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是什麼理由讓大家在家中仍使用蒸氣打奶泡(稀釋牛奶)呢?

看到David大的分享文, 小弟心中的疑問又重新浮起...

使用蒸氣打奶泡, 不管蒸氣多乾都會稀釋牛奶(1,2-有計算公式/加號有錯放但不影響理解). 是什麼理由讓大家在家中仍使用蒸氣打奶泡呢? 這樣不就抵消先前辛苦的拉高基底TDS, 找濃.醇.香.鮮奶的努力了嗎?

eg:含水量增多較好拉花? 奶泡較密? 新的化學反應使味道有進一步變化? 操作方便? 稀釋牛奶並不會影響口感? 店家都是這樣做的?
2019-04-10 9:38 發佈
我覺得口感是唯一讓我用蒸氣打奶的理由,溫奶杯怎麼弄都覺得怪怪的,沒蒸出來的好喝

溫奶杯是方便,但不美味

hoba wrote:
我覺得口感是唯一讓我...(恕刪)


主要是口感,熱蒸奶的口感相較於其它方式確實比較不同~
Mika x 米卡 http://www.flickr.com/photos/upmika/

chan.chenhao wrote:
看到David大的...(恕刪)


融合;
我不拉花,老婆不習慣喝意式濃縮,因此加奶泡.
煮好咖啡加上奶泡,不用攪拌隨即融合.
hoba wrote:
溫奶杯...(恕刪)

請問H大溫奶杯是指這種溫奶墊或是奶瓶加熱器嗎? 使用後溫度約能提到幾度?(似乎不高?) 奶泡是另用電動攪拌器打發嗎?


hoba wrote:
口感是唯一讓我用蒸氣打奶的理由...(恕刪)

upmika wrote:
主要是口感,熱蒸奶的...(恕刪)

H大/U大您好:
請問口感是指 A.奶泡的口感 還是 B.熱牛奶的口感 還是 C.奶泡與熱牛奶的口感, 是指其他方式用起來的沒蒸氣打奶那麼的水乳交融嗎?

ypeople wu wrote:
加奶泡...(恕刪)

WU大是純加奶泡派(Espresso Macchiato)的嗎? : )


會問這問題主要是覺得 電動奶泡/攪拌器 跟 蒸氣鍋爐 都是將空氣打入牛奶後產生奶泡. 自己找不出兩者產出奶泡質地的不同.(蒸氣還會多打水進去稀釋牛奶. 奶泡是否有差無法得知... 不過整體重量是上升的)

使用蒸氣在商家可能較方便. 而在家中則無出杯壓力, 所以覺得困惑...
雖然在家沒有連續出杯壓力,不過一件事要拆成兩個步驟來做也是會覺得麻煩
所以我是沒考慮過先加熱牛奶再用奶泡棒這種做法
據說這個做法的技巧成份頗高,不像影片中這麼輕鬆,可能奶泡棒也有關係
chan.chenhao wrote:
請問H大溫奶杯是指...(恕刪)
啊,在上班打太快,是奶泡機啦

可能我用的比較陽春,加熱到一定溫度就會停止

然後生出一杯看起來很發(其實很瘦)的奶(喝起來就是不綿)

C 吧.
bakafish wrote:
可能奶泡棒也有關係...(恕刪)

另一個影片有特別Show出S牌的黑色奶泡棒.(不過原本影片中的奶泡棒是白色的.)
不夠力或許也可跟這電動橡皮擦一樣改馬達. XD


120g/10度C的牛奶以130度C蒸氣加熱至60度, 需使用Xg蒸氣
=>120*(60-10)*(0.93) = X*(130-100)*(0.49)+X*(539)+X*(100-60)=X*[(130-100)*(0.49)+539+(100-60)]
=>X=9.398
=>在理想狀態下打完奶泡後的重量為129.398g
=>若使用的基底同為14g粉=>30g咖啡/TDS:10%, 120g牛奶+30g咖啡 與 120g牛奶+10g水+30g咖啡 的TDS分別為 2%跟 1.87%
或許這邊跟有些店家在出 拿鐵 跟單出 Esp 時萃取g數不同也有關聯?

(Ubermilk似乎就是不用蒸氣的商用奶泡機???)

hoba wrote:
奶泡機...(恕刪)

收到. : )
若是使用單鍵打熱奶泡的功能來直接使用奶泡機, 容易會有過熱/奶泡打過久/過硬的狀況產生.
或許可在杯蓋鑽孔,加奶泡溫度計上去. 先加熱牛奶至一定溫度(eg:40度)後再使用熱(or冷)奶泡功能將牛奶打發至目標溫度後, 手動關閉. 手動操控後覺得還蠻好用的, 不過奶泡機有一定的容量限制就是了...


chan.chenhao wrote:
看到David大的...(恕刪)




梅納反應

chan.chenhao wrote:
若是使用單鍵打熱奶泡的功能來直接使用奶泡機, ...(恕刪)
太厚工我就不搞了,用蒸氣打快又有效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