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用一樣的豆子沖了兩杯,第一杯研磨度調到約4號(不篩粉),水溫93度,14g粉注水分30/54/42/42/42,先用原本的小水柱沖,總時約4:15,TDS1.62萃取率20%, 比之前沖的低,入口有種透明感,也許是沒篩粉所以後面有墊起一些味道和口感但感覺味道還是不夠。第二杯加大水柱適度翻攪,每注約5~7秒,比第一杯大很多,其他不變,沖時在猜雖然翻撹會變強但可能時間會縮短導致和第一杯差不多,結果發現每注流乾的時間跟第一杯差不多,總時也約4:15,跟平常想的不一樣,不知道是什麼原因,TDS1.7萃取率20.8%,味道和口感有多一點還沒出雜味,雖然不到滿意但算舒適,應該還可以上修一點看看,再試試之前磨細篩粉的沖法用大水柱能不能好點。
0933275226jubee wrote:TDS1.62萃取率20%, 比之前沖的低,入口有種透明感,也許是沒篩粉所以後面有墊起一些味道和口感但感覺味道還是不夠。第二杯....TDS1.7萃取率20.8%,味道和口感有多一點還沒出雜味,雖然不到滿意但算舒適, 雖然說濃度偏好是很個人的事,您的偏好離公眾統計值(金杯啦)有點遠。疫情過後,到各咖啡店喝喝看,順便帶濃度計量一下(有點奧客),確認一下是真的濃度偏好,還是磨豆機甜蜜點太窄。
we543543 wrote:雖然說濃度偏好是很個人的事,您的偏好離公眾統計值(金杯啦)有點遠 我滿好奇粕谷哲在比賽時做的濃度是多少粉水比1:15,濃度如果和王策比賽時一樣1.42,萃取率大概18.5而已雖然46因為拉長時間,磨粗仍然可以比不斷水沖法萃取出較多中後段但沖出來是什麼味道,這幾年我一次也沒有嘗試過我有帶ATAGO去過VWI,二樓沒店員比較不怕被誤會當時用EK43S出杯,測到多少我忘了
bakafish wrote:粕谷哲在比賽時做的濃度是多少 以他偏好的粗細,不會太高,記得萃取率好像低於20.bakafish wrote:VWI 我喝的時候感覺不算高,人體濃度計得到的在1.4以下(當初店員問要清爽一點還是xx一點,我回清爽,或許...)。
0933275226jubee wrote:前一陣子附近開了間CAMA就去外帶了一杯單品回來喝看看,喝起來非常淡,就好奇量了一下,TDS0.8 好不好喝看豆子,但操作上連鎖店按說會更注重標準化,這有點離譜。TDS0.8通常只會出現在事後再故意稀釋用於分辨風味,直接喝多數人不會有享受感。
we543543 wrote:我喝的時候感覺不算高,人體濃度計得到的在1.4以下 我印象中也不高但是跟粗細度,粉水比,沖法,是搭不起來的我覺得是沖好後加水bypass可是我沒有在一樓看吧台手看到最後他沖好就要我去二樓坐我在二樓又等了好一會才送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