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一堆浮誇的風味標示你到底喝得出來幾種?

dayendon wrote:
咖啡因(恕刪)


那你應該找錯了。精品咖啡通常咖啡因偏低,不划算(咖啡因錠比廉價咖啡豆更便宜,取得也不困難)

我小孩今年考大學,需要提神物,我和我老婆日常喝的咖啡,小孩說無效。
we543543 wrote:


clwu5724 wrote:
以前,美日有關咖啡的書籍,沒有這些風味 ? 可能以前,沒有這些風味的咖啡品種 ?



老式咖啡(我從1970s開始喝)市場上還是大宗,當下的第三波咖啡美學則是近二十年的事,精品咖啡從生豆植栽開始就走另一條路,風味和老式咖啡不同也就不足為奇。

喝出什麼是一瞬間的頓悟,和喝多久沒什麼關係。如果今天咖啡的面貌還是老式的那種,我應該早就不喝咖啡了。大學畢業後很長時間沒在喝咖啡,偶然碰到當下的咖啡才重拾樂趣。

一直很好奇,如果碰觸不到咖啡那些風味,喝咖啡剩下什麼?為什麼要喝?
(恕刪)


看過 !
we543543 wrote:
那你應該找錯了。精品(恕刪)


我不迷信精品豆,只跟隨舌頭、鼻子感受到的氣味,舒服就是好豆,刺激就是爛豆,不以價錢論英雄。

我喝咖啡並非為了提神,就算是睡前忍不住再來一杯,(最近購置了膠囊機,煮咖啡30秒,隨時想到就壓一杯,難以自拔...),也不會影響睡眠。

就好像很多人習慣泡茶一樣,飯後如果不坐下來泡個幾泡茶,就渾身不舒服。
我喝咖啡的感覺就是如此,嘴裡不含著一點焦香苦澀,就渾身不舒服。

如果不能單純『喜歡』,而要有目的的去喝咖啡,
硬是強迫自己去分辨什麼柑橘、花香、堅果香、橡木、蜜糖...巴拉巴拉巴拉...真的太累了。
暗時在睏全頭路,日時起來沒半步...
dayendon wrote:
硬是強迫自己去分辨什麼柑橘、花香、堅果香、橡木、蜜糖...巴拉巴拉巴拉...真的太累了。


如果要「強迫」,的確很不值,就算要透過學習才能ooxx, 我都覺得不值。

需要學習的是沖泡技巧。感官還要學習,的確太累(雖然很早就聽過杯測師說可以訓練)。

人非生而平等,感官這方面如此。掏錢買高價品的,我相信至少有一部份人喝出什麼了。
we543543

那種價錢是用來上媒體打廣告的公關費用,比直接買廣告便宜多了。

2021-09-24 21:14
bakafish

世界上什麼人都有,咖啡豆能賣到這價位,代表產量還滿足不了這些願意掏錢的人,也代表好豆子不是隨便就生得出來,更不是大部分人喝不出來就代表好豆都是騙人的

2021-09-24 21:16
dayendon wrote:
我不迷信精品豆,只跟(恕刪)


咪吐~~喝的習慣就是好咖啡~~
ETGOGO wrote:
咪吐~~喝的習慣就是(恕刪)

關起門來,這句話肯定沒問題,自己喜歡的就是好東西。
但要跟世界各地不同人一起討論,就要有一樣的標準跟認知,所以像SCAA才訂了杯測的計分方式及杯測師的考試,被評80分以上才能算“精品咖啡”。
所以“精品咖啡”不是被用來“迷信”的,而是提供一個品質的依據,至於評測機構值不值得信賴,就看業界裡的大多數人是否買單。

但沒被評分的就一定不是好咖啡嗎?當然也不是,每年那麼多豆子,怎可能每支都被評到,當你能找到一支沒被評到但實際卻有80分以上水準的豆子,就表示能用低價享受好咖啡或是可以賺一些錢。
就像沒有在美國大聯盟打棒球的選手實力就一定比較差嗎?當然不是,可能是沒被發覺或其他因素不去大聯盟,但美國大聯盟就是提供一個有一定水準以上的棒球賽事,所以相對的門票貴,但當你不這麼懂棒球,或許看哪一個等級的賽事都覺得差不多,其實都是一樣的道理。
Rcus

追求不同自然結論也不同,有些人就是只喜歡3合1 你跟他說甚麼他也不會聽得懂。

2021-09-27 19:56
sun2323dw

孫越,麥斯威爾咖啡,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 台灣的啟蒙 吧

2021-09-27 23:07
erin6223 wrote:
我不是什麼專家或成癮(恕刪)


關於味道的記憶是需要很長期的累積
我們日常生活中,關於氣味
像是橘子、草莓、蘋果、哈蜜瓜、蜂蜜、茉莉花香、玫瑰花香....
這些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的
在茶、咖啡、酒類中都有各種氣味的混合
但要分辨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為通常會有很多的味道混在中間
在精品莊園咖啡豆的香氣描述
不代表自烘的咖啡師就一定能把這個味道做出來
有很多都是直接抄豆單上的描述
這些年接觸了不少的咖啡豆
只能說味道的記憶有些是共通的
可能你有喝到你也想起來
也有可能你對喝到的氣味没有回憶
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 - F.A. Hayek
Mr ciprino wrote:
關於味道的記憶是需要(恕刪)


味道需要記憶和訓練
有些東西你試出來了
但你不知道怎麼形容
所以那些豆子上標示的味道形容詞
就代替了你的舌頭

不過
試出來或沒有試出來
又如何

只要覺得自己喜歡就好
更專業的部分就讓給專業的人去評
貴的豆子、便宜的豆子、精品莊園豆、星巴克豆
只要和得高興就好

咖啡不是必需品
它是生活的調劑品
可以認真對待
當然也可以隨隨便便對待

生活是自己過得愜意就好
不需要樣樣都要達到最高標準
~~婚逃賣卵蛋 兵能波賣卵蛋~~
dayendon wrote:
我不迷信精品豆,只跟...(恕刪)

喜歡與否,當然是個人決定就行,

但討論各個人對各種豆子的感受,與之絕無衝突,
個人的偏好,也不是全無理路的,
那偏好也是在酸度、甜度等等感官的反應綜合結果,
怎會鄙視這樣的討論呢?
這種討論怎會辛苦?

討論又不是要對方接受自己的感受,對吧!

吃到好吃的牛肉麵,要與人分享、討論,
就一句「我覺得好吃」「我不愛」就夠了嗎?
那生活多無趣呀!

反過來說,
人家那麼推薦,你能得到啥有用的資訊?
那樣算分享?
hillside

討論跟說得飛天遁地是哪邊一樣?分享個人感受跟說得天花亂墜,你分辨不出?

2021-10-04 22:54
dayendon

哈哈,又來一個喝咖啡要有意義的了。

2021-10-05 7:57
雖然我也覺得講那些誇張的風味多屬於商業用語
跟泡麵蓋子上碩大的蝦子、牛肉圖案一樣看看就好
但畢竟豆子產地不同,會有些不同的味道也是正常

我覺得更空靈的是youtube上那些咖啡youtuber的所謂手沖教學
一本正經地說要怎樣繞怎樣繞,不然就是"錯"
一臉嚴肅地說要怎樣斷水、要怎樣怎樣才能增加"甜感"
手法上那一點點不同在他們眼裡像真理一樣 不會就跟他們好好學
可是真的有人問是什麼原理 沒一個人回答得出來

真的很想看到有人去踢館,拿一樣的豆子、差不多的水溫、差不多的粉水比、差不多的沖泡時間
去讓這些大師盲喝他所謂的手法泡出來的分別是哪一杯
我敢說他們自己也搞不清楚
根本"玄學"
Rcus

某幾位台灣的確實這樣,看多了知道多了就會分辨到了,分不到的只可以怪自己「到此為止」.

2021-10-05 7:43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