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Ditting 804 變速刀盤研磨測試 Machined Burr vs. Cast Burr

擁有Ditting 804已經一段時間,對於這台結構簡單但研磨品質卻不簡單的磨豆機相當滿意。
後來Ditting出了Lab Sweet版本,標備刀盤回到原本採用的鑄鐵刀盤,身價也提高了不少!!
鑄鐵刀盤照理說,其加工的時間應該是比CNC刀盤所需複雜的切削要少得多!
要知道,CNC加工的費用算法是以"上機時間"以及"車刀損耗"來估算的!!
某個程度而言,鑄鐵刀盤的成本應該是要比CNC刀盤低才是!!
我可以想像,當年Ditting出CNC刀盤的宣傳口號,
應該是"高精密加工製造的刀盤,造就完美研磨OOXX"之類!
Lab Sweet也修改了刀刃的設計,以符合鑄造所需的"脫模"程序
因此,模具設計成順向的圓刃型態這是粗體字

鑄造原本是一種精度較低的金屬加工製程,適合大量快速生產!
Ditting採用鑄造毛胚加上些許的CNC後加工,以定出刀盤平行面和刀刃結構,
不失為在精品咖啡玩家如雲的今日,提高產量的好方法!

當然,如何在鑄造毛胚上精密定義出平行面,那就是Ditting能賺這錢的密技了!

國外有不少在比較CNC刀盤與鑄鐵刀盤的差異,也一直對其差異感到興趣。
去年偶然發現了Voltage Supply有單獨賣Ditting刀盤,CNC或是鑄鐵刀盤任選,
只是價格上有所差別,CNC刀盤一組370鎂,鑄鐵刀盤一組500鎂
804LS與807LS價格相同,我猜內容物應該是相同的!

二話不說,立馬訂了一組!! 透過轉運花了50元台票,經過17天抵達台灣。
收到物品當時也忙,加上美國疫情嚴重,所以讓包裹隔離9天後才拆封。

Ditting 804 變速刀盤研磨測試 Machined Burr vs. Cast Burr

除了拍攝刀盤設計結構的比較外,也順便上機做了測試!
話不多說,讓圖片和影片自我表現!!

背面(左邊鑄造,右邊CNC):
Ditting 804 變速刀盤研磨測試 Machined Burr vs. Cast Burr

正面(上面鑄造、下面CNC):
Ditting 804 變速刀盤研磨測試 Machined Burr vs. Cast Burr

刀刃設計比較:
Ditting 804 變速刀盤研磨測試 Machined Burr vs. Cast Burr
Ditting 804 變速刀盤研磨測試 Machined Burr vs. Cast Burr
Ditting 804 變速刀盤研磨測試 Machined Burr vs. Cast Burr

其實,從細部看來CNC刀的刀刃設計複雜度,較鑄鐵刀複雜得多!
此外, CNC的刀刃設計為銳角並且更為鋒利,刀盤外緣的平行面也比鑄鐵刀盤小得多!
Lab Sweet的鑄鐵刀盤則全是鈍角、圓角,一整個就是脫模工序所需的設計。
鑄鐵刀外側對磨的平行面比CNC刀大得多,並且外緣細磨的刀刃也比較淺,也無鋒刃設計!
從刀刃的結構看來,CNC刀片研磨時應該較屬於"切割",鑄鐵刀盤則接近"碾碎"。
刀刃的壽命Ditting標示CNC刀為15000 Lb,鑄鐵刀則為8000 Lb,少了將近一半!
我想應該是鑄鐵盤的切割刀刃深度較淺的緣故!!

看到兩組刀盤的設計時就猜想,CNC刀盤的研磨效率應該會比鑄鐵刀盤高得多!
為了證實這個想法,架了攝影機用相同豆子定量研磨進行比較,應該可知道結果。
順便錄下聲音,也可以聽聽看兩種刀刃研磨時所發出的聲音差異! 應該有趣!

從刀刃結構上看,Lab Sweet研磨時上下刀盤應該密合度會比CNC刀盤要緊密得多!
因此,Lab Sweet應該可以將咖啡粉磨得更細,所以Ditting才會宣稱手沖/義式兩相宜!!

因為刀刃設計不同,所以刀盤調教好後就不比較研磨的刻度了!!
兩種刀盤的設定都是我平時沖煮時的細度! 透過流速與壓力錶去調整出來的!
實驗設計了四種不同的轉速研磨,可以更清楚分辨在高速和低速運轉下的研磨行為。
豆子的分別為23 g與16 g,是我平日沖煮給家人的用量,
為了不浪費咖啡豆做實驗,測試之後就直接沖煮喝掉試風味!!
使用的咖啡豆是水洗耶加雪菲G1,烘焙度是Full City 225度C下豆!

1. 正常轉速 @ 60 Hz


2. 降轉25% @ 45 Hz


3. 降轉50% @ 30 Hz


4. 降轉75% @ 15 Hz


結果很明顯,在相同的豆量下,CNC刀盤的研磨速度快不少!
從磨出來的顆粒看起來,CNC刀盤的研磨顆粒比較有切割的稜角。
鑄鐵刀盤則傾向是圓的顆粒
!!
兩種刀產出的極細粉都很少,但相較之下,鑄鐵刀要比CNC刀要多一些!

萃取的流速在調教後,我個人覺得差異不大!!
兩種刀盤的風味有差異! 都是好刀!!這是粗體字
但我覺得CNC刀的咖啡表現較有"風格和特色",鑄鐵刀則是"圓潤與豐厚"
其實這等級的磨豆機,只有Taste的喜好,沒有絕對的好壞!!

四杯萃取的狀況如下~~
至於值不值得投資?
個人觀點: 若非義式使用,則CNC刀盤表現已經非常好!!
若刀盤已經舊了、鈍了!
可以多花130鎂換個鑄鐵刀,除了可以兩用外,也可體驗不同的風味。

現下裝著鑄鐵刀,但其實還是有點想念CNC刀的明亮特色!




後記: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磨,是應該檢視刀盤狀態的

Lab Sweet刀盤因為鑄造工序的表面粗糙特色,果真較容易卡住殘粉,也不易清除!
附上一張用毛刷清除前與清除後的比較,可以發現有些粘上去的粉塊刷不掉!
看來時時勤拂拭,是使用LS刀盤必要的修煉了!

Ditting 804 變速刀盤研磨測試 Machined Burr vs. Cast Burr

比較看看Maching Burr的結果,很明顯的平滑表面減少了粉塊的附著!
Ditting 804 變速刀盤研磨測試 Machined Burr vs. Cast Burr
2021-02-16 14:27 發佈
謝謝UGO大很詳細比較的分享
打這篇應該花不少時間
尤其是不同轉速的比較

我猜會買LAB SWEET大概主要是用在手沖
做ESP 的機會應該不多

謝謝您的心血文章分享

請問ugo大
machined burr做espresso粗細好調嗎?
是否能應付淺焙豆做SOE
謝謝
謝謝魚兄,我煮咖啡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沒像您研究功力深厚。
淺焙SOE對machined burr是更有利的! 因為豆體硬度高,且含水量較高,延展性好。
採用鋒利的刀刃切割,研磨效率會更好一些,發熱量也應該會比Cast Burr低。

Ditting一直被認為不適合做Espresso,與其調整螺栓的螺牙以及出粉口設計有關,這不贅述。
我用Ditting做Espresso的原因是"目前只有Ditting改裝出粉口可以拆卸,可以輕易清理到靠近旋轉片"
我對殘粉味道很敏感,又不想兩天拆一次!! Ditting原始設計的出粉口很長,又有塑膠件!
不想有殘粉很難!! 下面是拆下磁吸銅出粉口的樣子,幾乎輕易可以清到掃粉塊!



Ditting的刻度螺絲以及Machined burr的刀盤結構是可以研磨Espresso的!
下圖是Ditting廠方公佈的位置對調整旋鈕關係,每一格150 um!


但是機器平行度要校準得宜!
我猜許多的Ditting可能沒有精準調整到位!!
可能出廠就不夠精準,或是使用一段時間後跑位。

老外校準EK43的方法並不適合Ditti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cf0Iack5Q&ab_channel=BaristaHustle

因為Ditting經常是因為上下刀盤座鎖的方式以及力道,導致刀盤平行失準!
若是下旋轉盤本身就是歪的! 或是上刀盤座三顆螺絲力度不足且不平均,那永遠調不到刀盤平行!!
刻度即使再小,也磨不細!!



我費了一些力敲下了旋轉盤調整平行度,依照上圖程序如下:
1. 取下上刀盤座
2. 完整旋出刻度調整螺栓 (A), 一定要完全取出!!
3. 卸下中心螺絲(B),取下墊圈
4. 半鎖上中心螺絲(B),預留5 mm不鎖入
5. 用木頭頂住中心螺絲,垂直槌擊中心螺絲至旋轉盤(C)脫離
(這步驟需要心臟有點大顆,不過Ditting馬達軸柱很猛,應該OK)
6. 塗固體潤滑油或食用凡士林於旋轉盤背後即中心軸接觸面
7. 輕輕組裝上旋轉盤(C)不鎖螺絲,組裝上刀盤座並鎖緊刀盤固定螺絲至正確扭力
(換裝六角螺絲會好調整很多)
8. 鎖入刻度調整螺栓 (A),上升至上下刀盤接觸,並稍微失加一點力迫使上下刀盤面接觸,降下刀盤座
9. 拆下上刀盤,放入墊圈鎖緊中心螺絲(B)
10. 組裝上刀盤座並座歸零校正

調整好後,Ditting是可以應付Espresso的!
當然從刀刃設計看來,較深的刀刃結構和較小的平行面,對於Espresso的調整的甜蜜範圍會比較窄。
Ditting其實不應該固守一圈內調整,改用細紋螺牙去設計調整螺栓應該會好很多!!
ugo426 wrote:
我費了一些力敲下了旋轉盤調整平行度,依照上圖程序如下:

學習了,感謝您
ugo426 wrote:
我費了一些力敲下了旋轉盤調整平行度,依照上圖程序如下:
1. 取下上刀盤座
2. 完整旋出刻度調整螺栓 (A), 一定要完全取出!!
3. 卸下中心螺絲(B),取下墊圈
4. 半鎖上中心螺絲(B),預留5 mm不鎖入
5. 用木頭頂住中心螺絲,垂直槌擊中心螺絲至旋轉盤(C)脫離

補充一個原廠影片
3:06應該要如樓主所說先墊個木塊,ditting USA的文件也是這麼寫的
http://www.ditting.com/files/R1-Troubleshooting-Ditting-Coffee-Grinders.pdf
ugo426 wrote:
我費了一些力敲下了旋轉盤調整平行度,依照上圖程序如下:

這個厲害

等到刀盤鈍了、或突然那天我對Ditting 807 Lab Sweet的風味不滿意了,再來依此步驟敲敲打打,先做個筆記先

bakafish wrote:
補充一個原廠影片...

原來804的豆槽是這樣旋轉的,而且豆槽跟刀盤上座之間的密合度很好,碎豆殘粉不會飛到整個豆槽底面都是。807其他都好,就是豆槽跟刀盤上座之間約有1.5mm的空隙,不自己想辦法封住的話,拆開豆槽看到滿滿的銀皮、碎豆跟殘粉會傻眼,真是越改越退步!
ugo426 wrote:
個人觀點: 若非義式使用,則CNC刀盤表現已經非常好!!
若刀盤已經舊了、鈍了!
可以多花130鎂換個鑄鐵刀,除了可以兩用外,也可體驗不同的風味。
現下裝著鑄鐵刀,但其實還是有點想念CNC刀的明亮特色!.(恕刪)


哈哈哈、同感!不過我懷念的是Casting 刀盤較柔順圓潤的風味。

先強調、我的Bunnzilla 只拿來手沖。我的歷程正好跟您相反!買來的BUNN G3 原廠刀盤是Casting 的、手癢買了SSP仿-KF804 的CNC刀盤來換、試了後我反而偏好CNC刀盤比較清晰清楚細緻/白甘蔗甜的風味、就把風味較圓潤飽滿/蜂蜜甜的Casting刀盤給抽真空密封了。不過另一個原因是我手沖還有一台配置Mazzer 187c 83mm錐刀盤的 Helor 102,Casting 較圓潤飽滿/蜂蜜甜的風味,我可以用helor 102+巴哈102濾杯給儘量複製出來(還是無法100%相似)。

不過跟您一樣、偶爾心裡有個聲音一直叫我『再買一台Bunn G3 機台或 KR 804 機台』把Casting 手沖磨豆機給補齊。。。。

bakafish wrote:
補充一個原廠影片(恕刪)


這個讚,清楚多了!!
影片中連原廠放回旋轉盤的方式都有些草率!
幾乎沒有所謂的平行校準。

照這方式,加上一些水平校準,應該會好很多。
(恕刪)
不過跟您一樣、偶爾心裡有個聲音一直叫我『再買一台Bunn G3 機台或 KR 804 機台』把Casting 磨豆機給補齊。。。。


在M 01的世界,一向都是勸敗的。
完備所有的火力...
衝完之後,再來分享~~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