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fuse-手沖壺的選擇

初階手沖壺的選擇 如題


最近在考慮更換家中的細口壺,但是不知道哪一隻壺,出水量比較平均比較好控制水量大小

整理出目前考慮的手沖壺 個人考量項目:容量體積、直徑、口徑、材質、價格(最後)


1.<TIAMO 不銹鋼手沖壺 附有溫度計>



Confuse-手沖壺的選擇



2.<TIAMO 細口0.7L 鏡面/砂光 木柄不鏽鋼材質>


Confuse-手沖壺的選擇



3.<HARIO 法榔細口壺/BDK-80-W>


Confuse-手沖壺的選擇


4.<Kalita 法榔細口壺 1000ml>


Confuse-手沖壺的選擇


希望有使用過這些壺的,論壇朋友們可以提供分享您的寶貴意見 謝謝
2018-02-23 22:1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Confuse- 選擇
價格最後的話就買玉川堂了(誤

CKmelon wrote:
初階手沖壺的選擇 ...(恕刪)


1,2,4都用過相似款,1和2應該只能細小水流,稍加大會變斜射強水柱,未必不可以,合不合用看使用習慣與手法。經驗上,2很容易握持與控制,但容量小,水溫掉很快,快到都不知怎麼控溫。可以的話,容量大一點的壺水溫較穩。4的話,不確定壺嘴是小月兔印還是大月兔印的,大小兩支(我都有)看似相像的壺嘴,表現兩回事。有考慮4的話,可以直接考慮大月兔印。

3算新壺,我只有不鏽鋼版,琺瑯版壺嘴和世面琺瑯壺都不太一樣,沒見過評論,無法知道其表現。


jadashy:
大大推薦的玉川堂,銅材質手沖壺保溫效果佳是不錯選擇,但價錢偏高感覺不似合新手入手,還是謝謝妳的建議。


we543543:
大大謝謝您分享使用過感想,目前我所知道的材質有不鏽鋼、鈦、法瑯(釉烤漆)、銅等,有沒有建議的手沖壺呢?
,另外內文中提到的大小月兔印是只出水口的嘴型大小?(圖四)

材質個人覺得和爽度比較有關。

大月兔印是個人偏好,繞來繞去,最近幾個月又用回大月兔印。如果人生只能擁有一支壺,我選它,這是個人用過覺得最自由的壺。不過,用琺瑯壺多少要睜隻眼閉隻眼,局部碰傷鏽蝕之類的,不影響大局的話,繼續用。我現在已是第2支快該買第3支了。這點不能接受,買不鏽鋼壺。小月兔印只有外表像,用起來比較像普通的細口壺。

不鏽鋼壺的話,建議Takahiro(挑大的)或Yukiwa m7(普通版比較萬用),這兩支個性不一樣,但都可以讓人安心用很久不會想東想西,除非天生喜歡一直買。

更新: 昨日深夜剛好ptt有人貼大小月兔印的壺嘴比較圖片,肉眼應該就可以分辨。

https://www.ptt.cc/bbs/Coffee/M.1519492181.A.A69.html
we543543 wrote:
材質個人覺得和爽度...(恕刪)

也推不鏽鋼的Takahiro,作弊壺非浪得虛名
另一支Kalita 1L的不鏽鋼鶴嘴壺也很有特色,可以考慮

琺瑯壺漂亮但很難照顧
大容量也重手
日常使用外觀磕碰難免
不鏽鋼只會表面有痕
但琺瑯壺可是會剝落掉漆,內層會生鏽

所以如果拿琺瑯壺來粗用要看開一點
才不會糾結
we543543 wrote:
材質個人覺得和爽度...(恕刪)

正好我用的兩支壺就是大月兔印和Yukiwa
不過我的Yukiwa是M5 KONO寬口版
M7好像沒分版本?

M5 KONO版壺身接壺嘴的出水口是無擋板的,可能比Yukiwa原版稍輕一點,空壺含壺蓋重量是517g
大月兔印蓋子容易掉下來,所以我沖時是不蓋,空壺不含蓋是522g
因為M5比大月兔印早入手,又玩過一陣子KONO沖法,對寬口又沈重的手沖壺如何控水已經很適應
大月兔印買來時很輕鬆就上手

ptt的連結裡,我不太懂大月兔印怎麼會燙
我預熱過再倒滾水進去,初始溫度95度以上,水位高度接近把手上端與壺身接合處
待降溫到92度開始計算時間,用粕谷哲的四六沖法到最後一次注水需要三分鐘
這過程我覺得把手只是溫溫的,M5的把手則是冷冷的
我自認我的手耐熱度很低啊
打奶泡時還沒到60度我就只能摸一下就縮手了

這兩支壺雖然容量和材質有差,一個有蓋,一個不蓋
相同溫度開沖,同樣花3分鐘注水300g,結束時水溫也差不多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