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ditting 804 LAB SWEET

2018-2020 WBrC官方指定(贊助商)磨豆機,左邊有個WBrC的logo
外觀與結構跟之前的804系列沒有太大不同
先來一張大頭照
ditting 804 LAB SWEET

重點中的重點,刀盤,LAB SWEET改回用cast steel,中間的方形孔是上刀盤座
ditting 804 LAB SWEET

刀盤側面,可以看到波浪鋸齒狀,但是落差幅度並不大
ditting 804 LAB SWEET

看到這刀盤其實有點抖
外緣的三角形平面部份比Mahlkonig Guatemala要大,波浪鋸齒落差幅度則較小
我很怕EK43 coffee burr改版往espresso靠攏的悲劇在LAB SWEET上重演
而且EK43 coffee burr改版就是把三角形平面加長,波浪鋸齒的落差縮減
這跟細粉量增加應該是有關係的

網路上找到一張比較清楚的KR804舊版cast steel刀盤照片
雖然看得出來跟LAB SWEET不一樣,但外緣部份好像改變不大
ditting 804 LAB SWEET

補充一下,目前804的刀盤是長這樣,這個叫machined burrs
https://www.home-barista.com/grinders/bunn-lpg-with-ditting-804-burrs-documenting-reassembly-t30733.html#p353657

最小刻度是1,我從2開始試,磨出來太細,改用4,再改用6,再改用8,每次5g
覺得6和8之間應該OK,於是回到7磨20g
看一看覺得差不多是手沖的細度,跟我用Mahlkonig Guatemala差不多
比一般人手沖細度再細一點,但我認為是ditting應該用的細度
開始以300微米標準篩做篩粉測試

篩出來的結果又抖了一下
磨20g粉篩出3.2g,果然細粉比較多啊,開始擔心它會沖出怎樣的結果了
Guatemala一般都在2.5g以下,最佳有到2g,最差2.8g,從來沒到3g
明天把豆子帶回家用Guatemala篩一次看看
不過,LAB SWEET在篩的過程中是沒有細顆粒與細粉黏結,卡在粉篩角落的現象
有這種黏結現象的都是均勻度表現較差的

把篩出的細粉倒回去混合均勻,開始手沖
悶蒸注水時並沒有水浮在咖啡粉表面下不去然後往橫向流動的狀況
這狀況通常也發生在細粉較多,顆粒上沾有很多細粉,使顆粒外觀看起來毛毛的磨豆機
我想這就是有些人教手沖說要在咖啡粉上挖個洞的原因

V60 01濾杯,悶蒸水量50g,悶蒸50秒,水溫90度,總注水量315g,不斷水
於1:20秒注水完畢,靜置1分鐘後移走濾杯
雖然細粉多,但下水速度還是挺快,而且咖啡粉的含水率低,咖啡粉的兩倍再多一點點而已
移走濾杯後也只再滴了幾滴下來(含水率高的就會滴滿多的)
我認為這也是均勻度高的表現
如果粗細不均,不同粗細的顆粒就像大石頭、小石頭、泥土、細沙混在一起,空隙都會被填滿
下水速度就會慢,含水率會高,濾杯移開後還會滴很多下來
均勻度高的話,顆粒大小差不多,中間空隙就會很多,水通過的速度就會比較快
就像我用Guatemala磨espresso,明明磨到超細,流速還很快
而且同樣重量的粉餅也明顯比錐刀或EK43S磨出來的粉餅要厚

TDS一測竟然只有1.44,算下來萃取率還不到20%
我已經很久沒有在一般沖法下沖出不到20%的萃取率
這表示水溫可以再更高些,或者再磨細些
增加注水總量也是提高萃取率的方法之一,但是我比較喜歡較高濃度

聞起來香氣有,喝起來則略嫌單薄,應該是萃取率低的關係,同時也沒有什麼雜味
之前用EK43S,萃取率這麼低絕對香氣不足,而且喝起來還會有雜苦味卡在上顎深處與喉頭
所以我想LAB SWEET的均勻度應該是很不錯的

而細粉量雖然多卻沒有什麼雜味
這恰巧呼應我先前在一篇文章裡提到,細粉過萃應該不是雜苦味的主要原因
而是低於主要粒徑的細顆粒,這些顆粒重量遠大於細粉,它們過萃的影響比較大
做個簡單的計算,假設細粉的萃取率有26%好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gxZpXOVZH4,影片中細粉萃取率測到24.7%)
細粉如果多1g,超過22%算過萃,則裡面過萃的物質只多了0.04g
20g咖啡粉,平均萃取率22%的話,總萃取出4.4g物質
從細粉來的過萃物質只比細粉少的磨豆機多了0.9%
在整杯咖啡約275g中,從細粉來的過萃物質只有多0.04g,濃度只多了0.0145%
如果你喝得出TDS 1.44%和TDS 1.43%的差別,我就認為這細粉過萃的影響舉足輕重
(注意,我不是說篩粉手沖沒用,而是篩粉後會影響流速或其他原因,導致萃取率改變
 那才是篩粉後味道改變的原因,而不是篩粉後減少過萃物質才使味道改變)

這是清乾淨的磨豆室
ditting 804 LAB SWEET

這是磨完40g粉的磨豆室
ditting 804 LAB SWEET

第一次磨豆用刻度2,磨出espresso細度,倒入5g豆子,磨出4.4g
之後每次倒入多少克豆子就磨出多少克粉
可以看到有些細粉卡在刀盤與掃粉片之間,應該都是刻度2卡的
還有些粉在刀盤內圈,這裡就細粉和粗粉都有
也許可以用什麼東西把這個縫隙填起來
2018-11-21 22:4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804
很仔細的開箱文
留個記號好持續關注
後續討論應該很精采
謝謝您
刀盤好漂亮....
註記一下,應該可以來蓋樓...
bakafish wrote:
2018-2020 WBrC官方指定(贊助商)磨豆機...(恕刪)

我原本以為所謂的Cast burr就像Kalita Next G的陶瓷刀盤一樣,類似用精密鑄造或粉末冶金的製程連刀刃都一體成形,原來是我想多了。這樣的Cast burr看起來一方面可以降低製造費用、節省加工成本;另一方面就是Cast burrs的主要刀鋒只有10個,而machined burrs的主要刀鋒卻有16個,Cast burrs的進豆效率及磨豆速度理應會比machined burrs慢一些,我比較好奇的是進豆效率及磨豆速度比較慢是否就是LAB SWEET的名稱緣由,比較慢速磨出來的咖啡粉比較帶有甜感?因為二者刀盤的外緣形狀雖有差異,但還算是同類型的設計。

刀盤室及刀盤本身卡細粉的死角很少,而且磨手沖的顆粒本來就比較大一些,看起來幾乎沒有什麼殘粉,稍微用吹球吹一下就每次都可以喝到乾淨無雜味的咖啡了

K805的粒徑分布圖看起來比Guatemala要均勻很多,K804 LAB SWEET應該也差不到那裡去,這就有待魚大後續的追蹤報導了,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Daniel WYS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是進豆效率及磨豆速度比較慢是否就是LAB SWEET的名稱緣由,比較慢速磨出來的咖啡粉比較帶有甜感?...(恕刪)

補一張Guatemala的刀盤照片
上面邊緣那些高亮度的細長條就是它的外緣平面部份,就那麼一點點


說明書裡把KR 804和K 804 LAB系列規格全部都寫一樣
60Hz轉速1650rpm,磨豆速度450g/min
對比轉速比它快一倍的變態Guatemala 800-900g/min是有慢一點

K 804 LAB系列有三台
K 804 LAB
K 804 LAB SWEET
K 804 LAB FILTER
應該只有LAB SWEET是用cast steel
R指的應該是Retail,也就是出粉口下還有一片震動板,用來夾袋子和震粉
LAB系列就沒有震動板
FILTER是有個架子可以放像BUNN那種大型沖煮機的粉「碗公」

SWEET到底有沒有比較甜,這個我打算暫時跳過
因為我對咖啡的甜感受力較弱
bakafish wrote:
上面邊緣那些高亮度的細長條就是它的外緣平面部份,就那麼一點點...(恕刪)

刀盤外緣平面部份就那麼一點點,感覺是對應高轉速所專門設計的,所以您的Guatemala接變頻器可能不是個好主意,搞不好轉速降下來以後磨出來的粉反而變得不均勻也不一定
昨天拆開拍磨完豆的狀況,順手把磨豆室也清了
剛才大膽一點把刻度從7下調到5.5
倒14.2g進去,沒有RDT,出13.8g
水溫提高1度到91度,粉水比拉大到1:16.3,總注水225g
本來預期萃取率可以做到22%,沒成功,只做到21.5%
層次有提升,也出了些苦味,但不會不舒服,苦甘苦甘那種
不過用金澤式沖法喝到的那個特別的味道,昨天還有一點,今天沒有出現
也許那個味道要在低萃取率才感受得到
剛才把磨豆機歸零,可以再往細調約1.5大格(15小格)
用2磨espresso(最細是1),出粉一看就知道太細了,似乎比Guatemala最細的程度還要細
填壓後的粉餅厚度還是比大錐刀同粉量要厚一些
怕堵住出不了咖啡,於是決定用極慢速升壓預浸的方式萃取
Rossa PG用25秒升壓到3 bar,再用9 bar萃取,35秒逐漸降到8 bar結束
日曬淺焙耶加16.1g粉萃取29.9g,TDS 11.07,萃取率20.56
萃取過程很正常,流速沒有到後段暴快
espresso也很正常,以淺焙來說顏色稍深,表示萃取的滿多
口感濃稠,並非EKspresso,該有的酸香也都有呈現,沒有因為長時間預浸而消失
看來就用出廠預設值不用歸零也是夠用的,只是不知道每一台的預設值有沒有一樣
感覺要把它當espresso磨豆機也是OK,粗細微調應該沒問題
明天再試試看調粗一些,看要用刻度幾可以用正常方式萃取
bakafish wrote:
感覺要把它當espresso磨豆機也是OK...(恕刪)

原來魚大說的驚喜是這台LAB SWEET可以兼顧手沖及義式!!

如果LAB SWEET跟ZM FILTER及Monolith Flat(或EK43)在手沖及ESPRESSO可以分庭抗禮的話,那就絕對是物超所值了,如果真是如此,我都想賣掉幾台磨豆機來買這一台了

繼續期待魚大後續的心得分享
今天把同一支豆子帶回家用Guatemala磨20g來對比,篩出破紀錄的2.9g細粉
看來LAB SWEET的細粉也不算多啦
手沖注水時發現Guatemala磨的下水有慢一點,咖啡粉的含水率也高一些,滴比較久
TDS很巧合的做到1.45,只比先前LAB SWEET的1.44多0.01,萃取率差不多
可是Guatemala沖出來的比較好喝,香氣和層次都更好一些

我想這是因為兩台都是均勻度很高的磨豆機,而LAB SWEET又比Guatemala高一點
萃取率測出來的數字是個平均值
當兩者萃取率相同且都不高,Guatemala的粉裡偏細的部份提供了更多的萃取
香氣與層次就是從這裡來的
而LAB SWEET的均勻度較高,因此在相同萃取率下,大部份的顆粒都是在萃取不足的狀態
所以香氣與層次就較弱
如果LAB SWEET把萃取率再提高一些,香氣與層次應該能超越Guatemala
而Guatemala如果再拉高一點,則要小心過萃的風險,因為今晚喝到的已經有很輕微的苦味出現

espresso就再慢慢試,看看流速是否穩定,每一小格的流速差幾秒

EK43S我是覺得反而比較像錐刀,它的粗細跨度挺大
所以做手沖,萃取率即使達到21%以上還是常覺得不夠香,又總有個苦味殘留在上顎深處與喉頭
代表萃取不足與過萃同時發生,是均勻度的問題,能不能接受看人
做espresso也跟錐刀一樣,萃取完的粉餅表面會看到粗顆粒
我先前測試時,萃取率甚至常低於繪意71 + Gorilla Gear刀盤

Monolith FLAT MAX搭配SSP的新刀盤,目前在HB上的測試心得看起來不錯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