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家用GEE義式機 想購入IMS 濾杯 一問

想請教大家一些問題,前幾個月購入GEE
目前用單品沖拿鐵居多,約是30ML濃縮對150的奶(這比例是我目前較喜歡的口感,再多奶就淡了)
原廠單份濾杯我是偶爾才能沖得好...覺得有點難萃取成功
所以都是用雙份濾杯填壓18G粉出來約60ML的濃縮,另一杯有時候直接喝掉或不喝
但每次都要18G粉加上偶有失誤感覺豆子消耗蠻快的
而且180CC我總覺得太小杯了...所以才開始想是不是有其他規格的濾杯
目前看到的是IMS的B70 2T h26.5 M 14/20G
想請問版上大大們:

1.一般店家都怎麼出一杯的? 印象中就算小杯絕對都大於180ML....
2.這款IMS的濾杯,是指有14G和20G兩種規格,還是說它的RANGE大到從14~20G都可以?
3.假設我喜歡的味道是單份約9G粉,出來約30ML的濃縮,那我換成這款濾杯之後,
是可以用14G粉兌45ML濃縮嗎?? 還是說一樣是30ML而濃度變更濃??

這些問題困擾我好久.....畢竟IMS稍貴怕買到後反而達不到我要的效果,上露天有看到它牌 賣58MM 12G濾杯
但經詢問之後都告知GEE就算我上無底把手一樣不能用?? 有點不解

還希望版上有經驗的大大們解惑
2016-03-26 22:46 發佈
hugo0506 wrote:
想請教大家一些問題,...(恕刪)


如果你都以萃取1杯30ml為主。。。

雙份濾杯太浪費豆子。

那單份又太淡。。。

那就單份加大的....

IMS濾杯有比較深的,克數多的。。。

24.5/26.5/28.5 這是濾杯深度單位(mm )

買單份26.5的回比原廠單份的更濃一點。。

買來沖能不能到你預期的,只能自己去嘗試。
IMS B70 2T H26.5 M,原廠資料是16/20g,意思是它可裝16~20g粉
您如果要用14g,應該考慮的是B70 2T H24.5 M,12/18g
同樣是雙份濾杯,只是濾杯深淺不同,孔徑孔距孔數完全相同,影響的是分水網到粉餅的距離

萃取要用幾秒出幾ml在於您的控制,不在濾杯
但是因為濾杯設計各廠牌不同,同樣的數據,味道或有差別

另外,增減粉量會影響粉餅阻力,所以粗細度或時間必需改變
即使粉水比相同,最後出來的味道會不太一樣
了解,感謝兩位大大解釋,很好奇的是可以接受12-18g粉重這個range不會太大嗎? 目前的雙份濾杯我填壓17g就會感覺粉餅過濕,超過19.5以上就感覺把手快鎖不進去了。
hugo0506 wrote:
很好奇的是可以接受12-18g粉重這個range不會太大嗎? 目前的雙份濾杯我填壓17g就會感覺粉餅過濕,超過19.5以上就感覺把手快鎖不進去了...(恕刪)

範圍是很大
您抓到重點了
濾杯深淺就是決定粉餅到分水網的距離
也就是粉量少到多少會造成粉餅過溼,多到多少會鎖不上把手,如此而已
粉餅過溼可能比較不好敲出來,對咖啡品質倒不見得會有什麼不良影響
了解! 感謝魚大告知
那不知您認為我換過後是要增加萃取量還是濃度,哪個比較合理呢?
hugo0506 wrote:
那不知您認為我換過後是要增加萃取量還是濃度,哪個比較合理呢?...(恕刪)

沒有標準答案
換了濾杯,改了粉量,參數與比例都要再試過
一般而言,如果您喜歡的比例是1:5,9g粉萃取30ml咖啡加150ml奶,總共180ml又覺得不夠
應該是要增加粉量與萃取量,同樣維持1:5,跟原本的味道會比較接近

我個人比較排斥單份濾杯,所以未將單份濾杯考慮進去,不知道單份濾杯適不適合您
而IMS的雙份濾杯,如果您只裝14g不知道會不會有您說的粉餅較溼的情況,若有能否接受
上面提到B70 2T H24.5 M,只是就原廠資料12/18g所做的建議
那就納悶了,一般外面店家若不用單份濾杯都怎麼出一杯份的拿鐵呢?
因為印象中覺得都大於180 ml
還是說他們的濃縮的濃度就是高於單品豆很多?所以可以套比較多的奶而不會過淡呢?
很感謝大大的解說,因為我從入門義式都是看板上文章吸取經驗,所以感覺若粉餅太濕以及沒看到螺絲頭壓印似乎就不太理想。
我也沒去注意外面店家怎麼做,我很少在外面點拿鐵 XD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做法
我的espresso是秤重的,粉水比1:2
16~18g粉,出32~36g espresso
以寶馬350cc奶泡杯裝1/3,打發到杯嘴最下緣,用180cc illy卡布杯,加上表面張力剛剛好
我也覺得有點小杯,但喝完之後還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我覺得是最棒的

關於粉餅太溼的問題,Matt Perger發表過一篇文章,我覺得很有道理
http://www.baristahustle.com/for-a-good-puck/
文章底下也有人問到螺絲頭壓印的事
我覺得這應該是個誤傳
某些咖啡機,分水網的螺絲頭外凸,螺絲頭壓印可以做為粉餅高度的參考,卻不適用每一款咖啡機
當初也許是某些人在分享特定一款咖啡機的使用心得或小技巧
卻被不知情的人以為是個放諸四海皆準的法則而流傳
挖....魚大是喝很濃喔! 因為我是18G粉出兩杯30ML

所以換句話說...就算粉餅過濕 敲不下來 也不能算是萃取不理想

有沒有螺絲痕都不能當作一個依據

確實也沒仔細去品嘗有頂到的粉量跟沒頂到的味道差異

我方法也跟您蠻像的 濾杯先取出秤重

秤好粉量後稍微輕敲 但感覺我佈粉都沒做很好...有點隨便XD

然後再裝上把手 填壓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