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聖誕節左右下單Model 3 Peformance,今年三月初交車,從開始研究轉換電車可行性到試乘後下單到交車約莫四個多月,在01跟眾多粉絲團看了無數褒與貶文章後,來說說自己交車滿月的心得,不談優點不談性能純粹就油車轉換電車跟充電這件事的經驗提供給大家參考。
先介紹自己的用車環境跟背景。小弟是製造業的業務,前車是Golf MK6R,年平均行駛里程3萬左右,平均每次加油約50-52公升,實際使用里程約300-350公里,高速平地比例5比5,由此油耗可以看出小弟的右腳慣性不聽使喚,雖然油錢為公司全額負擔,但自己盡量控制每週加油在1.5次內。
居住地為內湖,離內特約800公尺,住家為無法安裝充電樁的狀態,M3P於3/5號交車迄今4/8號剛好去過4次超充(一週一次),兩次中和環球兩次花博,數次公私立目的地充電樁,目前行駛里程1663公里。
很顯然的,由於油錢與充電收費都會由公司全額負擔,省錢節能這點完全不在小弟購買電車考慮條件內,除了預算外,性能跟操控就是唯一在意的點。在試乘過M3P之後,LR跟SR自然就不在購買選項中。
有鑑於十個車友有九個半會建議想入手電動車的人說
1. 家裡辦法裝充電樁千萬不要買
2. 公差很大隔音很差
3. 沒人會修,原廠又不給力故障會排到死
4. 實際使用里程只有官方數據的8折甚至更低
加上鍵盤車友會說
5. 喜歡開長途高里程的人千萬不要買,會有電量焦慮,出門還要安排充電行程很麻煩。
6. 馬力課稅之後誰付得起
7. 假環保,電力還是要靠燃煤
我對於周遭友人問起同樣的問題下,我通常會建議需要轉換的是心態跟習慣,這些都是目前車友遇到的問題,但不是絕對決定你能不能進入電動車的因素。
我自己就是那眾多無法安裝充電樁的車主之一,但目前去了四次超充,多次目的地充電樁,沒有一次超充排隊也沒有一次沒有充電車位。小弟在購車之前就先針對自己的用車環境跟出沒地點可充電的停車場做了調查,實際到這些目的地充電樁查看使用情狀,交車後透過APP看哪裡有空位並選擇有人為管理的目的地充電。不過實際上小弟跟大部分車主最大的不同在於,我有安排時間的自主權力。我本身充電區間在15%-90%,只要電量低於15%加上我作息範圍內的超充站只要有超過兩個空位以上(抓兩個是為了預防白跑),我幾乎都可以排出時間過去,每次的充電時間實際上最久也不會超過50分鐘,當你的作息時間跟大部分人沒什麼差別的時候,不要說排超充了,只要熱門的東西都要排。
當然你會說,那是現在電車還不夠多啦,等再多一點你連有時間都找不到充電車位,我不會說這個說法不對,但我相信各大車廠電動車的數量越來越多之後,友善電動車的環境跟政策才會隨之改變與成長,我不會像某些車友,只是因為自己不想在超充站排隊,就不斷勸退別人千萬別買,如果特斯拉像porsche taycan一年只賣個幾百台,即便是porsche這種身價的車種,他們也不會為了這些少數車主去佈建更多的充電設備。
另外出遠門電量焦慮這件事我就不多解釋了,很多車友跟youtuber都有實測環島的耗電跟充電安排,甚至數據也顯示電動車車主的里程數相比自己以前的油車還要高很多,台灣南北不過也400多公里環島1000多公里,重要城市都有超充站,也不會冰天雪地造成電量大幅衰退,發展電動車真的再適合不過,但如果你硬要把油車加油只要五分鐘的習慣拿來套在電車上就跟整天拿中國的經濟來對比台灣一樣毫無意義。
至於馬力課稅這件事,我只能說名目上跟收費區間就是不合理,會不會課稅我只能說肯定會也應該要,但應該不會是現在這種定案,如果真的收了,我也付得起那五萬十萬。一開始做最壞的打算,能接受再去做,不要把本來就可以預期的缺點當作後悔的理由,特斯拉沒騙你,車友也沒騙你。
維修能量不足這一點完完全全就是台灣特斯拉需要改進的缺點,我自己於三月底去電告知四輪定位偏移加上車門邊膠條脫落,原廠安排4/24進場,至於進場要不要留車我說不個準,但以傳統車廠通常提前一天預約就可以安排的狀況下,特斯拉對於台灣維修技師的能量真的就是嚴重缺乏。
我是極度厭倦人擠人的性格,所以要訂位的名店早點訂,不能訂我就吃別的,看電影要排隊買票我就多付20塊線上訂票。超充沒位置我就等有位置再去,真沒位置我就丟慢充搭捷運公車拜訪客人,我願意改變自己的習慣跟心態去配合電車的特性,未來我也會優先購買能安裝充電樁的居住地點去換來友善地球與截然不同的駕駛體驗。
本篇文章純粹分享給讓有心加入電車環境但尚未能克服家用充電樁障礙的人能減輕心理壓力,不是建議你搬到超充旁邊也沒有叫你假日不要出門更沒有鼓勵你靠超充維生(有閱讀障礙的人除外),超充排隊的因素太多,未能收費之前請大家互相體諒,不需要去質疑車友去超充的充電立場,會去就是有需要的人,可以10分鐘就走沒有人想花50分在上面,也沒有必要去謾罵內燃機車輛佔用電車充電車位這種事,電車在台灣仍處在鼓勵階段而已,不要認為自己買了電車就會變得高人一等或是應當享有什麼特權,跟油車相比下佔的比例仍是非常的低,希望大家都能享受到電動車帶來的乾淨安靜方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