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 16克 自家烘中淺焙哥斯大黎加黑珍珠
匿名2.0 (單品刀盤) 30圈 (刻度:退一圈半,零點內外刀盤還沒碰觸)
Helor 101(單品刀盤) 40圈 (刻度:旋緊退 1又2/3 圈)
Rosco Mini 35圈 (刻度: 退 一圈半)
ROSCO搖桿力臂最短,最重,似乎磨起來比較費力,但她最潤滑,磨豆切削的聲音也最小(可能她最細);
匿名2非常給力,也磨起來最快,霎~霎~霎~
HELOR 感覺磨的效率稍差(這三支比),不是費力,而是豆入磨盤的效率不好!
筒身內壁和刀盤入口間的平台
HELOR>匿名>ROSCO (我覺得這會影響豆入磨盤的效率)
HELOR 如果把這平台改成斜面,我想會提高磨豆效率
因為粗細沒辦法調到非常一致,所以會影響圈數!
目測感覺匿名最粗、ROSCO最細;
我磨得稍粗,這樣風味的特色會比明顯,而且可以看出粗細分部(平常我會稍微再細些)
我用HARIO玻璃錐形二人份濾杯,薄濾布,浸泡式---潤濕10秒,高沖加滿流到完,再沿邊緣加滿流到完,取得260~268cc!
(減少手沖的差異性)
流速:匿名稍微會積水,H和R差不多!
口感上
NM和HL風味、口感走向差不多,但HL稍淡(濃郁度,可能水也稍多一些),都屬於比較層次分明,有陵有角,HL味道稍複雜些(可能他稍細);
ROSCO的味道走向全然不同,是比較圓潤,沒有陵角,BODY比較厚,但你也可以說他層次較不分明!(我個人是比較偏好這種風味)
前兩者就像拉花,你可以看出顏色的對比;後者就像在充分攪拌過,只成一色!
前兩者是五味分呈,後者只成一味!











匿名有个问题,下中轴固定太宽(豆入磨口变小),遇到大粒豆,很不好磨,常常空转,要摇晃、拍打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