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影片中萃取完把手為何會那麼濕?
還有這會影響風味嗎?
還有壓不壓粉對風味上也會有影響嗎?
還是說以上動作,做不做,風味上也就是90分跟92分的差別,所以也不需那麼看重?
當萃取結束,pump停止動作,這空間越大殘留的水就越多,粉餅就會越溼
那只是在pump停止時,最後留在粉餅上的現象,跟味道沒有關係
但是,如果粉餅很乾,代表粉餅可能接觸到分水網
那麼分水網出水時就直接注入粉餅裡,可能就會有萃取不均的現象,這就跟味道有關了
注意看磨豆機的分量器,裡面的粉幾乎是滿的
大量磨粉到分量器,再手動撥粉到濾杯裡,本來就有佈粉的作用
而且聽說義式廠豆因為烘焙方式的關係,即使有一點通道也不太影響味道
所以像WDT這種佈粉方式就可以省了
最後,使用的是有底把手,萃取有沒有通道或亂噴根本看不到
頂多可以從咖啡液流出的狀態是否穩定來加減猜,但並不完全準確
穩定的咖啡液流出,最多就是沒有亂噴而已
濾杯底部是否有很多濾孔沒有流出咖啡液
或是有一半先流出,另一半較晚流出,導致濾杯底部咖啡顏色有深淺過渡
這些是完全看不出來的
味道如何,沒有喝也不知道
所以這段影片拍了等於沒拍
bakafish wrote:
分餅距離分水網越遠,...(恕刪)
感謝魚大回覆!
那這樣說起來,是不是其實佈不佈粉對風味差異也不大,前提是粉塊也不要太嚴重,
還是影片中方式比較適用於義大利廠豆或粉?
再補一支比較近距離的影片
先前已經玩54mm的Rossa PG很久了,佈粉對我來說相當駕輕就熟
濾杯搖一搖拍一拍把粉弄平就填壓了,都沒有通道
Lambro到手後,就照Rossa PG的玩法,拿illy中焙豆下去試煮
怪了,怎麼煮怎麼不對
crema好少,顏色很淡,黏稠度完全不行,就跟樓主在4樓po的影片差不多
重點是不好喝
懷疑東懷疑西,懷疑咖啡機有問題,就是沒懷疑自己技術
直到真的沒辦法了,買一支無底把手來試
哈!整個濾杯底面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孔沒出咖啡
也就是沒有萃取到全部的咖啡粉,難怪整個都不對
濾杯直徑差4mm,這個搖一搖拍一拍的力道就要不一樣啊
認份的做一下WDT,出杯就恢復到我用Rossa PG的水準
佈粉好壞,對我來說差異很大而且很明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