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濾掛耶加雪菲手沖方式

個人咖啡經驗值只有到買濾掛手沖程度
用同樣水溫跟手沖方式,遇到耶加雪菲好像有點瓶頸

第一個是耶加雪菲的油脂量好像比其他咖啡少,
有點像在沖一般咖啡到後段才沒有油的那種樣子(這個是我沖一般咖啡判斷差不多萃取完的方式...但耶加雪菲不適用)

第二個是耶加雪菲粉體似乎沒那麼容易膨脹,導致咖啡粉在底層比較多
(一般咖啡粉至少沖下去會在水裡面滾動)
所以應該是有點過度萃取

不知道大家是怎麼沖耶加雪菲的?謝謝
2021-09-21 14:0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手沖方式
1.可以去詢問你購買店家的沖煮參數
一定會給
因為客人如果萃的不好喝肯定不會回購

2.若對味道開始有要求
沖煮參數要數據化才好做調整
有提供參數,版友也會比較好指出哪邊可以調整
基本的水粉比、水溫、沖煮時間
(需要電子秤、溫度計、可以計時的工具)

3.猜測樓主平時都喝中深焙
耶加普遍都是淺焙為主
其排氣膨脹程度的確會沒這麼劇烈
萃取到中後段確實會類似浸泡的方式
但這是沒問題的
謝謝,我在問問看店家

因為是10g濾掛包,水粉比沒抓很細~大概有1:22吧(好像比網路查的高)
不過因為都只喝黑咖啡,味道覺得是還好(有去外面點來喝過)
溫度是90度

之前喝的比較多偏中深培,原來淺培排氣會變較少
請問這樣需要改變沖水的方式(例如力道增加)來讓粉體跟水充分混合嗎?
或是提高水溫?
覺得這樣做實驗也蠻有趣XD
雙面浪人 wrote:
大概有1:22吧

粉水比拉越大越容易過萃喔
在眾多手沖參數裡,水量是最容易影響萃取率的
個人建議不要超過1:17
如果斷水多次,每次都流完才注水,流完總時間超過3分鐘的話,不要超過1:15

水溫可以提高一些,92以上也可以試試
淺焙豆如果烘很淺就是那個樣子,無妨
不用太費心在改變注水方式上
要玩當然也是可以
了解,來試試看
謝謝啦

我大概都倒4~5次左右
扣掉第一次要悶的時間的話,剩下應該在2分鐘之內
原來時間跟水粉比也有關係
sca的沖煮參數建議

Brewing Best Practices

Coffee-to-Water Ratio: To achieve the Golden Cup Standard, the recommended coffee-to-water ratio is 55 g/L ± 10%.(1 : 18.18, ± 10%)

Coffee Preparation Temperature: To achieve the Golden Cup Standard, water temperature, at the point of contact with coffee, is recommended to fall between 200°F ± 5° (93.0°C ± 3°).

手沖細項指引最少量只有兩杯份手沖(22grams set at medium-fine grind, Brewing time: Between 2:30 and 3 minutes),份量更少時間應該更短,不然就是改粗細。

另有一個粉量較少的 Column Brewer(愛樂壓?)的建議,粉量13.75 g, Brewing time: 2 minutes 15 seconds.

以前sca的指引直接用商品名稱,現在都改了。Immersion Dripper以前直接叫聰明濾杯,真是台灣之光。
折開包裝把粉倒出來另外加水浸泡後再用原本的濾掛過濾
雙面浪人
雙面浪人 樓主

謝謝啦

2021-09-24 7:36
DamoWu

這方法不錯,穩定很多

2021-09-24 17: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