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Helor 102 小測+轉載



用Mazzer是因為取得較容易,想請教Yiyans兄有何其他的建議。

其實這是第二代了,第一代磨豆機5年前就做出來了,目前我還在使用中,
第二代是為了改進第一代的缺點而推出的。
底下照片中的就是第一代。
令人非常期待的磨豆機

殘粉少,大刀盤,低轉速

尤其中間那根,那~麼粗~
jimmysu6 wrote:
Mazzer 83mm錐刀,轉速30rpm...(恕刪)

我比較好奇為什麼要用到30rpm這麼低速
83mm的內刀盤是59mm,71mm的內刀盤是49mm,換算下來大概是71mm刀盤用42rpm吧
我還沒有在繪意71上調到這個速度磨義式
一般我都是用60rpm,大概20多圈可以磨完16g豆子,改天來試試看42


jimmysu6 wrote:
用Mazzer是因為取得較容易,想請教Yiyans兄有何其他的建議...(恕刪)

越俎代庖一下
我猜是因為Yiyans兄和我同樣覺得Monolith Conical的68mm錐刀表現比Mazzer的錐刀好
我的Mazzer錐刀是繪意71,用71mm的錐刀,雖然直徑較小,但刀齒的設計與83mm是相同的

Mazzer錐刀磨出來的,萃取後的粉餅通常像這樣,表面可以看到很多粗顆粒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40&t=5004779

這些粗顆粒理論上容易萃取不足,而為了要有合理的流速,又導致細顆粒萃取過度
因此Mazzer錐刀萃取出來的常常會帶有比較刺激的味道
尤其是用含有羅豆的配方,或者比較沒那麼高檔,有些缺陷(生豆或烘焙上)的豆子
如果要避免這個刺激性的味道,萃取通常要提早cut掉

而Monolith Conical磨的,萃取完的粉餅就沒有這些粗顆粒
口感非常滑順不刺激,可以品嚐出更多好味道,也能耐得住萃取更多量

我其實也無法很肯定的說差異一定是刀盤造成的
我還滿想把繪意71拆開,改成可以裝Monolith Conical那組刀盤(當初有加買一組刀盤)
必需把中軸車細1mm,或者重做一支中軸以保證精度
外刀盤座加一圈外徑71mm、內徑68mm的鋼圈,另鑽三個固定刀盤的螺絲孔,或重做一個刀盤座
可是我不會拆
魚大
我又有另個問題,Mazzer錐刀磨出來的,表面可以看到很多粗顆粒,這點確實是如此
,但我用Mazzer錐刀萃取,發現到前中後流速平均,反倒用12星,
萃取後表面是很平均的細小顆粒,但到中後流速就比前段粗上許多,
這點我還真的想不太清楚
tod_210 wrote:
但我用Mazzer錐刀萃取,發現到前中後流速平均,反倒用12星,
萃取後表面是很平均的細小顆粒,但到中後流速就比前段粗上許多...(恕刪)

我覺得可能跟萃取時細粉下移的現象有關
萃取時細粉往下移動,粉餅中出現空隙,所以中後段流速會比較快
但如果細粉多,在萃取時沈積在濾杯下方,阻擋水流,就會降低流速,前後作用抵消

我是用拉霸機,萃取壓力是遞減的,所以中後段流速變大的情況並不明顯

比起彈簧拉霸機,我更愛用全手動拉霸機,可以清楚感覺到粉餅的阻力變化
可以自己決定要維持壓力不管流速,或減少壓力保持流速
在使用Guatemala或Forte BG這種磨豆機時更有趣
這兩台磨豆機在中後段的粉餅阻力變化滿大的,如果維持壓力的話,流速應該會明顯變快

jimmysu6 wrote:
在下正在進行中的低...(恕刪)


這臺真是太猛了,那中柱……

期待完成品~
用低速的原因是我試過好幾種不同的磨速,發現速度越低咖啡表現越好,但是也越耗時間。
25~30轉是一個平衡點。(有朋友跟我訂了變速版,為了兼顧扭力與設計想法,轉速最高也只給到60轉)
因為轉速低,所以磨刀越大可以越省時間,也是為何選83mm cornical burr的原因。
這種直落粉的設計最大的好處就是殘粉極低,每次大概只有0.05克左右,清潔上也很快速方便,可說完全不用擔心殘粉影響咖啡品質。

我手上也有Italmill 83mm 的cornical burr,如果沒記錯好像是12星設計,打算成品機完成再來測試。


看了大家的意見,我可能會做幾個不同刀座與中軸來適應不同大小的磨刀.....
謝謝各位的寶貴意見。
Jimmy 大
其實就是魚大說的

我對Robur 83mm刀的經驗,
就是萃取率高不起來,沒辦法榨出一支豆子全部的實力
粒徑分佈廣的結果是萃取經常要做抉擇
要嘛,粹短點,避掉些苦味,但常會偏酸
想晚一點切,多些甜,又得接受後段稍微的過粹雜澀
不管是After Market TiN, Itamil, Mazzer 187C,
結果都很類似,
這些,有時候可以從烘焙調整
但比起來,個人更享受Monolith 簡單穩定的粹取,跟他味道的平衡
Robur 機器穩定,原廠副廠刀盤出品的品質,在他的市場定位,確實接受度很高
品質也絕對很有水準
手磨HG-1, 102也有很好的表現

但如果預算往上拉些,或像您已經是custom grinder的程度
我是覺得可以試試Compak, Mahlkönig, Mythos 的刀
也許會有些不一樣的發現





好的,我會先把這些cornical burr買來都試試看。
如果各位有管道可以買到也請不吝分享。

感謝先
tod_210 wrote:
個人覺得12星調校比10星困難,調了好久才覺得OK,且12星要磨的比10星細才會達到想要的流速,另外覺得10星流速較平均,但12星前段較老鼠尾巴較細,中段就開始粗了...(恕刪)


我的12星刀目前是裝在HG-1上,前幾天拍了無底萃取影片,你覺得這樣的中段有變粗嗎?
使用IMS 24.5H濾杯,綜合中淺焙19克,萃取咖啡液38克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