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手磨升級請益(C40/Helor101/108)

各位前輩們打擾了!
小弟目前是使用1Z基本款,從三年前入坑時,2000出頭購入,一直用到現在。主要是手癢想換一把玩玩,也希望磨出來能更均勻&穩定。
目前是鎖定C40和H101取捨,也爬了不少文,以下是自己預想的一些優缺點,希望大大們能推我一把。

Comandante C40:
購買管道: 德國自購約$7900
吸引我的點:
1. 刻度明確標示
2. 義式和單品不用換刀盤
3. 木頭質感
疑慮:
1. 塑膠零件會影響使用壽命到什麼程度?
2. 只磨手沖,不考慮刀盤更換的話,還有勝過H101的點嗎?

Helor 101:
購買管道: 蝦皮看到$4600
吸引我的點:
1. 便宜了$3000
2. 粉杯可直接拔下,不用轉轉轉
3. 台灣較普遍使用,交流方便
疑慮:
1. 刻度不明確,紀錄上會有困難?
2. 台灣有無可靠購入管道?(擔心瑕疵不能換

這兩支手磨我在網上看到都是佳評不斷,但除了板上魚大的文以外,就沒有看到其它比較文了,讓我難以抉擇,希望大大們能給點意見><"

2019-07-14 6:14 發佈
我有Helor 101 刻度的轉盤有一個黑點,可以作相對的定位,但是沒有辦法知道繞幾圈,如果常要作大幅度的調整,
比如有時磨手沖,有時磨espresso,常常需要先歸零,才不會出錯,不然就是你每次都要記得上次的刻度...




如果你不介意看英文的話,James Hoffmann有對目前市面上較高檔的手磨有很詳細的比較,包括C40 和Helor10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n9OuRl1F3k
我覺得很中肯

評論區的內容也可以看
可以看看玲珑,63的italmill比c40还便宜,海勒101,爱过,还行吧
mockingbird99 wrote:
我有Helor 10...(恕刪)
snnowman9717 wrote:
各位前輩們打擾了!...(恕刪)

1z現今的產品設計跟兩年前差很多
有時間的話可以研究JS/JE/JX系列



Eric.Wei wrote:
可以看看玲珑,63的italmill...(恕刪)

推玲瓏的人要不要出來跟大家說一下,下單後多久才拿到貨
或者...現在下單什麼時候才可以到貨
38mm单品刀盘,z1海勒不同的品牌出品没区别,c40是单独的一种
旁觀者 wrote:
推玲瓏的人要不要出來...(恕刪)


這個已經放了我三個鴿子的玲瓏老闆,

不知道是不是又換了帳號來推銷自己,

東西便宜有用嗎?

老闆的誠信是我這輩子看過最差的,

要購買玲瓏的請好好考慮阿,

我4/25下單4/26就匯款到現在還沒拿到東西呢!

snnowman9717 wrote:
各位前輩們打擾了!小...(恕刪)


C40我弟有一支,目前使用上比我的匿名二(去年的)均勻度高不少,

細粉我們篩出來比較也是低於匿名二,

我想匿名二應該跟1Z一代的產品比較類似,

所以升級C40應該會有感,海勒我就沒用過了。

塑膠料件這個部分,我跟我弟討論的結果,

我們相信德國的產品,會使用塑膠絕對不是為了省成本吧?

所以應該有他們會採用塑膠的道理,

至於是什麼原因,可能需要有研究的版友來解釋了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40&t=5561287
建議可以看看版上魚大的開箱文,看完在決定要不要買!!我是看完之後滅火了XDD
c741214520 wrote:
C40我弟有一支,...(恕刪)

C40整支拆開,連塑膠件都拆出來看就知道了
整個設計就是為了省錢
我買的那支內外刀盤不同心非常明顯
不見得每支都有問題,但你絕對有不小的機率買到有問題的產品
這就是省錢的副作用

寧願犧牲品質也要省錢,把省下來的錢花在行銷,以增加銷售量
這就是我對這家公司的感想
這家公司從第一代產品開始,態度就是如此,到C40 MK3也沒有改變

這種想法很單純,把所有的成本控制在某個額度
在這個額度內調整產品的設計,人事,行銷等成本的比例
行銷成本擴大可以增加產品的銷售量,產品本身的成本擴大則會減少利潤
於是捨產品而就行銷
據說C40 MK3之前的刀盤表現還比現在的好

樓主沒有考慮新的1Z或淘寶找Menbo2.0嗎?
我覺得101以現在來看,設計需要改良
軸承也要換更好的等級

bakafish wrote:
C40整支拆開,連塑...(恕刪)


感謝魚大的分享,

看來小弟太孤陋寡聞了,

之前還跟我弟在猜想使用塑膠的用意,

原來還真的是為了省錢,

目前我們手上這把是使用上還算滿意,

不過的確像魚大說的,

要花將近八千,選擇有滿多的。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