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ad 簡單開箱

這台在2016/11/18 台北咖啡展亮相後,讓我當場驚艷的製成,雖然很多人說跟對岸的海勒很像,但是等待進兩個月的等待,由原本的聖誕節禮物開箱落空,接著2017的彩蛋失落後,終於在2017/1/7這個 1717的好日子拿到Somad黑金版真的有感動。

MIT 就是要愛台灣,現在要找到台灣製造台灣自己用的器具越來越少下,特別感動…

廢話不多說進入相片集。

容量:約莫三匙半(30克)

效率相對Hario MSCS-2TB快了一倍(以上)

細粉相對Hario MSCS-2TB少了X倍

手感很沉,陰陽極處理的很好,連接粉杯都金光閃閃! 台灣是工具機的王國,絕對不輸對岸,讚啦!








http://eggoranges.pixnet.net/blog/post/66179863-somad-手磨機
2017-01-08 14:0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Somad 開箱

anygod wrote:
這台在2016/11...(恕刪)


多放一些圖片吧!
看了很多人分享都一致認為細粉少很多,
不知有沒有人實測細粉量的差異.
另外, 這支磨豆機看來是要和NOMAD搭配. 不知它義式的研磨能力如何?

toraman wrote:
看了很多人分享都一致...(恕刪)


http://eggoranges.pixnet.net/blog/post/68128189

細粉問題似乎大家都關心,今天來試試看

實驗,一匙咖啡豆8.8克

Somad 轉到最緊退14格(每隔都有個卡榫的感覺)

將接粉杯倒入篩粉杯,同時利用刷子把所以靜電吸附在杯緣的粉都掃入篩粉杯,重量維持在8.8克

透過篩粉杯搖晃了約莫10下後,將吸附在篩粉氣周圍的細粉刷下後,再秤重8.1克,簡單數學下細粉有0.7克,細粉率有˙7.95%

這樣的細粉綠算高嗎?

目前只有這個實驗結果後續會補上實驗照片與對照Hario手磨的比較
全台都有貨了阿?

anygod wrote:
這台在2016/11...(恕刪)
My Blog=== http://blog.xuite.net/commyy/twblog
這細粉真得少耶,手上的磨豆機細粉致少都1X%,不敢寫個位數了
anygod wrote:
透過篩粉杯搖晃了約莫10下後,將吸附在篩粉氣周圍的細粉刷下後,再秤重8.1克,簡單數學下細粉有0.7克,細粉率有˙7.95%...(恕刪)

toraman wrote:
這細粉真得少耶,手...(恕刪)

篩出來的細粉多還是少,跟用什麼篩,怎麼篩,有非常大的關係
用手搖篩網,細篩孔被細粉卡住,或是靜電吸附之後,再怎麼搖,基本上能篩出來的粉就不多了
必需敲幾下,或是用毛刷,把粉弄下來後再繼續搖
只搖個10下,我覺得是不可能把細粉篩完的
手搖磨豆也許連轉速都會有影響
所以這個結果,只能和同一人使用其他磨豆機,採用相同方法磨豆篩粉的結果相互比較
不同人做的,即使使用相同器具,也可能會因為搖晃的力道方向振幅速度不同,而出現不同結果
除非用各種不同的搖法去篩,把細粉篩到完為止
其中也牽涉到磨豆機的特性,有的磨豆機可能在某個細度以下細粉會大增

我的做法是用直徑10公分,孔徑300微米的標準篩,每次使用20g咖啡粉,篩到完為止
篩的過程中,從下往上看,可以看到篩網底部附著很多細粉
標準篩的邊角為直角容易卡粉,也要注意把那些粉清出來
往下敲桌面,把細粉敲下來,再繼續篩,直到篩網底部的細粉量看似沒有再增加
這時用毛刷把篩網底部刷乾淨,繼續篩
確認幾乎沒有再增加細粉,或是搖很多下只增加幾粒,即可視為已篩完
整個過程大概要搖好幾百下吧
20g粉中,細粉能少於3g(15%),就算是很厲害了

只搖10下的話,用300微米標準篩篩出來的細粉只有一點點,不要說一半了,恐怕連10分之1都不到
我是覺得如果採用「固定搖晃次數」或「固定時間」這兩種方法來測細粉量,變數都太大了
而且只能做為磨豆機互相比對,不能反應「細粉佔比究竟是多少」這個真實結果


回到Somad本身,粗細是有段的
官方FB說,研磨建議:半自動義式機使用轉到最緊之後退一至兩格的刻度
一般人做espresso粉量通常會在18g~20g
如果是espresso blend,這個粉量,只能用退一到二格
那麼如果用淺焙單品豆,VST 15g濾杯,再玩under dosing只用約13g粉的話
三個會讓流速加快的因素全部一起來,在細度與可調範圍上,Somad可能會有些勉強

bakafish wrote:
篩出來的細粉多還是...(恕刪)


分享一下我最近一次篩粉的經驗
使用兩個直徑10 cm的標準篩(850 micron和600 micron)加底蓋, 每篩60秒秤一次重(前後/左右/打圈/震動/抛鑊的手法都有用, 而且自問篩得很認真沒偷懶), 重復5次:

>850 2.2 1.7 1.2 1.1 1
600-850 5.9 6.1 6.3 6.2 6
<600 1.9 2.2 2.5 2.7 2.9


篩了5次篩得很累了, 而且我的目標是找出接近杯測的刻度, 所以沒再篩下去

可見要篩得徹底不容易, 而且我最細的篩只是600 micron, 用越細孔徑的篩去篩細粉越難篩得乾淨. 所以我開始明白為何人家的磨都是 <10% 細粉率, 但我買的相同的磨都會篩出 1x% - 2x% (當然我磨得比較幼也有關係, 順帶一提我是用30 cm直徑的68目篩測細粉, 以免誤會)
MOJO 的 Scott 開箱 測試 Somad 磨義式

有興趣的人 可看看出來的成品跟過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2cpJGk3F-I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