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最近開始喝淺焙咖啡的煩腦((關於磨豆機))

小弟喝咖啡從
三合一 ~> 即溶黑咖啡 ~> 掛濾 ~> 現在 ""膠囊 跟 手沖""

一直以來都比較愛喝苦味的咖啡,所以幾乎都買重烘培的豆子
(( M1 M2)) 這是歐舍的分法~豆子會有油光

那天終於在店員的勸說下買了 M ((消光的感覺))

-------------以下是問題重點-------------
磨豆機 HARIO手搖式 MSCS-2TB 鎖緊回兩圈~

濾杯 Kalita101陶瓷 3-4人份

濾紙 好事多 買的

1.豆子變的很難磨.還很容易跳豆子.....
本來30克我只要磨10分鐘搞定,現在都弄超久的....
((每天大概用量30克))

2.細粉變非常多,手沖的時候,流速會很慢.
然後殘渣上面會覆蓋一層咖啡泥.幾乎看不到顆粒狀
拿出我很久沒用的篩粉器.之前大概都只會少2成左右的重量
昨天一篩 少了一半.而且我還沒篩完全~....


請問有什麼解決的辦法~!!
換電動磨豆機會改善嗎?

還是有其他更好的建議~~謝謝~


------------------6/26---------------
因為是初學,想說先玩看看,只是真的玩出興趣來~
本來要入手901N ((就一次痛吧))
但是義式機的價位,真的買不下手,加上自己已經有膠囊機頂著義式機的位子
((好吧~雖然我知道等級不同,但價位也差很多))

這篇能召喚到魚大,真的是太感動了 T_____T
其實我咖啡的空間很大...大概2米長寬90CM.
應該能擺很多東西~
不過魚大買的東西...真的很難入手! 不論價格還是門路

回mbantust35文~~
1.淺烘豆就是硬,要手搖磨豆只能接受
其實我可以接受,只是細粉真的太多~~

2.我認為你磨太細了,跟深烘或淺烘的影響應該不大
(這個磨豆機回兩圈已經算很大了.我就是淺烘有這個情況才來問的....

3.篩細粉怎可能篩掉一半?? 不用一直狂篩吧
以porlex為例20g 認真篩的話 剩下16~17g
((我深烘大概只會少10~20% 但淺烘..... 我大概只左右搖了十下~

4.電磨一樣有細粉阿,魚大推薦那台小富士kono版(平刀)應該很值得買
剛好也適合淺烘豆
((看到價格會嘆氣的東西...))
2014-06-25 15:00 發佈
淺焙豆子本來就比深焙來得硬,尤其是非洲豆,用手磨磨個兩杯以上,就會想邊磨邊罵髒話...

所以大部份的人用電磨,也是為了省事,手沖的話 600n 就很好用了,如果還想用手磨,問問砸魚大有什麼意見。
淺培豆又想用手搖磨豆的話,先推virus和porlex
兩者相比的話又以virus更猛...淺培豆跟本是輕鬆磨
電磨小飛馬在刻度3.5一樣會有泥狀,刻度4比較不會

我小飛馬換成700s刀盤後幾乎都不曾發生過泥狀的情形..要電磨直上700s吧!


剛才還特地用手磨Zassenhaus Quito 磨了一杯淺培耶加約15g,粗細是鎖緊後放鬆一圈半

算了一下時間跟磨豆機轉動圈數

一杯淺培耶加15g用手磨Quito只要轉動50圈以內,約50秒左右不到一分鐘就磨好了,很輕鬆

磨30g豆子要10分鐘,天啊!
我磨豆子以秒計的,Peugeot老磨24g豆子只需要30多圈

我覺得喝手沖要用手磨的話
除非是有攜帶的需求,或是像我這樣家裡管太多,空間也有限的
不然還是買電磨吧
手沖手磨的CP值,我是覺得比espresso手磨低很多
跟高階的手沖電磨相比明顯差了
請教砸魚大,手沖磨豆機你比較推薦那一台? 手磨電磨不拘的話
做個綜合報告
我的手沖手磨是Peugeot RIC表現最好,其次是Rosco,Peugeot EX,LIDO 2
細粉量:RIC = EX < Rosco <= LIDO 2
均勻度:RIC >= Rosco > LIDO 2 >= EX(7/16重新調校後RIC >= Rosco >= EX > LIDO 2)

這裡面真的要推的話,只推Rosco,espresso與手沖均優
以前它的手沖沒這麼好,可能最近升級製造機具的關係,精度有再提升
但是它太貴了,mini版也要360澳幣再加運費(3人攤每人20),如果只拿來做手沖CP值很低

Peugeot讓人又愛又恨
這兩支老磨刀盤都是請人磨過的,否則磨24g豆子細粉量會多1公克
均勻度也是請人車銅套加強中軸固定,不然均勻度也不能看
這兩項處理大概要花一千元上下(看磨豆機情況)
然而RIC與EX經過相同的處理後,均勻度卻差很多,這是Peugeot製造工藝的問題,要買就賭人品
另一位前輩版友的EX就非常優秀,均勻度比我的RIC還優

LIDO 2很長很重,握在上半段而重心在下半段,下半段又過長使磨的時候不好固定,會搖來晃去
手搖柄的末端握柄做成片狀而不是球狀,卡的又緊,也不好施力
手搖柄的長度不夠長,而且是斜向上而非與中軸呈90度,導致力臂過短,也是不好施力的原因
刀盤進豆也不太順,一下子卡住一下子又沒豆子導致瞬間加速,手感不佳,磨完又不好清理
重點是組裝品質有疑慮,可能要重新調校刀盤位置,磨粉品質也沒有很優

Rosco的手搖柄也是偏短,磨豆時也會感覺卡卡,但球形握柄比較好握與施力(雖然還是小了點)
機身也不像LIDO 2會搖晃,整體手感比LIDO 2好很多


電磨的話,根據前輩版友的經驗,小富士KONO版很優
(我只在咖啡展喝過一次,確實讚,但細節我已忘了)
真的要求手沖品質的話就直上這個等級
甚至是上Mahlkonig Guatemala,可以到國外拍賣網站找舊機型二手的
刀盤狀況看運氣,或者找會磨的人打磨一下
均勻度優,細粉也很少,乾溼香氣足,上面提的那些手磨都差的遠了
就算把細粉篩到同量,沖出來最多也只有乾淨度勉強可比得上,香氣是差了一截
喝過比較過就可以理解為何店家磨手沖大多會選擇Ditting(Mahlkonig和Ditting已合併)
缺點是體積非常大,馬達扭力十足,開機時可能會震動,最好有專用的工作檯可以鎖住底座

1.淺烘豆就是硬,要手搖磨豆只能接受
2.我認為你磨太細了,跟深烘或淺烘的影響應該不大
3.篩細粉怎可能篩掉一半?? 不用一直狂篩吧
以porlex為例20g 認真篩的話 剩下16~17g
4.電磨一樣有細粉阿,魚大推薦那台小富士kono版(平刀)應該很值得買
剛好也適合淺烘豆




w7295w wrote:
小弟喝咖啡從三合一 ...(恕刪)
我是新手~
可以請教一下您
我也用小飛馬 刻度3.5
也用得很開心
您說的泥狀 我也有這種狀況
這是甚麼意思?
不好嗎? 還是這代表甚麼意思?

ps. 我用聰明濾杯



jimmydai wrote:
電磨小飛馬在刻度3....(恕刪)
有話大聲說 wrote:
我是新手~可以請教一...(恕刪)


這泥狀就是細粉囉,尤其是用聰明濾杯沖看得更清楚(我也是常用聰明濾杯)

大概狀況就是600n刀盤不夠鋒利,磨淺培會造成太多細粉沖完變成泥狀

細粉多會影響手沖的口感變苦變澀,也會影響流速讓流速變慢

自從我改裝了700s的刀盤後好很多了


若說3000元以下磨淺培哪隻"新品"手磨比較好

我想中軸固定的BONMAC M1 跟古董手磨差不多的設計應該會表現的不錯

這裡可以看到BONMAC M1 中軸固定的結構

http://dunway999.pixnet.net/blog/post/29980436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