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代機體是賣家開發過程中的試做無銷售
廢話不多說,先來一張全身照,含氣彈和底座重達2.5公斤

上半部的氣倉,把壓力表拆出來,剩下裝氣彈的部份

萃取壓力表,單位是psi和kg/cm2,跟bar差一點點
9 bar約等於9.177 kg/cm2

氣倉底板,凸出那一支是安全洩壓閥,旋轉上面螺牙部份可調整壓力值
可以看到鐵管是焊上去的,不知道有什麼理由非得用焊的不可

氣倉底板的下方,也就是鎖上水倉的那一面,焊接破壞了美美的底部
中間的大孔是接氣彈的出氣孔,旁邊的小孔是接壓力表
各有一顆螺帽鎖著,圖中是螺帽已拆

水倉的鏡面拋光很漂亮,外面套矽膠圈防燙
不過經實測,如果把水倉預熱充份,隔著矽膠圈還是燙手

這版的水倉可以加裝一支木柄
我在拿下矽膠圈後發現中間那圈黃銅很髒,管它鏡面不鏡面,拿菜瓜布用力刷
除此之外,鎖木柄的螺絲孔內也全是黑色的油垢
我無法接受用來做食物的器具看起來髒髒的,就算是不會接觸到食物的部份也不允許

裝上木柄的狀態,有這支木柄在預熱和鎖水倉時比較方便

木柄的螺牙部份有點太長了,根據經驗,這樣用久了會斷
最好把多餘的部份磨掉,在鎖水倉時也要避免太用力

水倉內部,容量只有80g,不知為何表面不是做成平整的
中間有一支凸起的銅柱做為單向閥,壓力會把它往下推讓水流下去

水倉底部,有一塊紫銅做的省氣塊,用途是佔掉分水網裡面的空間,可以節省氣彈消耗
這個紫銅省氣塊是加購配件

裝上E61分水網和內附的矽膠墊圈,整機是不含分水網和濾杯的,必需自備

拆下來的紫銅塊上面是長這樣的,溝槽應該是做為導水用

濾杯座,可用旁邊的螺絲鎖在底座上,螺絲和鎖孔都有兩個
但是可能螺牙不太合,螺絲鎖上去時會把濾杯座稍微頂起來
如果兩顆螺絲都鎖,濾杯座在底座上反而不平穩
鎖螺絲時必需注意不可讓螺絲凸出底部那環,否則水倉鎖不到底就會漏水

濾杯座底部

底座

使用上遇到了幾個問題:
零件在組裝前沒有清洗過,拆封一拿出來就聞到油味
全部拆開清洗花了不少時間
包括那個紫銅塊的表面也是很髒,還有黑黑的指紋在上面
第一次萃取,因為濾杯座的螺絲鎖太凸出,導致水倉無法鎖到底而漏水
第二次萃取,漏氣
拆開來看,出氣孔螺帽上的o ring是直接套在螺牙上
拆過再裝就被螺牙切斷了,導致萃取時漏氣
更換後o ring後總算萃取成功
但是在大約5-6 kg/cm2時還是有漏氣聲,不知道是從哪漏的
這個應該是我拆了沒裝好的關係吧
看樣子要拿逆洗盲杯來測試,把機體泡在水裡看哪裡漏氣
氣彈可以使用16g有牙氣彈,也可以轉接8g無牙氣彈
但是無牙氣彈不太容易裝,轉接器的螺帽常常擰到手痛
加上自己手殘,裝氣彈時忘了關氣閥
到第一次萃取成功已經用上第4顆氣彈
賣家有做自填氣彈,我也買了一顆,但實測無法使用,原因有二:
1. 自填氣彈的容量太小,打到20 bar還用不到Rossa PG氣瓶打到14 bar一半的時間
2. 自填氣彈使用美式氣嘴,但我的打氣頭是鎖牙式,在轉開打氣頭時氣就漏光了
這顆自填氣彈正確來說,應該是轉接美式氣嘴頭的工具,不是拿來當氣彈的
水倉預熱可以放在快煮壺上

但是經實測,即使水倉正反面反覆預熱數次,效果仍然不是很好
熱水倒入水倉後最高只測到91度,做出來的espresso杯中測量只有68度
(Rossa PG可以92度萃取,測到杯中espresso 72度)
原因我想可能有幾個:
1. 蒸氣很難穿過分水網預熱到紫銅塊,因為分水網的孔很小,冷凝水會阻礙蒸氣進入
2. 從裝水的那一面預熱,透過水倉傳導到紫銅塊,效率不好
3. 水倉容量不夠大,水淺且面積大,所以散熱速度較快
4. 預熱好到倒入熱水所需要的時間較長,倒入熱水後到開氣閥萃取需要的時間也較長
使用的流程如下:
1. 粉餅填壓好,放上濾杯座
2. 水倉預熱完成,鎖上濾杯座,倒入熱水
3. 鎖上氣倉,開氣閥萃取
看起來不會很繁複,但是因為水倉和氣倉都很重,水倉697g,氣倉960g
在鎖上時,因為重量加大磨擦力,在螺牙沒對到時會很卡
螺牙對到要鎖入時,旋轉水倉可以用木柄,旋轉氣倉可以用氣閥
這樣會比較省力和快速
但是Rossa PG在加入熱水後只需鎖入濾杯
且濾杯座+濾杯+粉也不到100g,鎖入到確認鎖緊只是幾秒鐘的事
相較之下還是Rossa PG用起來比較輕鬆(只是前置作業要打氣)
我想,那個省氣塊與其用紫銅,還不如用耐熱塑膠,例如Nomad的材質
塑膠比較不需要預熱,也不怕它吸熱,又可以減重
水倉容量只有80g,裝18g粉,萃取到最後一滴流出,espresso也只有48g
晚間補充:
兩個問題忘了說
一是氣閥的旋鈕實在是滿緊的,手感很差
二是洩壓閥中間那支芯,凸出上蓋的高度不夠,芯上的孔只勉強高於上蓋
孔上有穿鐵環,往上拉可以手動將水倉的壓力洩掉
礙於孔位太低,賣家用的是較細的鐵絲圈,一拉就變形,拉不太動
如果用較粗的鐵環又會卡到上蓋,會微微拉起那支芯,恐怕會洩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