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現在還有人使用把手與濾器分離的方式嗎? 記得以前好像有一本書蠻推崇這種方法,因為我一直都是用這方式煮義式,但是很少看到有人跟我相同做法,不知道到底這方式是不是很奇怪? 還是現在都卡在把手上?
但是看影片卻都卡在把手上,才有此疑問...
可能比較好敲粉吧!
我中斷好久沒ESPRESSO了,10年前這手法蠻普遍的,只是現在很少看到!
yechain2000 wrote:
我會分離是為清潔方...(恕刪)
我會用ridgeless basket就是因為可以卡著方便敲粉,又很容易拆洗清潔
另一個原因是ridgeless basket內側邊緣比較不會卡粉
把手要預熱,咖啡粉怕燙壞,這些我認為都不重要
把手預熱,也許跟機器有關
在營業級機器上,沖煮頭都有設計保溫
相對沖煮頭來說,把手的質量很小
且把手跟沖煮頭接觸的地方也就那兩個耳朵而已,傳導的速率有限
我認為不至於會因為上了冷把手就影響到沖煮水溫
濾杯跟把手接觸的地方也只有把手的最上緣一圈
也不至於會在萃取時就被把手吸收掉溫度,只是會降低流出來的咖啡液溫度而已
如果用無底把手,首先,把手缺了底,質量就已經減少一大半,更不會影響沖煮水溫
其次,老鼠尾巴也接觸不到把手,不會降低溫度
倒是濾杯如果不預熱,比較會影響到預浸水溫
濾杯預熱的最高溫度不過就是等於沖煮水溫,在你拿出濾杯時溫度就會快速降低了
如果這個溫度會燙壞咖啡粉,那萃取時就燙壞光了,還喝什麼

咖啡粉裝入濾杯時,濾杯的溫度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影響啦
所以我上面才會說,你覺得卡著和分離,對做出來的咖啡有差嗎?(能不能喝得出差異)
如果覺得沒差,那上面說的那些點全是假議題
你只要覺得怎麼做順手就怎麼做
bradytan wrote:
話說吳則霖還用冰鎮把手...(恕刪)
我們很榮幸請到吳大師來為我們解說冰鎮把手的用途

https://youtu.be/-xdMFID_2Yo?t=9m7s
http://travel.ettoday.net/article/725495.htm
冰鎮把手的目的是不讓咖啡液接觸到高溫的把手而散失香氣,甚至要把咖啡急速降溫到45度
(這道理有點像一位長輩跟我說的,用熱水沖茶再急速降溫可以鎖住香氣)
所以冰鎮把手這個關鍵是改變萃取出來的咖啡液溫度,而不是改變萃取的水溫
我通常用無底把手,所以沒有這個問題
近來我也喜歡不溫杯,因為我發現不溫杯可以把咖啡降溫,再用陶瓷湯匙攪拌一下,溫度剛好適口
我喝不起geisha,不知道香氣是否有因為這樣保留住
不過較低的入口溫度確實能感受到更多香氣與味道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