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便宜又特別!為何越南咖啡在台不紅?

原 PO 在 PTT 八卦板表示,根據維基百科介紹,越南冰咖啡按其字面意思,就是冰咖啡加煉乳,越南咖啡使用的滴漏容器底部有多個開孔,因此不需更換濾紙。而實際飲用時,通常先在咖啡杯內放上煉乳,再蓋上裝有咖啡碎粒的金屬容器,接著再以熱水倒入容器,水會流過咖啡,再通過咖啡容器的開孔滴下。

原 PO 認為,越南氣候炎熱,所以用冰塊取代熱水,以冰塊溶化的冷水製作冰滴咖啡是很常見的。不過,讓他不解的是,越南咖啡明明很有特色又好喝,且價錢非常便宜,汐止區還找得到一杯 40 元的,「這樣的咖啡為啥在台灣這麼少見?有無八卦?」




有人也喜歡喝越南咖啡嗎?
2019-10-17 18:1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咖啡 何越南
因為台灣人的優越感看不起越南……換個名字也許有搞頭。
當年越戰美國有在越南丟落葉劑,

對當地造成不少影響,

至於對現在的咖啡場地有沒有關係我不知道,

但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完全不會想嘗試
若真好,會慢慢被看見。
少數人的偏好不會成主流。
好咖啡自然有商人會去推廣行銷。

30公分 wrote:
原 PO 在 PTT...(恕刪)
30公分 wrote:
原 PO 在 PTT...(恕刪)


我認為跟沖泡技術以及材料有關係,去越南吃過河粉以及喝過咖啡後,回到台灣再去吃看看,你會發現在台灣賣的味道完全都變了,美其名是"越南"河粉,"越南"冰咖啡,但做的完全四不像,還有拿板條來充當河粉的,除非有心去越南學道地的技術,還要在台灣找得到食材及調味料的貨源,不然不要說要紅,還有客人願意來吃不要賠錢就要偷笑了.
無論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最後還是要向前走.
越南主要種植羅布斯塔豆
羅豆的香氣和味道較阿拉比卡差
加上當地種植與生豆處理技術不好,品質自然就不好
所以傳統就是把豆子炒到焦黑以去除劣質豆子的雜味
並在炒豆過程中加奶油以增加香氣
沖泡後加煉奶來喝,靠煉奶去掩蓋那種焦苦味
充其量就是貧窮社會的產物,為了想喝到咖啡所弄出來的一種飲品
(把豆子烘到焦黑去除雜味的做法,即使在義大利也是如此
 以前南義的生活條件差,比較窮苦,只買得起比較差的豆子,所以就把豆子烘很深
 演變至今南義的烘焙風格就是都烘得比較深)
這種炒豆法與喝法在台灣喝咖啡的歷史上就不存在
現在走向精品化,更不會有多少人會欣賞那種咖啡
跟上面提到的什麼優越感看不起越南,完全無關

順便一提馬來西亞的咖啡
馬來西亞有名的白咖啡,並不是什麼白色或比較淡色的咖啡
這個「白」的意思就相當於「白」開水,白咖啡就是沒加些怪東西去炒的咖啡
相對的,黑咖啡則是加了奶油、糖、鹽,還有其他東西下去炒的

這裡說炒而不說烘,是因為他們真的是用鍋子炒的
越南咖啡我個人覺得還蠻不錯的
一般人愛的拿鐵都會有奶的香甜
跟越南咖啡要表現的濃厚再加煉乳的甜...真的有差
不少朋友喝過都說不愛這味
bakafish wrote:
越南主要種植羅布斯塔...(恕刪)


羅布斯塔豆? 不管產地是哪裡,我個人喝不慣羅布斯塔豆風味.
臺灣的可能有改過失去他原本的味道
然後有喝過的想推廣但是喝到臺灣的就放棄了我猜的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