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法式濾壓壺豆子顆粒的粗細

手邊有一組 snow peak 的濾壓壺,主要用來出國旅行使用。閒置著想來研究玩玩。

手沖跟義式因為沖泡方式的不同,磨豆的粗細會有萃取流速的問題。

法式濾壓只是將磨好的咖啡豆浸泡在裡面3-4分鐘,無關乎萃取流速。

這種沖泡法粉的顆粒粗細會影響很大嗎?該磨多少的粗細度為佳?

用手沖顆粒的粗細 ok嗎? 先謝謝任何回覆給的意見。
2021-12-22 19:35 發佈
chengyu1226 wrote:
手邊有一組 snow(恕刪)


法壓我是用小飛鷹4.5的研磨度
有什麼 放不下 昨日如煙火 未來如流沙
chengyu1226 wrote:
手邊有一組 snow(恕刪)

法壓跟杯測的方式極為類似,
建議可以先用杯測的條件。
但杯測是為了浸泡出咖啡完整的風味,
所以咖啡是較淡的,
若喝不慣這麼淡或咖啡豆品質較差,
就降低水粉比,減少後段萃取。

因為浸泡式的當咖啡的水溶性物質萃取完,
就不會再萃取咖啡了,所以杯測可以一直泡在那不管它,泡10幾分鐘都還在喝
bakafish

萃取效率降低很多是有的,但要飽和我直覺應該很難吧,沒實驗確認過,只是小時候玩飽和食鹽水,要加好多鹽才能飽和

2021-12-23 9:54
一點六一八

感謝,“飽和”兩字確實有誤,已修正

2021-12-23 10:29
chengyu1226 wrote:
手邊有一組 snow(恕刪)

法壓建議粗度高一點,應該跟一般砂糖差不多大小比較剛好.
會比一般手沖大小更粗一點
入冬之後,大概是天氣冷,也開始改用許久沒用的法壓壺;一方面懶的等半自動機(營業用熱機久),但又想喝濃厚一點的口感,法壓多了微咖啡顆粒的加持,到了天冷,對我而言卻是加分啊!

一般手沖,小飛馬用刻度4,法壓我會建議5.5
大飛馬手沖3.5,法壓約刻度5
Next G無標示刻度數字,手沖為最細調粗4格;法壓再加3格,即刻度7
實際上可自行感受壓下時的阻力,應是順暢輕鬆的,不好壓即是磨太細,沒阻力即太粗。

另外除了
1.刻度,建議
2.使用中深焙度或深焙豆
3.水粉比拉高至1:11左右,會接近Lungo(Espresso加一點水的口感),個人蠻愛的。

個人常用的沖法參考:
水溫比照手沖,加入粉量2倍的水,開始搖晃法式濾壓壺30秒(或用攪拌棒攪拌),一口氣加入熱水直到所望水粉比後靜置4分鐘即可壓下並倒出。
老譚說做生意要童叟無欺,對得起良心。 老譚的年代,沒有大學只有私塾。 於是小譚便以父為名、莫忘初衷。
謝謝上面幾位的回答。

以手充為標準略粗些好,還沒試過攪拌再靜置,下回來試試看。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