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買HOFFE ONE是想給我媽用的
我平常上班,她也可以輕鬆來杯品質不錯的咖啡
後來我發現,喝伸手牌的人是絕對不會自己沖咖啡的,就算是濾掛也一樣
更別說要她使用專用器材磨豆和沖煮了
而HOFFE ONE雖然表現不錯,卻也跟我自己手沖有一些差距
再加上公司老闆對我自己手沖咖啡也沒什麼意見,所以我也不太用它
這幾年來覺得自己在咖啡沖煮方面也開竅不少,應該能把HOFFE ONE發揮得更好
於是就從櫥櫃中再把它拿出來,這幾天做了些實驗
首先測量水杯的容量,到刻度再上面一點是210g
有趣,跟我平常單人份四六沖法使用14g粉,總注水210g一樣
那就把粉量定在14g吧
粗細度按照我手沖的粗細度
再來,觀察HOFFE ONE的滴水情形
發現如果要悶蒸的話,光是旋轉水杯讓它停止下水是沒用的
因為上層水杯的下水速度比中層水杯的滴水速度快
上層停止下水,中層仍然會持續滴水一段時間
先按照原本的做法,器材不預熱,水煮開後倒入上杯開始滴
在辦公室有冷氣的情況下,倒入上杯的水溫只有92.4度,到中層應該剩不到90度了
全部滴完不到3分鐘(四六沖法需時超過3分鐘),而且沒有悶蒸
猜測濃度與萃取率會比我自己手沖低
果然,一入口就覺得偏淡,有些味道沒出來
ATAGO一測,TDS 1.48,萃取率不到19.5%
既然萃取率偏低,那麼把磨豆機調細一檔再試試,其他不變
結果流速變慢很多,喝起來有過萃感
不理想,數值就沒測了
於是磨豆機調回原刻度,改變做法
上杯先倒入熱水到刻度上緣約210g的位置,然後以上杯直接倒一些水到咖啡粉上,手動悶蒸
注意此時上杯的水位,把上杯剩餘的水倒掉,重新裝水到剛才倒掉前的水位
待悶蒸45秒時,下壓上杯讓水往下流到中杯開始滴水,讓它滴到結束
最後完成的時間跟四六沖法差不多
喝起來跟自己手沖也滿接近的,這次的結果我最滿意
測得TDS 1.63,萃取率超過21%
後來又再測一次
上杯預熱後倒入滾水,讓它往下流一些後,確認中杯有在滴,關閉上杯
等待45秒再開,讓它滴到完
也不錯,不過比手動悶蒸稍淡一些
測得TDS 1.54,萃取率20%出頭
這個流程的好處是比上面那個做法簡單一些
尤其是上面那個做法用上杯直接倒水到咖啡粉上不是很好控制
還有一次是滾水35g直接倒到咖啡粉上手動悶蒸,上杯預熱後加水175g滴到完
出現尖酸和澀,過萃了,萃取率超過22%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