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款因為沖煮頭裡有加熱器,可以大幅縮短熱機時間,跟一般雙鍋爐pump機差不多
這兩款拉霸機功能很像
都是雙鍋爐,LSM沖煮頭(54mm,雙彈簧)內含加熱器,pump預浸
一組PID控制沖煮鍋爐,蒸氣鍋爐,沖煮頭三個溫度
所以放在一起介紹
ACS有一款多鍋爐多頭的Vostok拉霸機,使用LSM拉霸機沖煮頭
原本這款也會出雙鍋爐單頭
但不明原因,ACS說單頭的機型有問題,不出了
於是ACS的工程師利用現有零件,Vesuvius的機殼小改,Vostok的PID和彩色觸控螢幕
拼裝出一台單頭拉霸機,稱為Evo Leva,或Vesuvius Evo Leva
過去是那位工程師自己接單
現在據說ACS已正式接單,國外有些經銷商已經可以訂購
台灣代理商也可能會進
國外的開箱影片,也可以看到機器內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pYYg7qBjSc
做工看起來不錯,該接到廢水盤滴水的矽膠管都有接
兩個鍋爐上面都有溫控開關,應該是做為安全裝置
不過水箱有兩條矽膠管從上面進入,看起來是很廉價的低成本設計
一條應該是給pump吸水,另一條是OPV回流水箱
為了縮小體積與降低成本,pump使用小型的gear pump
預浸壓力可以設定為1.5 bar到5 bar
不過如果使用水箱,這顆pump應該也同時負責鍋爐補水
1.5 bar恐怕會太低,無法為蒸氣鍋爐補水
機器的規格如下:
Height 50 cm (76cm with lever)
Width 36.8 cm
Depth 50.8 cm
Weight kg. 47
這裡要注意的是,由於電源開關和水箱都要打開側板
所以機器擺放的空間,實際上至少要比機器寬個15公分吧
也就是實際寬度為51.8 cm
沖煮鍋爐0.8L,1000W,316不鏽鋼
蒸氣鍋爐2.3L,1400W,316不鏽鋼
水箱3L,也可以接水管進水
機身304不鏽鋼
操作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NRDu6i7IEM
pump的聲音聽起來比較尖銳和吵
HB上有使用者說,實際使用時並不會感覺到pump吵
我覺得比較大的問題是gear pump達到設定壓力時就會停止
然後粉餅吸水,壓力下降,pump又再啟動
預浸時的壓力就一直上上下下
在過去工程師自己接單時,HB上有使用者反應主要有兩個問題
一是PID控溫不準,後來使用者自己研究調整P.I.D三個參數解決這個問題
二是蒸氣鍋爐經常會補水補超過,導致蒸氣閥門一開噴出來的是水而不是蒸氣
據說後來有解決了,原因在管路設計,而不是sensor問題
老實說,我覺得這兩個問題都很可笑
讓我覺得在義大利當咖啡機的設計師或工程師,好像很容易似的,不太需要什麼專業
包括這位輔助ACS工程師的人,這言論也是有點好笑
https://www.home-barista.com/levers/acs-vesuvius-evo-leva-t73845-410.html#p874230
One advantage of the valved LSM groups with bottom entry i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air
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好嗎,文中附的影片,左邊的根本錯了
另一個操作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swOoKGp3eo
從影片中可以看到,拉桿要拉低到一定角度,也就是活塞要上升到某個高度時
pump才會啟動為沖煮頭灌水
這和其他廠牌拉霸機的沖煮頭根本就沒有什麼分別
拉高活塞不進水,沖煮頭裡就會形成負壓
不是粉餅被吸起來,空氣也趁機進入沖煮頭,就是空氣穿過粉餅進入沖煮頭
再不然就是粉餅沒被吸起來,空氣也沒有進入沖煮頭,沖煮頭裡面依然是負壓
沖煮頭裡的空氣量,跟沖煮頭裡的進水孔在高位還是低位有什麼關係
另外,影片中可以看到拉桿時,整個沖煮頭會被往下帶,感覺機身框架不是很牢固
他們在HB裡有解釋,這是為了釋放應力
如果做得太堅固,應力會累積,最後會斷掉
我不是學機械的,這個我就不懂了
再來介紹Nurri Leva
據說設計師Antonio Nurri是從ACS出來的,所以兩台功能會這麼像
其實我注意到這台滿久了,官網一直都沒更新,我以為一直沒上市
後來才知道原來在去年7月台中咖啡展時,代理商昱鑫就有展出,且有人拿到貨了
所以我也在今年初向昱鑫訂購
但原廠交機很慢,有得等
機器的規格如下:
Height: 450 (790 with lever up)
Width: 360
Depth: 580
Weight 35kg
可以看到兩者機身寬度差不多,但機器左側不必再留空間
前後深度比較深,機器則比較輕
沖煮鍋爐0.8L,1000W,316不鏽鋼
蒸氣鍋爐1.8L,1000W,316不鏽鋼
水箱2L,也可以接水管進水
機身430不鏽鋼
機器前後較深的原因大概是因為使用rotary pump
跟ACS使用gear pump相比,最大差異是rotary pump有bypass valve
在預浸時可以一直維持在設定壓力,壓力不會上上下下跑
設定rotary pump的壓力,跟pump機一樣是轉pump上的螺絲,位置在機器背面
沖煮頭壓力表做到機身的左下方,而不是做在沖煮頭上
這是我不選ACS很重要的原因
在沖煮頭上加一顆壓力表,我總覺得好像看到獨眼巨人,實在無法接受
(雖然曾一度妥協,寄信給ACS工程師說要訂購,但對方沒收到信,我就做罷)
在使用時,壓力表在沖煮頭上是比較容易觀看
但我想,使用彈簧拉霸,在沖煮時看壓力表的機會應該不多,因為沒太大意義
pump壓力是固定的,萃取壓力曲線也是固定的
雙彈簧壓力已經到11 bar,應該不會有人想再推它一把
若要壓制拉桿彈起降低萃取壓力,雙彈簧要壓住也很費力
偶爾玩玩可以,每次都這樣搞只會累死自己
Nurri Leva在功能上的最大不同,應該就是沖煮頭左右兩側的撥片
右側撥片可啟動pump,在沖煮後可以用撥片放水清洗分水網,而不需拉桿
如果把pump壓力調到9 bar,也可以用撥片來沖煮
(ACS雖然沒撥片,但撥沖煮頭後面的連桿應該也可以啟動pump清洗分水網)
左側撥片是開啟洩壓閥,萃取到需要的量時可以開啟洩壓,把沖煮頭裡的水排掉
但實際上作用不大
因為洩壓閥的孔徑很小,排水速度慢,這快不得,否則拉桿會猛力往上彈
所以在開啟洩壓時,還是持續會有咖啡液萃取出來,並不會說停就停
最實際的做法還是移走杯子
PID螢幕是簡單的數字型單色螢幕
自動輪流顯示沖煮鍋爐,蒸氣鍋爐,沖煮頭溫度
根據螢幕上小數點顯示的位置判斷目前顯示的是哪個溫度
切換設定則是使用左右兩個實體按鍵,非觸控
沖煮鍋爐和蒸氣鍋爐加熱器開關有各自獨立的實體按鍵,沖煮頭加熱器則不能關閉
在pump啟動時,螢幕會變成萃取計時,要停止計時必需手動撥左側撥片
所以萃取到需要的量時,移走杯子,還是得撥一下左側撥片

ACS的好像沒有沖煮計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JkFmWFqyFk
影片中可以看到沖煮頭固定比ACS的牢固
關於這兩台的PID,有一點我覺得是比較奇怪的
從HB的討論來看,有人建議淺焙豆水溫設定98度,看來似乎是沒有offset設定
我也email詢問Nurri原廠,鍋爐水溫是否有offset
回答也是沒有,可進工程模式設定但不建議
根據我看到的實機,我覺得Nurri Leva的做工普普,細節不太講究
像上面ACS的開箱影片中,鍋爐上有幾條矽膠管
Nurri的鍋爐上沒有,至少我看到防真空閥(跟ACS使用的相同)是沒有接管
機身的鋼板雖厚達2mm,但收邊比較粗
不至於滑過就割傷,但確實不圓潤
ACS兩個鍋爐上面都有溫控安全開關,但是沒有看到蒸氣鍋爐的OPV
感謝5樓youzh1106大更正,ACS應該是有OPV
Nurri的兩個鍋爐上都沒有看到溫控開關
不過在蒸氣鍋爐上有一個零件像是OPV
OPV也是安全裝置
若PID控溫異常不斷加熱,壓力上升,它便會開啟噴氣洩壓
不過OPV洩壓,溫度就不會再上升,但水量會減少
若水燒乾,就只能靠機器的水箱偵測到無水而停止加熱
但會發生加熱異常就是PID或機器的電路控制已失效,此時水箱偵測是否還能保護機器是個疑問
比較講究的機器會同時使用OPV和溫控開關做雙重保護
例如我現在使用的Lelit Bianca就有
不過它的配置如上所述,是OPV在溫控開關之前先動作
若水箱偵測故障,水用完也不會停止加熱的話,溫控開關並不能防止鍋爐乾燒
我也不清楚Nurri是否有沖煮管路的OPV
一般咖啡機會在pump和鍋爐之間做一個OPV
在加熱時,由於管路裡是充滿水的,水加熱後體積膨脹,管路壓力會上升到十幾bar
壓力超過OPV設定,便會從OPV滴水出來洩壓
這就是Lelit Bianca在加熱過程中會滴水到廢水盤的原理
但我在Nurri加熱時沒有看到
Nurri的3支木質沖煮把手,摸起來都粗粗沙沙的,感覺像是木頭切削好沒清潔就上漆
但沖煮頭拉桿的木把,蒸氣閥門,熱水閥門,摸起來就很平滑
雖然木料相同,但這些木把的做工,感覺不是同一個廠做的
沒有看過ACS的實機
所以除了鍋爐上的矽膠管和溫控安全開關以外的做工,就無從比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