義。在藝術祭之外的期間,也能經常欣賞到約200件的大地藝術祭作品。
 

“清津倉庫美術館“樣貌。
 

原“清津峡小学”教室,現常年為藝術作品展示空間。
 
 2.松之山町立三省小学校(1875-1989)變身:三省屋旅館
 
松之山町立三省小學創立於1875年,為集合三省地區(小穀、水梨、大荒戶)3個鄉鎮孩子們所就讀的小學。1945年全校學生共有247名,經過60年間學生數量持續减少,最後在1989年以創校114年的歷史拉下了謝幕。閉校後,地區居民們摸索著留下回憶的校舍,在2006年以大地藝術祭作為契機,成為“越後松之山體驗交流設施三省屋”的住宿設施,開始走上新的歷史旅程。
 
這個新的開始,不僅是一個學校轉型為旅館的新生命誕生,也成為地區居民們與世界各地人連結交流的重要據所,用對這片土地的愛與當地的美味食材,溫暖地傳遞給所有的旅人們。
 

『三省屋』旅館入口處,一進入室內要先換拖鞋,有種回到家的親切感。
日本學校,在進入校園內時要更換室內拖鞋。
 

教室走廊的氛圍讓我想起自己的小學,有種濃濃的懷舊味與感動。
牆上還掛著當時用的出缺勤與值日生黑板。
 

美術課作品也仍保存到現在,成為三省屋的裝飾品。
 

從小在這裡長大的老奶奶們,即使曾經離開到外地工作生活,但是因為熱愛自己土地,還是再回到家鄉貢獻己力,為旅人們提供日本媽媽味的美味料理,吃到不只是料理的美味,還有老奶奶們溫暖的心。
 

好豐富的晚餐內容,都是使用當地新鮮食材製作的,除了可以嚐到很多日本傳統的醬菜口味外,新潟縣有名的米吃到飽~超幸福的~大滿足。
 

旅人住宿的房間都是使用當時的教室,並沿用當時的班級名稱做為房間名稱,格外有趣。
床鋪比想像中來得寬敞,並附有床頭燈與兩個插座,館內還有提供免費的WIFI服務。
好像回到高中畢業旅行一樣,特別令人感到懷念與興奮~
 

餐桌上的花飾是老奶奶早上上班沿路邊摘的,是不是很有藝術天分~讓我們一早就心花怒放,胃口也大開
 

教室外的牆面上都還可以看到當時很多珍貴的照片,讓人不禁感到仿佛進入時光隧道與當時的小學生們相遇。小編衷心體悟到有些東西或許改變了或是不復存在,但是曾經走過與留下的足跡都會一直存在人們的心中並感動人心。
 
3.舊松之山町立東川小学(1875-1997)變身:最後的教室
 
『最後的教室』作者是法國藝術家Christian Boltanski,藉由與當地居民的訪談與記憶,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創作出令人超震撼的作品。展場的入口是學校的體育館,拉開布幕後彷彿進入一個黑暗的密室,依稀看到滿天的星斗與聞到悶熱的稻草味,一段時間後眼睛似乎適應黑暗的環境後,可以微弱的看到地上鋪滿著稻草,擺著電風扇的長椅椅錯落在稻草上,空中垂吊著小燈泡,點點曙光在黑暗中特別明顯,長廊的牆面上掛著舊時的照片,慢慢的往前直上二樓,強烈的心跳聲震撼著我,周圍牆上與地上鋪著白色帷幕,地上擺放著透明玻璃櫃,不由得讓人心生顫抖,有種生命不斷跳動的力量牽引著我們勇敢走向未知未來的意味,真的很不可思議又震撼人心的作品。
 

東川小学校為L型的三樓校舍。
 

一樓的展場空間氛圍。(官網照)
 

二樓展場空間氛圍。(官網照)
 
4.舊十日町市立奴奈川小学校(1984-2014)奴奈川校園
 
2014年3月閉校的奴奈川小學,在閉校後隔年2015年就作為大地藝術祭各式活動舉辦與展示作品空間使用,為社區學習殿堂而誕生。以農業為基礎,通過飲食、生活、遊戲、舞蹈,發掘出一個人的興趣與培養不同專長。校舍內外都設有藝術作品,也會不定時舉辦各類課程。
 
奴奈川校園,至今已舉辦過40場以上的活動,像是『越後妻有的林間學校』、『松代梯田銀行』,號召來自東北、都市或是當地地孩子們一起學習體驗。另外『新瀉縣立十日町高等學校松之山分校』的高中生們與香港的中學生們也有進行梯田的保全活動等,希望成為超越地域、世代、流派的學習場所。
 

一、二樓為教室,三樓是體育館,也有長達140年的校舍歷史。
 

校舍還很新又很寬廣,所以適合作為各式活動使用。
 

『來自大地的禮物』(大地のおくりもの):由日本藝術家-鞍掛純一與日本大學藝術雕刻部學生共同創作。
 
台灣近年來也將過去有用的土地賦予新生命,讓城市增添了新氣象,像是台北松山菸廠、台北華山文創園區、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等都是很成功的例子。雖然與新瀉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環境條件與緣由不盡相同,但是都可以看到受到時代潮流的影響下,生活藝術已經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結合,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超越國界線,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讓世界變得更為溫暖。
走出戶外親自感受這份大地藝術之美,人情之美。
 
{基本資訊}大地藝術祭 越後妻有Art Triennale 2018
 
日期:2018/7/29(Sun)~9/17(Mon)
交通資訊(電車):
*東京駅―上越新幹線 越後湯沢駅~北越急行ほくほく線十日町駅(約1小時50分)
*新潟駅―上越新幹線 長岡駅 or 越後湯沢駅~北越急行ほくほく線十日町駅(約2小時)
購票資訊(作品鑒賞Passport):
*現場購票-高中.大專.大學生:3000日圓,一般:3,500日圓
*事前購票-高中.大專.大學生:2500日圓,一般:3,000日圓
活動官網:http://www.echigo-tsumari.jp/
 
圖/文:Phaebe
2018-07-19 9:00 發佈
2018大地藝術祭旅遊攻略,很實用,推~~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0291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