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resso電動磨豆機不負責排行(含市售參考價)

前面這篇我的Anfim怎麼長得和大家的不太一樣?
評比了一下台灣市售可見的義式Espresso電動磨豆機,也查了一下刀盤大小,轉速及市售參考價
可以給口袋夠深的做個參考,口袋不深的也可以仰望一下這些神機

影響一杯espresso的因素太多了,但不可否認一件事:磨豆機是espresso的靈魂!
以下單就磨豆機的"表現"來評比,你如果硬要餵Starbucks的豆子給95分的磨豆機
這...我

60分:(平刀)楊家901n 64mm 1400rpm $9K
Espresso電動磨豆機不負責排行(含市售參考價)

65分:(平刀)Mazzer Super Jolly 64mm 1600rpm $23K
Espresso電動磨豆機不負責排行(含市售參考價)

70分:(平刀)Anfim Caimano 64mm 800rpm $28K
Espresso電動磨豆機不負責排行(含市售參考價)

75分:(平刀)COMPAK K8 PRO 83mm 1300rpm $42K
Espresso電動磨豆機不負責排行(含市售參考價)

80分:(平刀)Anfim Super Caimano 75mm 800rpm $40K
Espresso電動磨豆機不負責排行(含市售參考價)

85分:(錐刀)Mazzer Kony 63mm 500rpm $58K
Espresso電動磨豆機不負責排行(含市售參考價)

90分:(平刀)Anfim Special 450 75mm 600rpm $54K
Espresso電動磨豆機不負責排行(含市售參考價)

95分:(錐刀)COMPAK K10 PRO 68mm 300rpm $50K
Espresso電動磨豆機不負責排行(含市售參考價)

>95分:(錐刀)Mazzer Robur 71mm 500rpm $78K
Espresso電動磨豆機不負責排行(含市售參考價)

如果有玩Ditting、MAHLKÖNIG的版友請不吝逕入排行榜~
2014-04-11 10:00 發佈
daffodilhyde wrote:
前面這篇我的Anfi...(恕刪)

樓主你好,
感謝整裡分享!!請問,就您所知這款 70分:(平刀)Anfim Caimano 64mm 800rpm $28K
這是配鈦刀盤的嗎???
Italian wrote:
樓主你好,感謝整裡分...(恕刪)


就我所知,目前台灣Anfim 64mm刀盤裡沒有鈦刀的選項
排行裡面是指64mm鋼刀盤

私心建議有考慮Anfim的還是選75mm鈦刀
第一是size,此size也算是Anfim的招牌
第二是耐用度,鈦刀可維持銳利度達 3,000 Kg 的使用程度
以家用來說,一週用1磅(454克)豆子,算500公克好了,可以用6000週,也就是115年
幾乎這輩子不用煩惱要換刀盤的問題(鋼刀則只有其1/7耐用度)
我想建議d大
因為平刀錐刀在於味道表現不同
並無哪個好或不好
因此擺在一起評比
我會覺得並不公平
例如我覺得在做拿鐵時,或有一些配方的espresso
平刀的Anfim SC表現甚至比起Robur更好
因此建議平、錐刀分開
mechtec wrote:
我想建議d大因為平刀...(恕刪)


小豆大的建議也是我po文前的掙扎
主要是台灣市場上的電動錐刀磨豆機落差非常大,極好的錐刀像K10,Kony,Robur等級非常接近
,再來的選擇就是像Baratza preciso,中間地帶幾乎是斷層,這也是我把錐刀湊進來排行的關係
自己也覺得如果考慮多個面向,錐刀平刀應該分開來比較好

不過回過來說這排行是我主觀的感覺,再附帶上一些客觀的條件(刀盤大小,轉速,價錢)粗淺地排行一下
也就是紀錄兼給大家參考

如果可以的話,也想大膽地邀請小豆大及各位咖啡界的前輩
就自己的主觀感覺去排行,讓這個主題可以更多元

daffodilhyde wrote:
小豆大的建議也是我p...(恕刪)

d大感謝你提供的資訊及建議,不然都只是鎖定mazzer的部份,
Anfim這兩年的能見度,開始有比較多的人分享及討論,
前兩年光看他的型號,同等級的還真是霧煞煞的(還有針對台灣版本的機型)
daffodilhyde wrote:
如果有玩Ditting、MAHLKÖNIG的版友請不吝逕入排行榜~...(恕刪)

小弟最近對Mazzer、Anfim常見的型號比較不感興趣
對Anfim Special 450、Mahlkönig等興趣較高,主要原因在於刀盤
尤其Mahlkönig的刀盤看起來似乎特別不一樣
之前在咖啡展喝到Ditting ProD,應該就是Mahlkönig ProM吧
小巧精緻,沖煮出來的咖啡也確實不賴(當然和咖啡豆,與咖啡機是營業級的也有關)
我猜想是這些特別設計的刀盤有更長的研磨路徑,因此有大刀盤的效果
doserless的設計更深得我心

最近Mahlkönig EK43也掀起一波討論
它磨粉非常均勻,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趨向單峰,而非傳統的雙峰
在相同條件下espresso的萃取率好像更高
是好是壞則有一番論戰,大部份人對於改變慣例總是抗拒的
小弟是對這種與眾不同的機器情有獨鍾
希望有前輩高人不吝分享
bakafish wrote:
小弟最近對Mazze...(恕刪)


Baratza Vario的平面陶瓷刀盤印象中是不是就是用Mahlkönig的?

其他還有Quamar,MACAP,FIORENZATO等等
有些牌子的機型跟Mazzer超像的(刀盤,轉速都一樣),不知道這部分有沒有人有深入了解過?
還是說這就跟跑步一樣,你在跑人家也在跑,哪有誰學誰的道理

另外說到手搖磨豆機的領域
砸魚大絕對可以另闢一篇也來個排行,希望有機會可以看到大作
daffodilhyde wrote:
Baratza Vario的平面陶瓷刀盤印象中是不是就是用Mahlkönig的?...(恕刪)

Baratza網站上寫刀盤是Ditting做的,說是Mahlkönig也對
Vario的spec只有寫Burr Manufactured: Switzerland
而Forté–AP用同一片刀盤則寫了Burrs: 54 mm ceramic burrs by Ditting
Vario整機則是Baratza做的,Mahlkönig貼牌在歐洲銷售

當初沒什麼人看好這片54mm陶瓷刀盤,因為大刀盤就是好,觀念深植人心
某大師還說如果這台會好,那刀盤的設計理論要改寫了
結果實測出來逼近64mm的Super Jolly跌掉一堆人眼鏡
他只好又出來說,因為它的刀刃角度不同,blah blah blah
然後貼一個他自己想出來的數學算式
算出來結果研磨路徑長度和Super Jolly的64mm刀盤長度差不多
我上面那篇說法其實也是引用他的理論

大部份磨豆機刀盤都長的很像
原因可能是他們的刀盤供應商都是同一個
例如義大利的italmill就是專門生產刀盤的公司
進入他們的官網可以看到他們有許多磨豆機廠商使用的刀盤spec與料號
是否這些廠商的刀盤都是他們ODM/OEM,這我就不知道了

手搖磨豆機目前上得了檯面的就那幾支,最頂級的HG-one我都沒有用過,也沒什麼可寫了
不過我要替Rosco叫屈一下
可能因為售價偏高,又沒有什麼行銷,使用的人很少
而且製造者也不是home-barista的sponsor,我覺得HB的人對它有偏見,或是商業考量
每次提到Rosco就會有HB team的人出來說很貴,手會沾上黃銅的味道等等
甚至我還看過有人直接嗆說他那個售價根本是在自high(但我忘了是站方還是其他人說的)
而OE是HB的sponsor,HB就一直吹捧
但我實際用過是覺得無論品質與設計都比OE的手搖磨豆機好太多了,那個售價很值得
雖然以espresso來說,小刀盤確實表現沒有大刀盤好,但調到最佳化並不會差很多
而且不同的磨豆機,並不代表9 bar 25秒60ml都是最適用參數
小刀盤通常body較薄,可以嚐試流速降低一點,把萃取時間拉長,偏ristretto的做法

我手上這支LIDO 2也不如站上大部份人所說的那麼好
所以我就上站寫了幾篇負面的,也引出幾個人follow
讓OE不得不發站內PM給我,說他們有誠意解決問題
HB還發了一篇,開頭第一句就很委婉的說明:
I like hearing the positive feedback people are getting with their LIDO 2's.
既然標題是LIDO 2 Owner Experience,沒理由只能寫好不能寫壞吧
天啊!大推這篇!但怎麼一堆感覺還度錯的都只有6、70啊?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