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15四月入手第一代的 "匿名手磨‧二代"
前陣子再幫親友淘了一隻2016新款的匿名手磨
隨手拍了幾張比對照片
分享給大家參考與2015年3月剛出的版本有甚麼差異~
----------------------
左邊金色2016新版,右邊紅色2015舊版

外觀看來新版比較高,舊版比較矮
新版上下桶身同色,舊版中間有條不鏽鋼腰帶
新版握把改為黑色塑料,較輕。
舊版握把為同色系鋁合金,手感紮實較重,但站立時重心外偏容易倒。
新舊高度差異主要在粉杯,新版粉杯高了5mm,盛粉容量比舊版大些

新版上支架改為三爪,圓框的剛性比較好,但缺點是上方咖啡豆進料時會比較卡

新版上支架除了兩爪改三爪,厚度也從2.7mm增厚為3.9mm,剛性更高!(左舊 右新)

粗細調整螺絲有小修改,內縮,刻字與標明方向(左新 右舊)

零件分解圖 (支架與軸承未拆)(左舊 右新)

內錐刀看來新舊兩款都一樣(左舊 右新)

舊版上下軸承都有外加墊片,但新版全部取消墊片(左舊 右新)

新版下支架也是從兩爪改為三爪,提高剛性(左舊 右新)

舊版下軸承比上軸承小,下支架厚度為3.5mm

新版上下軸承規格一樣,下支架厚度增加為4.4mm剛性增加,新版刀具固定框還有導斜角,咖啡豆下料時會比較順!

新舊款中軸上方也不一樣 (左舊 右新)

新版的外刀齒比較細,聽說新版外刀盤可拆,但是小試了一下還拆不開就算了 (左舊 右新)

心得:
1. 新版的上下支架結構加強了許多,剛性與穩定度提高不少,但粗壯的三爪支架進豆比較卡
2. 上下軸承改為同規格,取消墊片,零件備料方便
3. 外刀齒改細,磨豆效率變差些,(大約30圈→50圈),但磨較硬的淺焙豆時卻 省力不少!

4. 塑料握把質感降低,但重量減輕,加上粗細調整螺絲內縮,因此上座可獨立站立
5. 如果外刀盤可拆換,日後維修與更換的彈性會更大 (經網友確認新版匿名確實可拆換外刀盤,逆螺牙)
---------
2016.12.30 update
匿名手磨‧二代‧2016/11月改良版已推出
可參閱drexler22大大的分享文:匿名二代 改良版 手搖磨豆器
我自己根據網友分享的照片畫了一個假想剖面比較圖~
(如有誤歡迎指正)
XTR wrote:
2016/11新版結構比較清楚了
修改了一下假想剖面示意圖
新舊版各有特點~
匿名手磨‧二代 舊版:
缺點:
1. 上/下軸承支架為獨立零件個別加工,加工誤差與組裝公差總和大。
2. 固定中軸的上下軸承同心度不易控制與校正。
匿名手磨‧二代 新版: (2016/11改良版)
缺點:
1. 中軸固定支架一體成形,加工程序繁瑣。
2. 上下軸承距離變短,與中軸長度比例較為懸殊,增加晃動風險。
3. 軸承套筒兩端點懸空,缺少固定,支架設計與材料強度要求高,須經得起磨豆時產生的徑向推擠力而不變形晃動。
4. 中軸套筒大概為了消化庫存的舊版中軸所衍生的過渡性零件,應該可以設計新款中軸來符合新的中軸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