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輒上萬塊,甚至上好幾萬塊,更貴的都有
小弟常在想:『一分錢真是一分貨嗎?』
亦或只是自我感覺良好的 『品牌迷思』而已?
貴三三的磨豆機,貴在哪裏,真的貴的有價值嗎?
似乎也很少有文章做 『不同價位磨豆機,做出的咖啡品質盲測』
華府小書僮上次改了一台義式咖啡機,po上來被打的鼻青臉腫
這次又手癢,想自己手工打造一台磨豆機
不知這個點子是否可行?
開工前,想先集思廣益一個課題:『一部好磨豆機應該具備的條件』
請版上大人多多提供建議,或是有國內外資料可供參考,也請分享,先謝過!
目前手上有的幾台磨豆機
小飛鷹300au
小富士平刀、鬼齒
Quamar M80
901N
------------------- (2013-12-17更新) --------------------
集版友們的使用經驗及討論心得後
再加上幾位大大專業的分析
小弟的信心已經面臨崩潰邊緣…


馬力問題? 轉速問題? 扭力問題?
刀盤? 校正? 過篩?......
等待解決的問題一大堆!像山一樣擋在面前…
不過,既然決定想做的事,就不再退縮!
決定了,小飛鷹就是你,出來吧!

搞錯了,不是這隻
出來吧…小飛鷹300au
第一件事 拆

陳年老粉不少

研磨室內部

不少卡粉的死角
老粉收集秤重一下

完全拆解

拆成小零件,好好研究一下
動力部份

整流器、碳刷、轉子電樞

它的確是『直流馬達』直接驅動沒錯
接下來進度
1.找出堆積殘粉的原因
2.找出造成精度差的地方
3.尋找馬達的解決方案
4.找新刀盤或刀盤修改
5.磨豆機主架構精確度重做
** ** ** ** ** ** ** ** **
------------------- (2014-1-7更新) --------------------
時光快速飛逝,不知不覺跨了一年
終於有一點東西出來了
登登… 準備出場

搞什麼鬼,不是長一個樣嗎?
再一張

好像還是一樣
跟同事商借一台原版小飛鷹300AU,來對照一下

正面看看

屁股也…… 加減看

再轉回側面拍特寫

有感覺不同了嗎?
好吧! 沒什麼感覺很正常
改好後,放在辨公室一個多星期,好像也沒人發現哪裏不一樣!
還好喝完咖啡,會問:『最近換豆子哦。』
不囉唆,直接拆
先來檢查殘粉
------------------- 殘粉、老粉 分隔線 --------------------
先開原廠小飛鷹300AU(買1年多,沒清過,什麼豆子都磨)
嗯!一層厚厚的 陳年咖啡粉

看一下研磨室內部

老粉不少
全部清一清

乾乾淨淨,看起來舒服多了
老粉收集一下過磅

珠寶秤(100g/0.01g) 秤到2.58g

這個機主很認真泡咖啡,注重新鮮度 現磨現泡
只是每次磨豆,磨豆機都會自動加一些陳年老粉
這樣不知是不是算增加層次感?
換拆改完的小飛鷹 (機齡約5年,距最近一次清研磨室,大約磨過兩磅中淺培豆子)
開研磨室

---------------- 馬達轉速測量 分隔線 ----------------
直接打開調整粗細旋鈕,鑽一個洞到馬達軸心,連動一根小軸心到轉速計上
一手要拿穩轉速計,一手要拿穩相機
手抖的厲害,拍出來照片品質沒很好,加減看看!
實測原廠小飛鷹空載轉速,大約 2300rpm~2400rpm 之間

轉到研磨刻度2,接近義式研磨細度
咖啡豆研磨時,原廠小飛鷹轉速約 980rpm

有時候變成 1550rpm

後來又變成 1000rpm

豆子磨完後,變成接近2400轉

換了馬達後的小飛鷹
使用24伏6安培供電時,空轉轉速約在450rpm

研磨時,轉速約 360rpm

使用36伏4.5安培供電時,空轉轉速約在640rpm

研磨時轉速大約是500rpm

---------------- 以下是磨豆機改善細節 ----------------

此次改造,外觀差異不大,但是內部做了不少處理
接下來分幾個部份說明
分別討論 刀盤、殘粉改善、刻度微調
以及兩個大工程:動力及精度校正
---------------- 刀盤處理 ----------------
這圖是原廠小飛鷹刀盤,依原廠說法是cnc銑出來的鋼刀,刀口比較鋒利
有別於一般小飛馬或 Nice Cut Mill 的鍛造刀盤
只可惜這刀盤,cnc銑完後沒再細部處理
刀刃部位有很多捲起(如下圖紅圈處),以致不能真正發揮鋼刀的銳利度

五年多前,這台小飛鷹入手的第一天
我就對這個捲捲的刀刃,極度不爽
就像新買來的水果刀,刀刃如果捲捲的,誰相信這把刀會多利
立馬操起電磨機,每個刃口一一的開光磨利
下圖左邊紅圈看到的刃口白白的部份,雖然看起來像狗啃的不一致
但是,那不只是把卷邊磨掉而已,是磨到快割手的利度

這個刀盤還有一個致命傷
就是盤面不夠平整,且刀盤最外圍溝痕太深
這會使得磨出來的粉,不均勻也不夠細(粗粉會從溝痕直接出去)
以致要應付義式的研磨細度,會不夠力
下圖右邊藍框裏面的三角型,同個三角型,顏色內外有差
常磨到的部份變比較亮,可見原本兩刀盤面平行度不是很好
這次整副刀盤,拿去請磨床師父磨掉0.65mm,把刀盤的外圍溝痕修淺,同時校正平面
現在整個刀盤研磨面變比較平整,外圍溝痕也比較淺,可以磨出很細的粉
下圖左邊是重新磨過的刀盤
可以看到左邊刀盤紅框圍住的三角部份,每個三角顏色都很均勻

---------------- 更準確的調整細度 ----------------
五年前,我是用這台小飛鷹磨義式
我要的細度,通常不會有剛好相對的刻度
而且,常會原本流太快,只調一點就變成流太慢
後來索性在原本的刻度指標上貼了這個小紙條
發現可以微調的滿準的
除非開研磨室,否則刻度印象中好像也沒跑掉過
下圖中,旋扭往左轉就是變粗,往右轉變細
圖中“卡抽”、“卡幼”方向標錯了
研磨細度就看下面數字對到上面哪個數字
例如下圖中,下面4對到上面7,表示研磨度4.7
用了很多年,還不錯!

---------------- 動力改造 ----------------
馬達與減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