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爬文分享 - 義式咖啡機PID溫度控制架構實務上不利於蒸氣的使用

連續假日閒閒爬文研究如何把Pressurestat開關的鍋爐加熱電路,改為透過SSR或Contact Relay的方式來轉接。這方式HB論壇有不少改裝實例,可以延長Pressurestat上電路開關的壽命。

其中也爬文找到一篇文章,論述熱交換器咖啡機為何不太需要使用PID,其中論述到市面上現有雙鍋爐咖啡機的蒸氣鍋爐與沖煮鍋爐共用一組PID控制器,無法獨立調整各自的PID數值,對蒸汽鍋爐的控制其實是很妥協,無法最佳化。作者說他呼籲咖啡機廠商,應該以二組PID控制器來各自獨立控制沖煮鍋爐與蒸氣鍋爐。

我公司從事遙控模型商品的代理銷售,其中陀螺儀高度應用到遙控直升機與多軸飛行器(穿越機與空拍機),陀螺儀算對PID控制做到非常極致與細膩的應用,所以對於PID算很熟。反之PID在咖啡機或者溫度的控制上,在我們看來簡直是殺雞用牛刀,但也用得很好,非常突破非常有效。

PID三個參數,口語化以汽車定速來解釋:

P-最大油門加速%數控制 (P Gain值愈高,到達目標速度的時間愈短,但over shooting衝過頭的力道與差距也會比較大)

I-到達目標速度的減速回饋控制 (I Gain值越高,減速介入越慢,會有可能衝過頭,但會較早達到目標速度。反之值越低,介入時間越早,衝過頭的力道會變小,衝過頭的差距變小,但較晚達到目標速度)

D-預測達到目標速度與時間關係的回饋控制 (D Gain值對達到目標速度之單位時間增量值運算,D Gain值越高回饋修正越快,越不會衝過頭)

PID 三者運算後再送出油門量所需的調整值給油門控制以維持住定速,隨著上坡,下坡,順風,逆風,PID控制單元就會不斷運算並對油門%不斷送出調整的控制訊號。


回到咖啡PID的溫度控制主題

沖煮頭用PID控溫,原廠根據機器設定的目標出杯數,測出沖煮可能的降溫,會調整出最佳化的PID控制數值,使用者所需要的微調應該不多。

那篇文章提到蒸氣的使用其實與壓力比較有關,與溫度比較間接。所以當開始打奶泡的時候,最佳的控制應該是加熱控制要全功率開啟(就是最大功率加熱),這樣才能避免蒸氣鍋爐降壓太多。但目前雙鍋爐咖啡機因為共用一組PID控制模組(雙通道,可以控制兩組不同的溫度),因為PID已經設定給沖煮鍋爐最佳化了,所以開始打奶泡時壓力雖然降,但是溫度下降不大,所以PID對它的控制就不是全功率加熱(有可能是溫和低於50%功率的加熱控制),所以蒸氣壓力下降會比熱交換的同容量機器明顯。作者建議咖啡機廠商如果能用另一組獨立的PID來控制,就可以設定成不同的參數,針對使用蒸氣時對蒸氣鍋爐的降溫做全功率輸出控制,來達到蒸氣壓力相對比較不會掉的目的。

我自己是使用熱交換機器,對雙鍋爐機器不熟。但在01咖啡版曾經看過一篇留言認為熱交換機器的蒸氣比較給力,當時看完那則留言完全沒有任何概念。今天看到國外的這篇文章,覺得有點道理,就分享一下,也請資深有雙鍋爐的玩家們分享一些此方面的經驗。


2019-04-07 18:41 發佈
我的Bianca進入工程模式可以分別設定沖煮鍋爐與蒸氣鍋爐的P,I,D值
所以沒有這個問題
沒事,爬文看看就好...         

少於15個字, 將無法儲存文章。
bakafish wrote:
我的Bianca進入...(恕刪)


那篇文章是在獨立網站發現,沒有註明日期。不像論壇文章都會有日期,可能是有些年代的文章了。

也許目前高檔機器都可以獨立調整了。
內容已刪除.內容已刪除.內容已刪除.

Davidkswang wrote:
但在01咖啡版曾經看過一篇留言認為熱交換機器的蒸氣比較給力

我覺得熱交換相對蒸氣鍋爐較大也有關係
只說白賊七是最會白賊的代表人物,就被刪文了...所以管理員認為正宗最會白賊的人是?...
艾德華仔 wrote:
我覺得熱交換相對蒸...(恕刪)


原文是以相同容量等級的機器來做比較,也許相同容量等級的機器,熱交換機型的蒸氣鍋爐會比較大,會佔一些優勢。

作者並沒有直接挑出某幾台機器做比較,大致上只是依照當時兩種不同商品在蒸氣控制架構上做論述。如果當時雙鍋爐機器的蒸氣鍋爐與沖煮鍋爐是共用一組雙通道的PID控制器,那論述的內容就很正確。因為開蒸氣時會全功率加熱的熱交熱機器會讓壓力掉最少,而PID溫和加熱讓溫度穩定不會過頭的雙鍋爐機器,相較之下對蒸氣壓力的維持就稍差了。

這有點類似汽車引擎的控制原理,同樣轉速下,大腳油門(高負載)、輕油門(中負載)、放開油門(輕負載),這些不同的使用狀況下點火正時與噴油量都會不同。

開蒸氣在消耗蒸氣鍋爐的壓力,就很像汽車大腳油門急加速,需要用最強悍的退點火與較濃的油氣混和比,來逼出引擎功率的快速提升。
Davidkswang wrote:
那篇文章提到蒸氣的使用其實與壓力比較有關,與溫度比較間接。所以當開始打奶泡的時候,最佳的控制應該是加熱控制要全功率開啟(就是最大功率加熱),這樣才能避免蒸氣鍋爐降壓太多...(恕刪)

這裡還有個盲點在
咖啡機的pressurestat設定是有個壓力區間的,通常是0.2-0.3 bar
以我過去使用的Faema Lambro為例,翻新時已經把pressurestat換成現代商用級的Sirai
我把它調到蒸氣0.9 bar時會斷電,餘熱會上升到0.95 bar
接下來它會降溫降壓,到0.7 bar才會再通電加熱
如果在0.9 bar開蒸氣,要用到壓力降到0.7 bar才會再加熱
但如果在加熱過程中,壓力尚未達到0.9 bar時,假設在0.85 bar開蒸氣
這時因為一直達不到0.9 bar,在使用蒸氣時加熱器會一直運作
即使是3.5L鍋爐,這兩種使用方式,蒸氣品質還是有差別的

如果以PID來控制,其實只需要on off就可以,不必去調整功率
我覺得反應會比pressurestat快
因為水的沸點對應到壓力,反應應該很快才對
0.95 bar到0.8 bar就有2.5度溫差

Bianca的PID裡就有一項偏離值,溫差大於偏離值就只有on off,沒有PID介入
蒸氣鍋爐的偏離值預設是0,沖煮鍋爐的偏離值預設是15

Davidkswang wrote:
也許目前高檔機器都可以獨立調整了...(恕刪)

這就不知道了
Profitec Pro 700和ECM Synchronika貌似只有一組P,I,D值
而且是brew boiler優先,不會同時加熱,舊版PID有20A mode可以同時加熱,新版已經拿掉
其他的雙鍋爐機器不知如何

Bianca在冷開機時是先全力加熱沖煮鍋爐到130度,再切換到蒸氣鍋爐加熱
忘記加熱到幾度後,會兩個鍋爐同時加熱
如果沖煮同時打奶泡,我想應該是兩個鍋爐會同時加熱
不過我覺得E61沖煮要手動開關,要在沖煮同時打奶泡有難度,何況Bianca還要去轉流量控制paddle

bakafish wrote:
這裡還有個盲點在咖...(恕刪)


魚大談到重點了,那篇文章有說到如果是獨立PID來控制蒸氣鍋爐就會很優,因為蒸氣控制的PID可以設定非常 aggressive 到不怕 over shooting 的地步, 就是一旦降溫就ON來全功率輸出 (這樣就像Pressurestat只有ON/OFF一樣)。

因為PID對應到溫度的控制,可以沒有死區(沖煮鍋爐也許調到正負0.5度的精準要求)。而蒸氣鍋爐的PID另外調成降溫一些就全功率輸出(P與I都高),就調到讓它即使有點over shooting,溫度精準度只到正負2度,應該也無仿。

這樣調整的蒸氣PID,就會比Pressurestat萬一碰到死區上方臨界點,需要等它降到死區下方臨界點以下,才能啟動ON反應快速多了。這樣看起來獨立PID控制蒸氣鍋爐明顯優於熱交換機器的Pressurestat.

Pressurestat變成有點碰運氣,如果壓力正好在死區下方臨界點,這時一用蒸氣馬上會啟動加溫。但如果壓力正好在死區上方臨界點,且處於剛加熱完的off狀態,那就真的不給力了,完全輸給獨立PID控制的蒸氣鍋爐了。

PID針對溫度的控制如果只有加熱器的加熱,沒有風扇的散熱,就不會有追蹤(或稱為震盪)的問題,這樣調整寬度很大,比起陀螺儀常常要調到很緊繃瀕臨追蹤的狀態容易多了。

如果PID控制溫度,有加熱器加熱也有風扇散熱,調整不當造成系統追蹤,就一定要往回調整。追蹤的時候,就是加熱升溫過快超過設定溫度,系統啟動風扇介入散熱。但散熱也是降溫過快,一下子馬上降溫過頭,系統又啟動加熱器馬上加熱。二邊一直反覆快速輪流工作,這樣應該很快零件就折壽老化了。

內容已刪除.內容已刪除.內容已刪除.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