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Paragon世界冠軍設計冰石手沖架圖多開箱

Paragon 冰石手沖架全球剛上市就受到許多咖啡愛好者的關注
除了工業風簡約的外型配上鈦金金金金金球外
原因不外乎是由澳洲 2015WBC世界盃咖啡師冠軍Sasa Sestic設計

Sasa Sestic現今不僅僅是WBC許多選手的教練,同時也是精品咖啡豆商
他所創立的ONA Coffee出了許多咖啡用具,著名的OCD佈粉器更是世界冠軍們的指定器材

組裝完成合體
Paragon世界冠軍設計冰石手沖架圖多開箱
就是這顆金球
Paragon世界冠軍設計冰石手沖架圖多開箱



如圖所見,Paragon冰石手沖架的原理就是讓沖煮的咖啡液「前段」先過一段冰球降溫
瑞士蘇黎世應用科技大學研究指出,可以多讓咖啡芬香分子多留下40%

Paragon世界冠軍設計冰石手沖架圖多開箱

(圖取自Paragon官網)

就是因為這個40%,讓大家也在網路上討論難道真的這麼神奇?
過去就有WBC冠軍使用冰凍把手的手法來做萃取,
但這個手法始終存在爭議,在口感上降溫後的咖啡是否更好?

在看了中國的牛小咖影片後及許多人陸續開箱後
我也手癢找入手了一組

=====開箱囉=====

Paragon世界冠軍設計冰石手沖架圖多開箱

真是一點都不客氣,直接把多40%香氣印在盒子上
開箱包裝得很好,所有零件都有用海棉固定住,不塊是精品

像筆電的包裝
Paragon世界冠軍設計冰石手沖架圖多開箱
零件都有固定好
Paragon世界冠軍設計冰石手沖架圖多開箱
所有零件加金球x2
Paragon世界冠軍設計冰石手沖架圖多開箱



看起來所有零件做工都不錯,
開始組裝其實很簡單,就是把支架鎖上底架
螺絲有點難鎖,建議先轉進去一次,然後再轉出來
再連同底架一起轉進去

支架的部份不要鎖太緊,
雖然支架鎖具前面有加塑料墊片
但是我轉了幾次後發現有一點點磨痕,
不用鎖太緊比較好轉其實也固定得住

配合燒杯高度的刻度
Paragon世界冠軍設計冰石手沖架圖多開箱
組裝完成
Paragon世界冠軍設計冰石手沖架圖多開箱



由上到下分別是濾杯架,金球架,接水架
再來就是大家最關注的鈦金球
實際測得重量約56克
整顆並不是實心的,而是裡面有特殊的保冷液體
實測大概可以煮個兩杯都還ok有冰度 (上下置換一下)

Paragon世界冠軍設計冰石手沖架圖多開箱

不管科學怎麼說,好不好喝試了就知道
進入沖煮環節
以下是我的手沖參數,分別比較兩杯的風味「直接感受」

濾杯: V60 & V60 switch 配原廠濾紙
磨豆機: Mazzer Omega #9
水溫: 90度
咖啡豆20g
沖煮參數: 悶蒸30cc, 第一段注水200cc流完 (移開冰石), 第二段注水至滿取咖啡液250cc
照原廠及影片說明,只做第一段過冰石

第一段過冰石
Paragon世界冠軍設計冰石手沖架圖多開箱
調整到冰石剛好高度
Paragon世界冠軍設計冰石手沖架圖多開箱
第二段移開冰石
Paragon世界冠軍設計冰石手沖架圖多開箱



首先測試的是衣索比亞日曬果汀汀 (淺焙)
高溫段一開始喝覺得有過冰石的濃度比較高

但是我覺得這有誤區,因為過冰石的咖啡液本來就會溫度較低
相對另一杯沒過冰石的,溫度較高自然感覺濃度較低

待稍放涼後,與朋友盲測試喝兩杯
其實差異蠻明顯的,我們都可以喝出差異

最明顯的差別就是有過冰石的酸質較多,
感覺萃取保留下來的東西稍多一些
雖然是日曬的豆子,但是可以喝到些明亮的蘋果酸
溫度稍降後草莓桃子類的香氣更多
風味層次感有增加
甜度上我和朋友認為還好,
反而另一杯甜度在溫度降下來後也不錯
濃度上的差異倒是感受不多 (可能需要借TDS來測)

但重點有沒有比較好喝?我覺得因人而異
冰石的效果把整個風味帶往前推
如果以兩杯相同的參數,最明顯的主觀感受就是比較酸
我把Omega 的格數細調到#8.8 風味上就平衡許多,甜感也多了

搭配v60 switch
Paragon世界冠軍設計冰石手沖架圖多開箱
搭配v60 switch
Paragon世界冠軍設計冰石手沖架圖多開箱



再來使用V60 switch 及粕谷哲的煮法
以90度兩段各注水60cc,之後降溫至70度注水160cc左右浸泡
我在兩段萃取前段注水後即移開冰石
最後一段浸泡的咖啡液是沒過冰石的

沖煮的咖啡豆是巴拿馬艾利達水洗藝伎&哥斯大黎加蜜處理莫札特
一樣分成兩杯來做比較
幸虧v60 switch浸泡時有時間讓我們可以只單喝前段的風味

這時候兩支風味鮮明的豆子就很在前段風味就很明顯差異
有過冰石的雖然溫度略低,但酸質明亮許多

在加入浸泡後的咖啡液後,
酸質及細節層次的部份還是有過冰石的勝出
兩支豆子花香氣爆炸
不過還是必須要老實說,酸質明亮及多層次並不意味整杯就一定比較好喝
但在降溫的過程中,有過冰石的咖啡確實在風味的表現上比較多變化

=====想不到還有espresso測試=====

雖然Paragon官方並沒有說可以用在espresso的萃取上
但剛好有器材可以測試,就把另外兩個架子拆下來
把冰球降到低一點的地方
沒想到居然剛好可以用!!

Paragon義式萃取
Paragon世界冠軍設計冰石手沖架圖多開箱
比較兩杯espresso
Paragon世界冠軍設計冰石手沖架圖多開箱
兌熱水測試
Paragon世界冠軍設計冰石手沖架圖多開箱



萃取參數
磨豆機: Mythos one
水溫: 91度/ 23s
咖啡豆: 16g IIAC金獎配方 (中深焙)

在口感上有過冰石的espresso黏度較佳
酸質很明顯明亮且比較酸許多
但溫度過冰石後實在降太多,
比較起來沒過冰石的那杯主觀上較熱也比較好喝

為了測試我們兌熱水把風味拉開
並且讓他們在溫度相近的狀況下喝一輪
其實和手沖的感覺差不多
差異最明顯的就是前段的酸質及芳香物比較多
隨著溫度的變化,有過冰石的層次感較多
甜感的部份則沒有太多的差異
=====

Paragon世界冠軍設計冰石手沖架圖多開箱

由2015WBC世界盃咖啡師冠軍Sasa Sestic設計的Paragon手沖架
到底值不值得買?風味到底有沒有比較好?

我認為優點如下
1. 造型簡約又有冠軍加持,過金球有噱頭
煮給朋友喝光用看的就覺得好喝了
2. 風味的層次感確實有增加
3. 可以調整高度,適用各種濾杯及下壺
4. 我認為沖煮的容錯度及表現增加,因為主要淺焙的豆子就是前段注水關鍵
若是前段香氣及風味可以多保留一些,
可以讓咖啡師挑戰更細一點的刻度或者更高的水溫

缺點部份
1. 冰石需要冷凍才能使用,商業出杯可能要買多顆一點
2. 鎖具鎖太緊會有一點磨擦痕跡

價格部份我覺得很主觀,我認為是可以接受的 (不然當然就不會買)
畢竟現在有品牌咖啡用品 (某寶除外),像Acaia/ Fellow等都差不多價位
如果只單喝一杯,當然不容易感受到有什麼差別
如果是煮兩杯一樣參數手法,也因人口味而異不一定比較好喝
不過就像前項優點提到的部份,可以提供更多的手法及層次表現
讓粉可以細一點,水溫可以高一點,容錯可以多一點,前段萃取控制多一點

當然相信可能會有仿替代品,不過有冠軍加持還是香
如果有買的朋友也請不吝上來分享一下!
2023-03-15 17:35 發佈
sulunpas wrote:
原理就是讓沖煮的咖啡液「前段」先過一段冰球降溫


雖然跟這個不一樣,但跟成品溫度有關,我已經有一段時間,會先用冰水「溫杯」,再倒入少量無局部降溫,「正常」的咖啡液。香味特別揚,用冰水稀釋也不太有濃度不足的感覺。
這不就喝酒用的金屬冰塊嗎?就降溫不稀釋能吹成這個樣子…
金屬冰塊淘寶、蝦皮不是早就一堆便宜到爆了…這純粹繳智商稅吧!
we543543

diy顯然不困難[笑]。不過有沒有效果似乎可討論看看。

2023-03-15 20:44
mlgbboss wrote:
這不就喝酒用的金屬冰...(恕刪)


似乎可以用不锈鋼冰塊手沖冰咖啡的方式
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 - F.A. Hayek
continuum

冰球的溫度差別會讓第二次的效率下降

2023-04-26 14:26
hillside

在架上降溫,與在杯中降溫,時間差不及一秒,距離差不及五寸。 將同一球放架上、杯中各作一杯盲測,大概也可解盲了。是不是吹牛也明白了。

2023-05-11 19:10
五分奉上,謝謝樓主細緻的分享!
我曾經在某家名店點過一杯手沖
香氣很特別,可惜沒多久就散光了
那杯只能喝香氣,沒了香氣之後我差點喝不完

快速降溫應該是可以讓香氣分子的運動速度減慢
因此可以保留住,不會太快飛走

至於嘴裡喝到的味道改變,則是味覺與溫度的對應關係
畢竟咖啡液裡的物質早在萃取時就決定了
快速降溫應該沒有時間讓咖啡液裡的物質產生交互作用而變化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有折濾紙強迫症
看到影片中的濾紙這樣就渾身不舒服

khy8468

折濾紙強迫症+1[^++^]

2023-04-17 12:48
continuum

單純是降溫減少氣味分子揮發速度

2023-04-26 13:35
bakafish wrote:
至於嘴裡喝到的味道改變,則是味覺與溫度的對應關係
畢竟咖啡液裡的物質早在萃取時就決定了


+1
和萃取率、萃取出來的物質成份應該無關(因為沒有再接觸咖啡粉了),就跟咖啡降溫過程中會有不同的香氣味覺一樣。會不會造成萃取物質的交叉作用不確定。


bakafish wrote: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有折濾紙強迫症
看到影片中的濾紙這樣就渾身不舒服


+1
很想幫忙折好服貼在濾杯上
已經通過咖啡粉的液體,不可能再增加什麼。這個想法的背景應該是前段咖啡液是否會因高溫狀態更快佚失更多芳香物?如果前段咖啡液快速降溫有效,接下來的問題是怎麼降,降多少?還有,這產品是否已經最適化,或只是有做比沒做好?

我前面提到自己的做法,則是單純改變新鮮咖啡液的溫度,造成感官上的差異。
Max707

也許芳香物質是有揮發性的,高溫會加速揮發所以一開始的急速降溫才有效果

2023-03-22 13:46
continuum

你聞得到當然是揮發性… 其實就是冷凝效果

2023-04-26 14:22
淬取後"快速"冷却的目的是防止淬取出的芳香分子在空氣中散佚,所以一個重點還在必須要在咖啡液滴出濾紙時就要立即快速降溫,如果等到滴入咖啡杯中才降溫,就失去這裡冷却降溫的意義,而變成只是液體溫度對感官受體刺激反應的問題了,而不是咖啡液中芳香分子含量多寡的問題了。請注意他只冷卻前面20%的注水滴漏咖啡液,後面一半以上咖啡液還是保持高溫,所以杯中液體溫度基本都還維持在55度c以上的熱度,絕不同於冰咖啡啊!
mlgbboss

挺逗的,您可以不要用一個杯子,一個裝金屬冰塊,前段將濾杯放在有金屬冰塊的杯子上萃取,後段移到另一個杯子上,最後將有金屬冰塊杯子的液體倒入第二個杯子混合,鏘鏘,省五千塊了。[笑]

2023-03-18 22:22
bakafish

可以啊,前面也有人說,要DIY是可行的,只是使用上是否方便,以及跟專用工具相比,效果(降溫速度和幅度)是否相同,至於專用工具的售價,本來就含品牌價值,能接受的人買,沒什麼好批評

2023-03-18 22:45
we543543 wrote:
這個想法的背景應該是前段咖啡液是否會因高溫狀態更快佚失更多芳香物?如果前段咖啡液快速降溫有效,接下來的問題是怎麼降,降多少?還有,這產品是否已經最適化,或只是有做比沒做好?

以我小學生程度的物理常識來理解
一杯水裡的水分子散入空氣,就是蒸發
高溫水蒸發較快,是因為水分子在高溫時運動較快
同理,香氣分子在高溫下也會跑得比較快

溫度如果降太多,會造成香氣分子不易脫離進入空氣,可能反而會讓人覺得香氣變淡
就像我做的超高濃度冰滴,可以加兩倍熱水稀釋來喝
冰滴直接聞香氣不強,熱水一加進去香氣爆炸

產品要做到最適化應該很難吧
豆子,水溫,注水量,變因太多了
Sasa的影片中也有說,有的咖啡要降溫的部分是20%,有的是30%

我前陣子玩後段降溫注水法
覺得沖出來的咖啡溫度雖然是適合入口的溫度
但少了平常最一開始的熱度
實在不太習慣
我平常手沖的濃度很高,香氣就很強了
(香氣強度跟磨豆機也有關係)
所以我對這個金屬球降溫法興趣不高
we543543

我不喜歡溫度太高的咖啡[笑]

2023-03-19 12:04
  • 5
內文搜尋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