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什麼專家或成癮玩家,就是一個普通消費者,平常只喝兩大超商美式
防疫期間不能亂跑,不小心翻出10多年前的虹吸壺
上網買了幾個膠圈、濾器換上又是生龍活虎
當初開始買的第一個虹吸壺 hario 也才 750元
它的原理對於當時理工科學生的我來說實在太神奇風味反而在其次
而且當時對於風味其實沒這麼講究跟浮誇
只要不要萃取過頭不過酸不過苦,濃香醇這幾個形容詞就算很棒了
豆子的產地也只簡單標示國家,聽過的精品級也只有藍山而已
手沖門檻不高1000元內器材豆子通通搞定,防疫期間待在家慢慢玩
只是現在買豆讓人眼花撩亂,處理法、國家、產地、產區、莊園、還有村?
更不要說風味口感,花香(這又分不同花香)、果香(這又分不同水果香)、焦糖、可可、杏仁、榛果
這半年來都是買不同國家、產區的豆子連同一間烘豆店都不去超過兩次
但是大部分的風味我只分得出果酸味,不讓人討厭的無法形容水果酸味
這似乎是現在的主流,過去老派的偏苦中回甘好像不太多了
也許是我見識的不夠多,這種就需要更多的驗證
所以到底有多少人可以喝出包裝上標示的一堆風味?
還是像泡麵一樣牛肉風味僅供參考
erin6223 wrote:
一個普通消費者

erin6223 wrote:這比較像烘焙程度可以影響的,找些中深烘焙或日式烘焙的豆子會比較偏你敘述的
這似乎是現在的主流,過去老派的偏苦中回甘好像不太多了
erin6223 wrote:行銷與包裝的元素吧,最近看到豆子還要取名字XD,味道有些有,有喝過枸杞味、醬油味、巧克力味,但都不是自己煮的
現在買豆讓人眼花撩亂,處理法、國家、產地、產區、莊園、還有村?
更不要說風味口感,花香(這又分不同花香)、果香(這又分不同水果香)、焦糖、可可、杏仁、榛果

we543543 wrote:那很多耳掛包怎麼辦
磨豆機,不是能省錢的事。店家預磨或爛磨,很難嘗出啥風味。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