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不錯,有內外箱


但是美中不足,內箱裡不是泡棉或發泡材料,而是薄薄的塑膠包裝
以磨豆機重量7公斤左右來說,兩層紙箱的防護力應該不會太好

機器的電源在正後方,覺得有點不順手
還好它只是總電源,磨豆的開關在側面的調速旋鈕

調速旋鈕,是一顆飛梭旋鈕,左右轉可調轉速,按壓啟動磨豆
磨完會自動停止,這個功能很棒

背面的總電源打開後就會亮燈,轉速會自動記憶上次使用的轉速
在關機狀態下亂轉不會影響
這燈的顏色我喜歡

內刀盤(點圖可放大),似乎因為上面的紋路而產生極細的鋸齒效果
不知是否故意的設計
底部的三角形平面部分比Mazzer的刀盤來的大

外刀盤,每一齒的高度看起來比Mazzer的高,但比Gorilla Gear 71mm的低
外面一圈白色的是塑膠
沒有螺絲孔,看起來像個底部零件而不是刀盤座
似乎是用來銜接內刀盤座
等我之後拆開看應該就會知道了

啟動後達到設定轉速需要一點時間
個人建議先開機再下豆
運轉聲音不算小
影片中上面的塑膠盤是豆槽,同時也是安全裝置
拿掉豆槽的話,磨豆機不會運轉
擋板的入豆口有兩處,撥豆棒是橡膠,軟質
我之後應該會把這個擋板拆掉試試

有個好笑的地方
這裡可以看到,豆槽相當淺

我在試磨時用5g豆子,沒有什麼問題
為了湊16g做espresso,再倒入11g豆子
11g豆子就得慢慢排隊進那兩個入口
倒入豆子後沒有立刻蓋住上蓋,豆子就被那支撥豆棒掃飛出來
既然上蓋是必需的,我覺得換個設計,例如滑蓋,可能會比較方便
再來就是最大的問題了
不清楚原廠為何會犯這種錯誤
今天在收到機器時,也收到一封email,內容如下:
=================================================
Aries 在初期設定時,為了避免在最細刻度時會有內外刀盤碰觸到,導致影響刀盤使用壽命,所以有預留了一些空間,但在經過我們內部的討論之後,為了提供給各位用戶更好的體驗,針對需要有更細研磨度的用戶需求,我們提供一次免費的粗細度調整,調整內容為讓平均粒徑變得更細,但此調整並不會提升風味,手沖用戶可選擇是否要回廠調整
=================================================
我用Dr. Bean的中焙espresso配方豆16g
IMS B66濾杯(54mm,相當於58mm濾杯18g粉餅厚度)
用最細刻度,12秒萃取36g
顯然是不夠細
在FB上有人說,在靜止狀態下調細會覺得卡卡的
在開機運轉時調細,同樣用1就可以磨到很細
不過在我這台機器上是沒有用,在關機與開機狀態下調到1,磨出來沒有差異
我猜可能他的機器裡有殘粉影響到調粗細吧
而我在開箱後就立刻把刀盤拿出來內外清潔
我不太想把機器寄回去處理
因為我已經買了Dr. Bean蕭大的83mm神山錐刀,一定會換刀盤來玩
既然也是要拆,我自己動手調就好
我想這個應該難不倒我
磨了4次,分別是5g,5g,11g,5g,都是進多少出多少
磨完的照片如下
這個可以給滿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