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張景森:國內咖啡市場大 可支撐台灣咖啡產業

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今天下午應邀參加「2019年台灣國際咖啡節」。他致詞表示,據瞭解,僅台北地區咖啡店就超過5千家,台灣本身的市場,就足以支撐台灣的咖啡產業。

由雲林縣政府主辦的「2019台灣國際咖啡節」,9日下午在古坑綠隧道揭開序幕,雲林縣長張麗善特別邀請出身雲林的政務委員張景森來參加。

張景森致詞表示,2年多前,前台北市文化局長倪重華,曾邀自己去台北市一家文青的咖啡店喝咖啡。倪重華說,過去5年,台北市增加5000千間特色咖啡店,陸客、外國遊客,手上都有一本咖啡地圖,在台北尋找好喝的咖啡。我們產的咖啡豆,只要賣台灣本地店家,就足以支撐我們的咖啡產業。

張景森說,雲林縣要先在國內把古坑咖啡的招牌,擦得響亮,再進軍國際,這需要請經濟部、農委會來幫忙,讓咖啡可以成為雲林的特色產業。

張景森指出,內閣改組後,政務委員的工作重新分工,行政院長蘇貞昌請他幫忙協助雲林的事務,所以目前他是雲林縣與行政院連繫的窗口,縣府有任何事情需中央幫忙,都可以向他反應。















你同意嗎?
2019-11-13 23:56 發佈
30公分 wrote:
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

你同意嗎?...(恕刪)


咖啡樹從幼苗種植到可以採收...
好像要到4-5年耶..

文旦柚子好像要老欉才好吃...不過那個是20-30年的文旦樹耶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台灣產地的老問題
價格
品質

好的買不到 , 然後超級貴 , 一公斤1000~3000 , 手沖出杯的店家能不賣$200~$300一杯嗎 ?

然後要賣給誰 ? 賣多久 ?

另外 , 貴的也一堆(1kg $600~1500) , 品質普通 , 沒什麼信心

講這句話的人 --- 國內咖啡市場大 可支撐台灣咖啡產業 ---

我想他沒在喝咖啡 , 更不可能經營咖啡產業
當官的眼睛長在頭頂上
只看到美好的天邊雲彩
看不到底下從業的人來來去去
我覺得也沒錯
前提是你能不能把台灣咖啡豆做到像阿里山鄒族園那樣
他的豆子好不好喝見仁見智
但人家有本事賣高價,表示有喜歡他豆子的消費者
好豆子不嫌多,國際上很多貴死人的競標豆,台灣有沒有辦法參一腳
官員喝不喝咖啡、是否經營咖啡相關產業,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沒有決心要做,有沒有找專業的人合作
改善栽種技術與生豆處理法,提升生豆品質
不要外行領導內行,或是一群瞎子摸象
更不要只是湊湊熱鬧說些場面話

台灣的咖啡市場大,不代表在台灣種咖啡就有人買
上面提到了,品質和價格都是問題
沒有廣大適合的栽種面積、沒有便宜耐操的農工、只有喜歡講求C/P的消費者,你說有人想靠種開咖啡樹賺錢嗎?!
國內市場還算大, 但是台灣咖啡豆缺乏競爭力...
不要打高空, 講清楚要怎麼提升競爭力好嗎?
喝咖啡也好幾年了
的確,近年國內市場對咖啡的需求不斷增加
但和熟識的老闆聊過
目前光台北市就已經是超級戰區
咖啡廳一家一家開,然後一家一家倒
對於很多年輕人而言
這類的文章,只會讓他們對現實產生誤解
大叔實在是不喜歡這樣的論點
TGCG wrote:
咖啡廳一家一家開,然後一家一家倒...(恕刪)

我覺得這有很多因素
咖啡廳並不是每家都很專業
現在拍影片很簡單,YouTube上有很多在講手沖的影片
其中有不少讓人看了直搖頭,講的天花亂墜口沫橫飛,不過是搞玄學嘩眾取寵而已
講的越玄,越讓人搞不懂,就顯得自己越厲害
但咖啡終究是要讓客人喝的
如果你不能讓消費者覺得你的咖啡好喝
人家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買你一杯咖啡,不去便利商店買就好

即使在咖啡上專業,也不見得懂開店區位選擇,成本分析,客層分析,行銷等
這些更是在咖啡的專業之外,決定一家店能否存活的關鍵
bakafish wrote:
我覺得這有很多因素咖...(恕刪)


他說的該不會是商業豆市場很大吧? 目前咖啡期貨真的很慘,國外都要棄種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