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TDS 濃度計推薦

we543543 wrote:
不管是細粉還是單純萃取物,都是懸浮微粒

我物理化學很爛,這裡有個疑問
TDS = Total Dissolved Solids
固體溶解於水後,是不是變成以分子或離子的型態與水形成混合物? 仍算是懸浮微粒嗎?

espresso因為咖啡渣懸浮微粒(極細粉)而使咖啡液呈混濁狀態
用0.45微米的小飛碟過濾後,會變成像手沖咖啡一樣清澈
不過我沒有在濾杯底放濾紙萃取出espresso後,做過濾與不過濾的TDS測量

一個0.45微米的小飛碟只能濾出幾滴espresso就會塞死了
差不多剛好夠ATAGO測量的量
bakafish wrote:
固體溶解於水後,是不是變成以分子或離子的型態與水形成混合物? 仍算是是懸浮微粒嗎?


這還真是個問題,特別是對文組的我來說
bakafish wrote:
固體溶解於水後,是不是變成以分子或離子的型態與水形成混合物? 仍算是懸浮微粒嗎?


我的理解是,這是名詞定義的問題,
懸浮微粒這個名詞一般的定義是「懸浮於空氣中之固體顆粒或液滴」,
目前微粒粒徑大小最小定義到1um。
溶解的定義的確如你所說,溶質與溶液混合,形成溶質分子混合溶液或離子溶液。
分子大小一般而言0.1nm~100nm(離子更小)。
兩個名詞我認為是獨立事件,互不相關,無須討論是否相等。
如果真的想針對此議題聊聊天的話,
我會說只看粒徑大小來區分,
目前已經溶解於溶液中溶質或離子不算懸浮微粒。
但如果有一天懸浮微粒的粒徑定義到了分子大小等級,
這兩個不同的概念就應該會陷入混淆了,
這會導致溝通混亂,但此混亂完全無意義。
bakafish wrote:
固體溶解於水後

找了些資料, 或許有幫助討論:
https://blog.xuite.net/mark.king01/mark/37390675
這邊的檢驗方式是以0.5u來區分溶解性/懸浮固體
但後面也有提到以0.2u來確認出水口懸浮固體量.
所以多大的粒子算是懸浮固體可能看量測需求而定?

https://www.slideshare.net/neurorule/13-3296295
尺寸比對圖.


A:Brix<->TDS, B:是否需過濾資訊:
https://laptrinhx.com/affordable-coffee-solubility-tools-tds-for-espresso-brix-vs-atago-3822297833/
http://socraticcoffee.com/2016/02/examining-the-impact-of-particulate-matter-in-refractometry-for-coffee-assessment/
提到有過濾會降低量測差異, 但是否使用還是得看量測者.
SC:QA:
...“By using those filters and syringes the espresso is no longer the same as what people actually drink. Then we thought, what does the Brix (TDS) value after filtration mean?” ...
chan.chenhao wrote:
SC:QA:
...“By using those filters and syringes the espresso is no longer the same as what people actually drink. Then we thought, what does the Brix (TDS) value after filtration mean?” ...


細粉也是會喝進嘴裏,量測時不過濾我認為是真實的tds, 計算萃取率是另外一回事,應該很複雜,過濾標準不同,所得答案就會不同。
we543543 wrote:
特別是對文組的我來說

我也是文組的
感謝上面二位版友提供說明

這個部分就不深入研究啦
我其實主要是要表達espresso裡有咖啡渣極細粉,會使屈光計測到的TDS值稍微高一點點
但那些極細粉並不會被一直萃取
都已經那麼細了,裡面有什麼可以溶出來的應該早就溶出來了

ATAGO有個現象是一直測,TDS會一直上升
即使是手沖再經過小飛碟過濾也是一樣
這個我想並不是細粉被一直萃取的關係,而是水分蒸發造成
這幾天我在家沒開冷氣,室溫33度以上,這個現象比冬天時明顯許多
如果附近開了電風扇,即使沒有直接吹到,這個現象也會更劇烈
而在辦公室有冷氣室溫較低的環境下,沒有開窗和電扇,氣流也相對穩定
測到的數值也都很穩定
bakafish wrote:
這個我想並不是細粉被一直萃取的關係,而是水分蒸發造成

的確是因為蒸發沒錯,所以我操作Atago RM的時候都習慣放一個瓶蓋在上面,
遮光兼減少蒸發。
bakafish wrote:
都已經那麼細了,裡面有什麼可以溶出來的應該早就溶出來了


再加上基底濃度那麼高,就算另加新鮮的細粉進去,光用泡的應該萃不太出東西來。
we543543 wrote:
細粉也是會喝進嘴裏

回頭想想, 濾杯底部加濾紙/網真的還蠻一兼二顧的, 既可提高TDS, 又可減少萃取液中細粉含量.
細粉變少後的口感會較沒那麼粗曠, 是否喜歡就看個人喜好囉. : )

濾杯孔徑:約350u, 即使在孔洞附近有架橋效應, 應也無法完全過濾掉錐刀雙峰粒徑分布中, 50u左右的顆粒.
https://www.home-barista.com/blog/how-filter-baskets-affect-espresso-taste-and-barista-technique-t18743.html

濾紙: 約60u?(不知以下資料是否能如此解釋?)
https://coffeeadastra.com/2019/08/04/an-in-depth-analysis-of-coffee-filters-2/
所以使用濾紙應可有效過濾60u(考慮架橋應可估30u?)以上的粒徑, 不會進入咖啡中.

500目金屬濾網: 25u

量測TDS的目的應是為了知道目前咖啡的狀況, 以進行更進一步的追求. 或更明瞭改變的方向.

胡言亂語:
可能也可用金屬濾網進行細粉的控制以改變口感/味道?
或許A會喜歡完全不加濾網的, B會喜歡100目, C會喜歡500目過濾後的味道... XD
濾網也可加在濾杯底部或直接放在咖啡杯上
加在濾杯底部會影響TDS, 放咖啡杯上就是加了個篩子, 單純過濾咖啡中的懸浮顆粒了. : )
chan.chenhao wrote:
回頭想想, 濾杯底部加濾紙/網真的還蠻一兼二顧的, 既可提高TDS, 又可減少萃取液中細粉含量

我之前用Flair Pro 2的時候常常會加,
因為拉霸機本來TDS就高了所以感覺提高幅度是有但是在定壓機上面可能比較明顯,
口感真的比較乾淨,Crema也沒被吸附掉多少,
不過虎斑的粉絲可能就不太適合了,沒細粉就沒虎斑。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