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xbar開箱

本來可以早一個星期到,偏偏上船當天剛好深圳封城
原本去年9月就要交貨的,因為氣閥設計問題多拖了半年,今天終於到了

xbar開箱

右邊紙盒裡裝的是底座,左邊覆蓋的是細緻的泡棉
底下那小盒子裡是備用的沖煮頭墊圈一條,氣倉墊圈一條,氣彈墊圈兩條,洩壓閥墊圈一條
xbar開箱

xbar開箱

我買的是高低雙底座版,有多送一個濾杯,只買一個底座的話不知道有沒有
有QR Code的是我自己的VST 15g和18g濾杯,一起入鏡做比較
xbar開箱

原廠送的兩個濾杯,內縮型濾杯的濾孔是垂直排列,較深的濾杯是交錯排列
xbar開箱

上半部的本體(氣倉)背面
上面是氣閥,左下是氣彈倉,中間是洩壓閥,右邊是美式氣嘴可接打氣機
xbar開箱

這次的製造方式是先鑄造再車削,所以不需要美觀的部分就保留鑄造的樣子
對焦不在螺牙上,但仔細看可以看到有兩段螺牙,底部還有一段被遮住
代表本體在鎖入水倉時,有三個位置可以旋入,增加方便性
xbar開箱

水倉內部也是保留鑄造的樣子,容量約120ml
木柄的連接部分比起前代11C要堅固許多
xbar開箱

拿下E61分水網的水倉底面
這個矽膠墊圈不像E61的沖煮頭墊圈那麼好安裝
每次看到這種說相容E61的,我都有疑問為什麼不直接做成可以用E61的墊圈
11C的省氣塊很難預熱的老問題依舊,這次的省氣塊,或者說是分水塊,我拆不下來
而且中央螺絲是控制出水的單向閥,看樣子也不能拆
xbar開箱

要用E61的分水網,這個構造似乎免不了
xbar開箱

原廠的濾杯座,一樣很多部分都保留鑄造的樣子
xbar開箱

放入VST 18g濾杯的底部樣貌
xbar開箱

全機樣貌
本來買高底座是想用分流把手,避免水出完時出氣泡會亂噴
雖然原廠說相容E61,但我的Lelit Bianca把手裝不上去,看來想用E61把手要另外買
圖中可以看到高底座的空間放入電子秤和360ml奶泡杯還有剩
xbar開箱

水倉放在快煮壺上預熱
xbar開箱

再來說說使用體驗

前面有說,本體鎖入水倉時,有三個位置可以鎖入
實際使用時,差不多是拿起來隨便鎖都可以鎖得進去
轉半圈多一點就鎖緊了,也不需要花什麼力氣
這點比以前11C改進很多
鎖緊時壓力表不一定在正面,這無妨,鎖好後再連水倉一起轉就行
萃取完畢時先洩壓,就可以輕鬆的把本體轉開
並不會有YT上某人說容易動到氣閥的問題

由於跟11C一樣有個省氣塊在那,預熱不足的問題也一樣存在
水倉經過上下夾攻多次預熱,杯子也預熱到會燙手,出杯還是可以直接大口喝
忘記測溫了,估計只有60到65度吧
Rossa PG可以到70度以上

原廠的濾杯座和卡口的設計不錯
xbar開箱
上圖這個卡口,左右兩邊的卡榫,長度與空缺的部分是等長,大約是濾杯座耳朵的兩倍
所以濾杯座差不多可以說是隨便都能卡得上
耳朵只要全部進入卡榫就鎖緊了,不需要花什麼力氣
只是卡進去的位置還是要稍微記一下耳朵與水倉木柄的相對位置
由於本體鎖入時有三個位置可以鎖入,會造成壓力表轉到正面時,木柄的位置不一定
濾杯座卡入點也會變不固定
說明書中有寫,把濾杯座的耳朵對準水倉側面的xbar字樣即可卡入
不過意思相同,當你鎖上氣倉,把壓力表轉向正面時,連帶著水倉轉動
你不一定看得到xbar的字樣
所以流程上,水倉上底座,木柄固定朝同一個方向,先上濾杯再鎖入氣倉會比較好

我的打氣機雖然可以打到上限20 bar,但可能因為要能打到高壓,出氣量較小
實際萃取到6 bar就上不去了
第一次直接用打氣機有點手忙腳亂,流程沒想好
萃取量到了應該先移開杯子,換拿鋼杯接水,然後才關打氣機,開洩壓閥
我卻先關打氣機,剩餘壓力繼續萃取,18g in 50g out
2022-03-29 14:3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Xbar 開箱
bakafish wrote:
本來可以早一個星期到(恕刪)

新玩具!


bakafish wrote:
我的打氣機雖然可以打到上限20 bar,但可能因為要能打到高壓,出氣量較小
實際萃取到6 bar就上不去了

打氣機太不夠力了
該換儲氣槽大一點的食品級無油無水空壓機
容量大,壓力穩,氣量足 !
XTR wrote:
打氣機太不夠力了

剛才再試一杯,發現應該是打氣頭沒鎖緊
這次流程熟悉了,就有餘力注意到其他狀況
萃取過程一直聽到漏氣的聲音,一樣6 bar就上不去
然後我把打氣頭鎖到最緊,壓力就上去了
萃取完再裝水萃取同一個粉餅,上到11 bar
再裝一次水,萃取時把控制氣彈萃取壓力的氣閥全開來洩氣,剛好9 bar多一點
再裝一次水來玩,流速變很快
但即使氣閥全開,壓力還是能很快衝上9 bar
看來這台打氣機也太夠力,升壓速度太快反而也不太好

這次萃取完有測溫,果然65度

結論:
xbar比起前代11C進步非常多,已經是個很好的產品
除了預熱的問題以外
前代11C早就被我扔進垃圾筒,連拿出來轉賣我都覺得對不起買家

原文中補一張省氣塊的照片

這裡再補一張照片
氣閥撥片全開,撥到後面去了,這個角度剛好全擋住看不到撥片
旁邊那條黑色的管子就是打氣機的管子,打氣機放在地上
砸魚大真是專業器材控
多人路並非最好的路,單人林徑也非人生終點  異於他人 ≠ 錯誤
bakafish兄:

預熱的部份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讓熱水先空跑一、二次、而讓出水溫度能夠到70度以上
其它的看您分享的真的是一台好機器,操作流程很順暢,

小弟的今天也會到貨,我手邊還有以前時代的眼淚Mypressi壞掉後剩下來的氣瓶,不知道能不能使用,可以的話我也來試試氣瓶的操作手感如何.

bakafish wrote:
剛才再試一杯,發現應(恕刪)
sw_lin wrote:
預熱的部份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讓熱水先空跑一、二次

可以,但流程比較不順
因為若只是用個東西去按壓水倉裡的單向閥,水自然往下流的速度太慢
要用空氣加壓把水往下推,效果才會比較好
這樣就要一直反覆的組裝拆卸氣倉和水倉
而它整個重量非常重,讓人不會想要一直去拿它
用打氣機的話,打氣管不可能隨著氣倉轉,組裝和拆卸時都要先拔掉
要把打氣頭和氣嘴改成快拆才會方便一點
用氣彈的話就要浪費一點氣,等於浪費錢

剛才嚐試用逆洗盲杯封住出氣
然後打氣機灌氣到使用過的8g氣彈,打到氣倉顯示11 bar就上不去了
因為內部結構在這個壓力就會漏氣
不知道是不是裡面有過壓洩壓閥

上圖中,底下最大那個是氣彈的出氣孔
右邊直排第一個是手動洩壓閥,第二個是氣嘴的出氣孔,第三個可能就是OPV

而氣彈裡也只有很少量空氣,不像有打到11 bar
氣彈的出氣可能有單向閥或類似的東西,雖然不能完全逆止,但還是有作用
sw_lin wrote:
預熱的部份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讓熱水先空跑一、二次、而讓出水溫度能夠到70度以上

剛測試完,讓熱水跑了6次,沒辦法,出杯還是只有65度
大概有兩個原因
1. 分水鐵塊太厚,水很快速的從表面流過,沒有多大的加熱效果
 如果拿個逆洗盲杯鑽個很小的孔,讓流速降低到接近萃取流速,或許會有幫助
2. 水倉外沒有包覆隔熱材,再加上組裝氣倉,連接打氣機的時間,水溫降低
bakafish
bakafish 樓主

預熱的問題其實早在前一代11C就知道,我就是買來體驗看看,也幫助我釐清一些我在pump機上遇到的問題,到底是濾杯造成還是pump造成,真正要好用的話,應該下一代有溫控功能的11C會更好

2022-03-30 17:28
bakafish
bakafish 樓主

但是下一代11C要注意的是氣彈放哪,以目前的設計來說,機器加熱預熱時間過長的話,不免會連氣彈都加熱到

2022-03-30 17:30
bakafish wrote:
剛測試完,讓熱水跑了6(恕刪)


謝謝bakafish兄辛苦的測試,這樣看來水溫的問題真的是無解了,
不過對於方便的移動裝置來說,本來溫度就是一件不容易解決的事情,理解了先天的限制就行了。
bakafish wrote:
剛測試完,讓熱水跑了6次,沒辦法,出杯還是只有65度...

不插電的手動義式器材的預熱就是硬傷
我現在用Rossa PG也只預熱二次,爭取在6分鐘內搞定一杯SOE
Xbar那麼難預熱我就暫時不跟進了
Daniel WYS

在家裡用就覺得預熱是硬傷,外出使用時一堆人圍觀就變成特性[笑到噴淚]

2022-03-31 11:43
LMC0731

Rossa PG放在定溫壺上預熱,我外面貼的溫度貼紙可以到80度,取下直接倒滾水出汁入口還挺燙口的,省下不少水[大笑]

2022-03-31 17:10
sw_lin wrote:
bakafish兄:(恕刪)


昨天晚上開箱了,照片魚大已經很清楚了小弟就不上了,
我使用了氣瓶,加上簡一用的手把,然後也有多一組IMS的分水網直接換上,

我的流程是這樣子,
1.預熱(100度)
2.磨豆(18g)
3.換水(100度)
4.填壓
5.裝上手把後倒水(100度)
6.裝上氣室
7.預浸(小開閥門讓壓力停在2左右)
8.讓壓力持續在9左右至到36g
9.閥門不動,換另一個杯子讓壓力跟水流光.
10.開洩壓

以上的使用心得來說,真的手感很棒流程也很順,用氣瓶非常的優雅。
出杯的品質Body夠、油脂也厚,只是口稍為偏酸了一點。我想可能還是跟溫度有關.
整體我給8.5~9分,我想我的簡一會先暫時收起來了,不用壓的那麼辛苦.
sw_lin

今天繼續測試。把磨豆磨的更細一些(M47 2小格),用相同的流程微酸的口感消失了。

2022-04-02 21:55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