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面,寬度僅19.5cm,右側有水位顯示

這個年代的Cremina沒有壓力計,不過那不重要
跟OE買這個可以套在蒸氣噴頭上的壓力計就行了
反正壓力計只在調整鍋爐pstat時會用到,調好後看加熱指示燈滅就是達到壓力了
前後深度26.5cm,紅色機體部份與前面水盤部份各佔一半

後面,我喜歡的紅色

跟我的手掌做個對照,真的十分精巧,全高(從機器腳到鍋爐上蓋頂端)也僅僅33cm

我有一支很不準的溫度計,KTJ TA-288,拿來廢物利用
原本是長這樣,頭部可動

把不鏽鋼探針拆了,裡面有條測溫線,本體黏在機器右上角,可以拿來量沖煮頭溫度
雖然不準,但只要知道誤差幾度,還是可以將就用
拆下來的不鏽鋼探針留著,稍後還有別的用途


本來是有想買OE這個測溫貼紙
不過不知道貼紙變色速度會不會比較慢,我也不太想貼貼紙在沖煮頭上
在網路上查到資料,1983前以前的Cremina,鍋爐外有一層石棉隔熱
1983年的則有人有石棉,有人沒有
在eBay標下這台之前還特別請賣家拆開機殼拍照,證明沒有石棉我才買
其實石棉如果沒有剝落的現象是不用擔心,只是我自己心裡過不去,有些介意
中古機器一到我手裡,以乎就避免不了全機拆光光的命運
本來以為這台看起來狀況不錯,應該洗一洗就能用了
結果機器到手,鍋爐裡面有些水,倒出來時竟然例出許多白色沈澱物,應該是碳酸鈣
鍋爐裝滿水,水位管竟然是空的,我猜水位管的入水孔應該也被碳酸鈣堵塞了
於是倒點檸檬酸進鍋爐泡一泡
沒想到碳酸鈣是溶解了,水位管也通了,鍋爐裡的電鍍卻也洗掉了
而且清洗好幾次都一直有碎屑掉出來
只好拆鍋爐刷洗了,把那些要掉不掉的電鍍全刷下來
更糟糕的是,我還從沖煮頭放水,發現放出來的水裡也有剝落的電鍍屑
那一定有大量的剝落電鍍屑卡在沖煮頭裡
所以沖煮頭也得拆
4孔蒸氣噴頭也噴的不太順,看來是有堵塞
所以蒸氣管也拆下來泡檸檬酸
到此全機只剩水位管和洩壓閥沒拆,其他都拆了

原廠鍋爐底蓋(含加熱器)的墊片好像是紙漿做的,拆開底蓋時那片墊片幾乎一定會損壞
來張OE的照片,就是手上那片墊片
OE也蠻賊的,這片墊片不單賣,要買就是整機全部的o-ring墊片一起買,美金62.5
也好,沒用到的就當備品吧
順便把之前已付款但還沒寄送的PHAROS(本來想等LIDO2上市再一起寄省運費)
和一些哩哩叩叩的也買了,省一趟運費
工作中一張照片都沒拍,想看拆機照的人可以到OE的REBUILD GUIDES看,內容非常詳盡
跟OE加買一個Elektra 49mm濾杯
要沖煮兩杯時比較方便一點
跟Olympia原廠的(左邊)比較,看似沒什麼差別

從側面看,Elektra的深一點,可以多填些粉

放入OE 49mm tamper,Elektra的直徑看來也大一點點


至於沖煮的成果...咖啡豆用完了...呆呆的看著辛苦整理好的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