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買了Tim Wendelboe的NG豆
其中一包是espresso豆,豆表是淺中焙,但是發展不足,豆體膨脹度很小
用804LS和Lelit Bianca搭配VST濾杯做espresso,paddle全開不動
每次都是一開始很完美,整個濾杯底面都幾乎同時出咖啡液,但萃取到中途就會開始塞孔
到最後要結束時,大部分的孔都已塞住不出咖啡
濾杯底面已經像馬車車輪,只剩幾條往中間匯流的咖啡液
即使在粉餅上下加濾紙也無法改善此情形
我試過很多淺焙豆都有這個現象
但是我在公司用Helor 106和Rossa PG,搭配IMS B662Th26M,卻不會有這個問題
我想最大的原因應該是磨豆機
不過我還是去買了IMS和E&B Lab的濾杯來玩玩
分別是IMS B702Th26.5M和B702TFh26
做工方面,VST完勝
IMS和E&B的濾杯邊緣都有點刮手
濾杯造型:E&B最直筒,底部直徑最大
VST最底部微內縮,底部直徑約55mm,比E&B略小約1mm
IMS底部大幅內縮,濾杯壁與底面銜接處為圓弧,不像E&B與VST接近直角
因此底面直徑不算圓弧部分的話比54mm的B66濾杯還要小一點點,大約只有51mm
B66則大約有52mm,因此B66還滿直筒的
而且兩者一樣是641孔,B66的開孔面積與粉餅填壓面積的比例比B70大的多
濾杯高度:IMS 26.5 > E&B 26 > VST 18g
但因為IMS為內縮型,裝相同粉量時,使用定深的cookie tamper填壓深度與E&B相同
孔數:VST 727 > E&B 715 > IMS 641
流速:E&B最快,其次為VST,最慢為IMS,19g粉萃取38g相差大約都是3秒
萃取中途塞孔情形,三者無差別,都一樣塞
佈粉難易度:VST應該是最難做,萃取中有微噴濺,老鼠尾巴到末段抖動明顯
E&B和IMS都沒噴,老鼠尾巴也都滿穩定
由於VST用比較久,底面比較凸出略呈圓弧,不像E&B和IMS都是平面,可能是原因
不然好像無法解釋E&B比VST更直筒卻較容易佈粉
萃取率:沒特別測量,但IMS顏色明顯較淡,喝起來也感覺濃度較低一些
味道:IMS柔和,E&B和VST的酸質較突出,兩者味道無明顯差異
不過這支豆子味道本來就不豐富,這個測試可能不準
bakafish wrote:
最近買了Tim Wendelboe的NG豆
其中一包是espresso豆,豆表是淺中焙,但是發展不足,豆體膨脹度很小...
最近烘了一支很好喝但很詭異的espresso豆
巴拿馬 花蝴蝶 50% Geisha日曬,因為煮成拿鐵或單喝Espresso都很受歡迎,就多烘了幾鍋!!
9/12及9/19各烘2鍋250g,全部都是二爆初/219度下豆,烘焙度豆色53.3/中焙,養到現在算是正新鮮又好喝的階段。
但詭異的是用807LS & SP450平刀磨這支花蝴蝶,刻度要調細一點,不然萃取時間太短、口感太單薄。用MC3錐刀磨要調粗很多,不然滴不出來。
共烘了4鍋,每一鍋的研磨度都一樣,所以也不是單一現象。萃取口感也沒問題,平刀調細的Espresso口感層次豐富、酸甜俱足。錐刀調粗的Espresso尾韻綿長厚實。
我的MC3平常磨義式的刻度就在6.1~6.2之間,磨這支花蝴蝶居然滴不出來,連續試了五個shot,刻度一路調粗直到8.1才萃取出一杯飽滿的Espresso,足足調粗了二大格。
這下子我就糊塗了,用平刀磨要調的比平常細,用錐刀磨則要調的比平常粗很多。一開始我以為是MC3的刻度跑掉,用刻度8.1磨其他義式豆根本撐不住壓力,還是要調細回到6.1才能正常萃取,所以MC3刻度也沒問題。
又換了三種不同濾杯:IMS 24.5、IMS 26.5、IMS Barista Pro D26661NT,萃取結果大同小異,沒有明顯區別。
用平刀磨要調細,用錐刀磨要調粗很多,這是什麼現象? 實在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自己只有VST和IMS
所以有在考慮買一個E&B或是PULLMAN濾杯玩玩
但我和魚大你的觀察差不多
VST佈粉要比IMS難,但是味道上面我比較偏好VST
我自己經驗是同樣的粉量和研磨度的時候VST的阻力好像比IMS高一點
還有VST的字印的漂亮清楚,整個濾杯還閃亮亮的
相比IMS濾杯上的字不認真看還看不清楚,裡面也是霧霧的好像用很久了沒洗乾淨一樣(和我La Marzocco附的濾杯一樣霧霧的)

Ca_Edd wrote:
E&B有買來玩玩的價值嗎?
E&B也是IMS做的,如果不喜歡IMS做工的話就不用買了

這個濾杯目前是新的,用起來還不錯
但不知道再用一陣子,濾杯底面變成弧形時還會不會好用
我無法確定這兩天實驗下來,VST比較容易噴,跟用得比較久,底面弧度比較大有沒有關係
Ca_Edd wrote:
我自己經驗是同樣的粉量和研磨度的時候VST的阻力好像比IMS高一點
還有VST的字印的漂亮清楚,整個濾杯還閃亮亮的
相比IMS濾杯上的字不認真看還看不清楚,裡面也是霧霧的好像用很久了沒洗乾淨一樣
不知道您的IMS是哪一款,有沒有可能是買到仿品,或者不是competition版而是一般版
一般版我就不清楚
competition版的內側也是有拋光,應該不會霧霧的
除非是壓粉時有旋轉tamper,有時tamper與濾杯壁之間會有粉,久了就刮花變霧
其實E&B和IMS這兩款我以前就買過,只是廠牌與濾杯深度不太一樣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40&t=5118787
當時是玩拉霸機,後來因為這兩個濾杯都沒在用,把拉霸機賣掉時就當贈品送了
現在用pump機,為了做實驗才又再買一次
B702Th24.5M或26.5M的底面積較小,孔數也少很多,阻力應該是比較大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