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關於1Zpresso手搖磨豆機選擇

edenqkimo wrote:
其實可以認同你們推薦的初衷好意,以及極力的推薦...(恕刪)


樓主,你搞錯了吧。小弟一直建議您的是:"貨比三家再說"!

我總不能很直白的跟您說:依小弟自己手上同刀盤 1Zpresso X1的使用經驗,細粉量有可能會多到您不爽! 而是以一個手上有1Zpresso X1、實際知道1Zpresso38mm 手磨優缺點的過來人經驗、建議您在這個時刻可以考慮緩一下。


而且小弟一直鼓吹玲瓏精工299/63的買主、以實證照片把玲瓏299/63的問題點全PO出來(因為這樣我拿到好機器的機會會高很多)! 反而對1Zpresso 小弟可沒在您下訂前說過半聲1Zpresso x1 的缺點,也沒鼓吹網友對1Zpresso 開槍。

玲龍ACE 48mm 這時訂購有風險 vs 1Zpresso X1小弟自己使用的經驗、覺得細粉真的太多(相較於我另外2隻 38mm手磨)。兩台小弟都不推薦"新入門"的同好購買。


小弟的PO文記錄如下,大家自己看吧.....
-----------------------------------------------------------------------------






dafmak wrote:
不才買的是3軸大刀盤...(恕刪)


寫的真好,值得收藏!
BBdog3388 wrote:
樓主,你搞錯了吧。...(恕刪)


BBdog大 我並沒有指明您有推薦, 我只是說我認同您的看法(有照片與文章實測分享) 可能讓您誤會了
我是指這兩位大大所說的,另外只是好奇您對於想購入玲瓏48刀的看法而已沒有別的意思







當然您在我發文時的確有提到可以緩緩的建議,願意分享個人看法與心得非常直得肯定,減少我們新手的選擇障礙
您提到的“1Zpresso X1” 細粉多這點 看 ddmark 大大與 loveechang大 購買新的Z系列手磨分享 細粉的問題似乎都有改善
雖然與prosaic77大的看法不同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三軸與兩軸有所差異 我就不清楚了

如您文章提到的
“小弟一直鼓吹玲瓏精工299/63的買主、以實證照片把玲瓏299/63的問題點全PO出來(因為這樣我拿到好機器的機會會高很多)”
這點我覺得出發點不錯,不過如果能同時直接地向廠商聯繫 ,而不是採取一個被動的方式PO文等待官方回應,我相信解決的速度會更快,不過說不定也是有反映給玲瓏大了

針對Y大質疑玲瓏的實用性 我認為 或許可以在拿到產品後再做評斷會比較有依據,這一切就等你們收到後的經驗分享見分曉囉!













loveechang wrote:
喔喔,您誤會了,外...(恕刪)


原來大大是為了清乾淨一點XD

瞭解了,不然想說這樣也太麻煩了
BBdog3388 wrote:
樓主,你搞錯了吧。...(恕刪)


敝人是覺得這家手磨的細粉量不會到你講的程度啦,刀盤相同但是固定方式有更動。

理應不該造成你敘述的細粉量,甚至之前的評論貌似也沒這種情況發生,個人比較建議你拿去問一下官方會比較好。

最好也PO出照片來讓1Z的官方看看是怎麼個回事比較公道。

P.S. X1也沒有賣了,剩下Z系列,如果只是大刀盤改小刀盤,個人認為細粉量不是問題了,雖然我沒用過小刀盤。
dafmak wrote:
不才買的是3軸大刀盤...(恕刪)

感謝您的分享,
難怪 刻度調到3.5以上,我會覺得整杯咖啡好甜 XD
反而覺得少了什麼…
看來流速慢的濾杯 可能比較不適合 3軸大刀盤,
本來考慮買蛋糕濾杯 剛好省下來…
loveechang wrote:
感謝您的分享,難怪...(恕刪)


要看焙度,或者說豆子硬度,淺中焙以上比較沒有粗細不均問題。

3.5以上會甜的話,理應跟你的豆子、沖煮手法、濾杯相關。

可以試著將萃取段落往前後調整,或者尾段做一些處理讓尾韻更明顯又不會太過。

因為沒試過其他的同級(同價)手磨,我也無法非常肯定的說大刀盤不適合。

所以希望有更多的資訊給我比較,也希望有大大願意分享相關的看法或指正,或者等我買其他手磨or電磨。


dafmak wrote:
最好也PO出照片來讓1Z的官方看看是怎麼個回事比較公道。..(恕刪)


#41 就PO了,而且有其他兩隻台產及德產38mm手磨沖後的對比。您前後文都沒看嗎? !
edenqkimo wrote:
所以依照魚大所說 精度對於細粉的多寡 不會是影響的因素?
還是看磨豆機本身的設計嗎?

磨豆機只要不是很歪,磨手沖應該是刀盤本身的影響比較大
磨豆機的精度應該跟磨espresso會比較有關係
因為磨espresso的時候刀盤間距已經很小,同樣的誤差值佔比例就大的多


chan.chenhao wrote:
所以可能是陷入 過萃=>瑕疵味=>調粗/加豆量=>降低萃取率=>... 的循環了

是的,我覺得義式錐刀要好喝,就是降低粉水比來維持濃度
降低萃取率以減少細顆粒過萃,對粗顆粒就半放棄
因為我很不喜歡過萃
即使是espresso,使用Mazzer 71mm刀盤我也是這樣處理
Monolith Conical 68mm和Gorilla Gear 71mm刀盤做espresso很不錯
做手沖還是覺得不是很OK


chan.chenhao wrote:
若錐刀單品表現明顯細粉少, 或許該找隻來試試Espresso, 先前一直在幻想會有用EK43刀盤的手搖平刀磨豆機...(恕刪)

可是如果是一般不鏽鋼的單品小錐刀,磨espresso一份要差不多100圈,也要小心刀盤磨損的問題
細粉少的特性在磨espresso時也許不一定還會細粉少
不過它的均勻度確實較高,做出來的味道會不一樣

EK43S的coffee burr改成細粉較多,方便做espresso
但是手沖,就真的只能餵它吃好豆了,不然細粉過萃還是很惱人
昨天用Mahlkonig Guatemala手沖做到萃取率22%
今天同一支豆子用EK43S做到25.2%,喝起來才跟昨天的差不多
BBdog3388 wrote:
#41 就PO了,而...(恕刪)


很抱歉你那張照片我看不出來問題,不僅看不到底下顆粒情形,那粉牆感覺跟沖泡方式比較相關,濾紙邊緣的殘粉也不知道你怎麼弄上去的,你的水線不應該碰到那個位置,就以邊緣可見顆粒來講也是挺均勻的。

P.S. 第三張的濾杯是否不同呢?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