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問題
1.
最近剛從 "Saeco HD8327 + 小飛馬600N" 跳 "Breville BES920XL + Baratza Preciso" 這個組合
(先買了Preciso,才入手BES920XL,所以沒買BCG820XL)
常用的basket是原廠的single wall - double接雙導流嘴把手
磨5C~5I之間
把手有預熱、裝20g (電子秤)
用原廠的填壓器
preinfusion 7 sec
93℃及9~10 Bar之下
30秒收60cc左右 (試了滿多次都是這個數值附近在跑)
豆子是用illy義式豆(紅罐子)或是去咖啡店買剛烘好幾天的Espresso blended(半磅都是兩星期內喝完)
Espresso總是很順地從流嘴滑下來
但就是流出來而已
不會有網路上espresso影片裡那種...Crema很多、很濃,像從流嘴被「吐」出來的感覺
Espresso的顏色是亮褐色,但沒有帶赭紅色斑點
可是我用Saeco HD8327 無壓把手 + 小飛馬600N 刻度1 可以做到很多crema+赭斑...這不科學@@
請問有使用這種組合的朋友
可以給我一點建議嗎?
2.
另外一個問題
情境是買了任意一台新的(適合義式)磨豆機
怎樣在沒有原廠或老手建議的情況下
快速抓到適合的研磨刻度?
(Preciso網路上有看過的義式刻度,從原廠建議的4C,到6~8、8~10都有,滿疑惑的)
麻煩各位了
新鮮烘焙的咖啡豆,通常 Crema 會比較多,咖啡豆放久了 Crema 就會變少。 中、淺烘焙度的萃取液會呈現 看起來比較黃的咖啡萃取汁液。
義式咖啡豆 會比較建議使用 混合豆,混合一些 較為深度烘焙的咖啡豆,其琥珀色會更為明顯。 混合一些羅豆的 Crema 又會更飽滿 !!
其實...... 我也曾經幾次在網路上 試著去購買 宣稱是新鮮烘焙的咖啡豆,回家 用無底手把 萃取一下,馬上就知道 又被虎爛了 !!
telumendil wrote:
兩個問題
1.
最近剛從 "Saeco HD8327 + 小飛馬600N" 跳 "Breville BES920XL + Baratza Preciso" 這個組合
(先買了Preciso,才入手BES920XL,所以沒買BCG820XL)
常用的basket是原廠的single wall - double接雙導流嘴把手
磨5C~5I之間
把手有預熱、裝20g (電子秤)
用原廠的填壓器
preinfusion 7 sec
93℃及9~10 Bar之下
30秒收60cc左右 (試了滿多次都是這個數值附近在跑)
豆子是用illy義式豆(紅罐子)或是去咖啡店買剛烘好幾天的Espresso blended(半磅都是兩星期內喝完)
Espresso總是很順地從流嘴滑下來
但就是流出來而已
不會有網路上espresso影片裡那種...Crema很多、很濃,像從流嘴被「吐」出來的感覺
Espresso的顏色是亮褐色,但沒有帶赭紅色斑點
可是我用Saeco HD8327 無壓把手 + 小飛馬600N 刻度1 可以做到很多crema+赭斑...這不科學@@
請問有使用這種組合的朋友
可以給我一點建議嗎?
2.
另外一個問題
情境是買了任意一台新的(適合義式)磨豆機
怎樣在沒有原廠或老手建議的情況下
快速抓到適合的研磨刻度?
(Preciso網路上有看過的義式刻度,從原廠建議的4C,到6~8、8~10都有,滿疑惑的)
麻煩各位了...(恕刪)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