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義式萃取完,粉餅很濕?

請問影片中萃取完把手為何會那麼濕?
還有這會影響風味嗎?



還有壓不壓粉對風味上也會有影響嗎?




還是說以上動作,做不做,風味上也就是90分跟92分的差別,所以也不需那麼看重?
2021-09-29 10:3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粉餅 萃取
1)少了一半的粉吸水,粉餅就濕了。粉餅濕不濕和風味無關,除非是要吃粉餅

2)為什麼風味可以用「看」的去判斷?
L_MAN
L_MAN 樓主

沒有要用看的,只是好奇佈粉填壓這些程序是不是其實也沒那麼重要。

2021-09-29 12:15
we543543

佈粉填壓這些程序要綁很多條件的,某些條件下「過度處理」反而是負面的,有興趣可以去爬robot的文。不過既然「處理」也可能產生負面效果,顯然佈粉填壓對風味是有影響的。

2021-09-29 12:33
分餅距離分水網越遠,可容納水的空間(就是粉餅到分水網的空間,headspace)就越大
當萃取結束,pump停止動作,這空間越大殘留的水就越多,粉餅就會越溼
那只是在pump停止時,最後留在粉餅上的現象,跟味道沒有關係
但是,如果粉餅很乾,代表粉餅可能接觸到分水網
那麼分水網出水時就直接注入粉餅裡,可能就會有萃取不均的現象,這就跟味道有關了

注意看磨豆機的分量器,裡面的粉幾乎是滿的
大量磨粉到分量器,再手動撥粉到濾杯裡,本來就有佈粉的作用
而且聽說義式廠豆因為烘焙方式的關係,即使有一點通道也不太影響味道
所以像WDT這種佈粉方式就可以省了

最後,使用的是有底把手,萃取有沒有通道或亂噴根本看不到
頂多可以從咖啡液流出的狀態是否穩定來加減猜,但並不完全準確
穩定的咖啡液流出,最多就是沒有亂噴而已
濾杯底部是否有很多濾孔沒有流出咖啡液
或是有一半先流出,另一半較晚流出,導致濾杯底部咖啡顏色有深淺過渡
這些是完全看不出來的
味道如何,沒有喝也不知道
所以這段影片拍了等於沒拍
we543543

兩支影片都不知要讓人看啥[笑]

2021-09-29 11:41
bakafish wrote:
分餅距離分水網越遠,...(恕刪)


感謝魚大回覆!
那這樣說起來,是不是其實佈不佈粉對風味差異也不大,前提是粉塊也不要太嚴重,
還是影片中方式比較適用於義大利廠豆或粉?

再補一支比較近距離的影片

看了一下果然是爭議人物的影片



我覺得要學習知識
去參考James Hoffmann的YT 會比較有用

至少比較多數據跟理論支撐
多人路並非最好的路,單人林徑也非人生終點  異於他人 ≠ 錯誤
L_MAN
L_MAN 樓主

因為他可能會說James不是義大利人[笑到噴淚]

2021-09-29 15:42
L_MAN wrote:
影片中方式比較適用於義大利廠豆或粉?

不注重佈粉的做法,據說義大利廠豆比較適合

洪老師是玩義大利系統的espresso,他應該都是用義大利廠豆
這支影片跟前面兩支對比,可以看到咖啡液流出從一開始就不太穩定
crema也非常少,咖啡液狀態看起來沒有第一支影片好
我猜是出通道了啦
反正當事人說沒差就沒差
至於是否跟隨,看個人
L_MAN
L_MAN 樓主

沒有要跟隨,只是單純好奇這個人的做法,因為他滿多咖啡沖煮理念都講得很絕對,所以上來問問解惑一下。

2021-09-29 15:48
人家是義大利咖啡,你各位義式咖啡敢嘴?每個人都有一套學說跟理論,自己開心就好,但是像他到處批評別人的就不必了,滿口廠豆,批評別人自烘豆,用無底把手看有沒有通道效應,觀察他臉書就知道他朋友有錢的在玩競標豆烘豆的他怎麼不去批評
L_MAN
L_MAN 樓主

看來很像有很多卦

2021-09-30 13:52
話說我第一台58mm濾杯的咖啡機是1960年代的FAEMA Lambro拉霸機

先前已經玩54mm的Rossa PG很久了,佈粉對我來說相當駕輕就熟
濾杯搖一搖拍一拍把粉弄平就填壓了,都沒有通道
Lambro到手後,就照Rossa PG的玩法,拿illy中焙豆下去試煮
怪了,怎麼煮怎麼不對
crema好少,顏色很淡,黏稠度完全不行,就跟樓主在4樓po的影片差不多

重點是不好喝

懷疑東懷疑西,懷疑咖啡機有問題,就是沒懷疑自己技術
直到真的沒辦法了,買一支無底把手來試
哈!整個濾杯底面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孔沒出咖啡
也就是沒有萃取到全部的咖啡粉,難怪整個都不對
濾杯直徑差4mm,這個搖一搖拍一拍的力道就要不一樣啊
認份的做一下WDT,出杯就恢復到我用Rossa PG的水準
佈粉好壞,對我來說差異很大而且很明顯
L_MAN
L_MAN 樓主

很多東西都是要自己試了才知道

2021-09-30 13:53
00667904 wrote:
人家是義大利咖啡


義大利咖啡不錯喝,只是呈現的美學和當下流行的趨勢不太一樣,忠孝敦化路口的lavazza老咖啡館可以試試,至於這位老師的我沒喝過。

推廣有很多方式,攻擊他人算是最差的一種,雖然當事人不是主動到板上來推廣,而是被轉貼。

幾支影片內容都無法支持影片標題想表達的意涵,有圖為證或有影片為證有時變得很荒唐。

影片有時也可以騙人,之前看一支賣器材的影片,拿濃度計裝專業,細算之下數字怎麼都兜不起來。看這些影片真的要很小心,或者,有些垃圾影片要先篩掉。
we543543

他的作法不一定行不通,就算行得通,不等於別人是錯的。走不一樣路的通常寂莫一點,攻擊別人會讓人覺得極端,反而理念推廣更困難。

2021-09-30 14:37
we543543

我和魚大看的可能不是同一片,我看的是手沖,Atago數據回推,濾杯中的殘水和粉1:1,不是搞錯就是做假。

2021-09-30 15:00
粉餅潮濕 是不是可能

壓力不足造成?

也許包括
1.管徑接口未緊密(漏氣)
2.管線內有氣泡
3.出水路徑等微堵塞?
....等因素造成
註例: 填咖啡粉那支過濾器組 微有堵塞咩?

提醒 老師機
咖啡機需定期或不定期保養喲


這篇講是使用原則與概念~僅供參考~
How to Make a Perfect Cup of Espresso
*咖啡粉過度細緻的話 亦影響熱水停留時間與流速。


且可進一步了解 進水與排水相關問題。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