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手搖磨豆機 Comandate C40 與 Kinu M47 Phoenix、阿波羅比較

各位前輩早安
想請教有人拿過C40與Phoenix或其他Kinu系列、阿波羅 同時比較杯測嗎?

小的是約三年前透過Mobile 01入手匿名2的。
想當初很新手,但是聽從大家的建議都先上滿CP最高的組合。
目前對於豆子風味開始有了認識,
比如說黑蜜的哥大、音樂家系列、口味很平衡的藍標藝妓等等。

最近也參加集資買了一台B牌的烘豆機,想開始自己玩生豆了!!
發現咖啡真是一個很大的坑呢 QQ
可是如果讓不熟悉的人 認識咖啡 及 讓他們 喝到像果汁的咖啡
或同種豆子不同刻度沖煮 風味比較卻大相逕庭等等
那種驚訝的表情 是種讓人持續玩咖啡的動力

或者大家有什麼手磨成長史也歡迎分享~~
或是有 C40、Kinu 與其他系列的比較 (比如說 Slim、1z比較等等)
大家一起討論 互相推坑 (喂
謝謝~~
2020-08-03 16:07 發佈
fakerwoshy wrote:
想請教有人拿過C40與Phoenix或其他Kinu系列 同時比較杯測嗎?

所有磨豆機都很找到杯測比較吧
因為杯測的其中一項規則是
The coffee used for cupping shall be ground so that 70-75 percent of the grinds pass through the 20 mesh sieve.

您自己也知道
fakerwoshy wrote:
同種豆子不同刻度沖煮 風味比較卻大相逕庭

如果忽略這個規則
同一台磨豆機用不同刻度做出來的結果,差異性可能就滿大的
那就跟網路上隨便搜尋都能找到的磨豆機手沖比較一樣
什麼數據都沒有,參考性恐怕很低

另外,杯測我覺得是用來測豆子,不是用來測磨豆機
雖然好像有相通
我的想法是,杯測是要測看看某支豆子有什麼樣的風味
通常用於決定購買哪支生豆,只要杯測時有確認到味道就可以
找到喜歡的風味就買回去烘,要發揮哪方面的味道或香氣就看個人怎麼烘

在研磨上來說,70%-75%這個區間也還滿大的
手沖有時候也會在很小的刻度上微調,粒徑分佈也許變化不大,但沖出來就有明顯不同
手沖要怎麼樣隱惡揚善,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即使按照杯測的規則,很嚴謹的來做杯測,也未必能給磨豆機正確的評價
用看似完全相同的手沖法,就算真的完全相同,對磨豆機又真的公平嗎?

要比較磨豆機,我比較傾向的做法是粗細可以調,但粉的狀態不能動
也就是不做篩粉,不搖粉讓粉粗細分層,可攪拌讓粗細混合更均勻
使用不同磨豆機,手沖的方法可以不同,盡你的能力,沖出最好喝的一杯
在相近的萃取率下以最好喝的狀態來比較才有意義
如果要比出高下,則必需有哪一台磨豆機明顯更好喝,才能說這台磨豆機勝出
比方說,香氣發揮的更好,瑕疵更少等等非個人偏好的部分
而這又牽涉到對豆子,磨豆機,沖煮原理的熟悉度,與個人技術的程度,感官敏銳度等
所以真的不容易
bakafish wrote:
所有磨豆機都很找到杯(恕刪)


喔喔居然有20目細粉規則
那魚大自身有沒有偏好哪支好呢
謝謝
fakerwoshy wrote:
有沒有偏好哪支好呢

這個問我就不準了
因為我沒有買到正常的C40
我手上的錐刀磨豆機做手沖,我都不是很滿意
做為外出使用可以接受,但日常使用我還是偏愛比較高檔的平刀電磨
只要有了C40~人生就此走上巔峰迎娶白富美,C40 MKIII真的不可多得非買不可呀

說句實在的,8000~12000的電動磨豆機就贏過手搖,直接買一台高階的平刀機。

除非是中高階以上電動磨豆機,不然真的很多的推薦看看就好(包含店家推薦)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