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LIDO2開箱

cloudy3 wrote:
換個角度想,如果調粗...(恕刪)

我覺得還是別糾結在這上面了
所有手搖磨豆機中軸除了HG-one與Rosco以外,都是可以上提的
這結構要說有問題也對,要說沒問題也對,看使用者如何去使用它
當然能夠完全固定,沒有間距,是最好的設計

LIDO 2的中軸與手搖柄很重,雖然沒有彈簧我也不覺得它會被豆子抬起來
只有自己在磨豆時施加了上提的力道才有可能
而那些古董手磨的中軸與磨盤都很輕,加了彈簧是抑制刀盤被豆子上抬
我覺得也沒有辦法阻止人為上拉的力量

另外LIDO 2其實也不會設定越粗,中軸可上提幅度就越大
粗到一個程度後,上提的空間就固定了,大約是1mm
關鍵在底部那顆螺絲與墊片,上提空間取決於墊片與粗細調節器的間距
要改造的話可以從這裡著手,也許把螺絲裁掉一點點,讓墊片可以緊貼著粗細調節器的底部就行了
但是墊片跟粗細調節器之間會有磨擦,要上潤滑油

如果在磨豆的過程中,沒有聽到墊片與粗細調節器發出撞擊聲
那麼其實也不用擔心,中軸根本就沒有被人為上拉
除非你有辦法控制上拉的力道讓它僅僅上拉不到1mm

我現在的握柄蠻鬆的,如果磨豆時會上拉的話,握柄應該會被拉掉
HB論壇中,上次遇到問題那位Andy又來回文了
他把LIDO 2送回OE,確定是misalign,OE重新調校後送回給他
但他說還是遇到了細粉過多的問題

原文在此
http://www.home-barista.com/grinders/lido-2-owner-experience-t29713-310.html#p351909

細粉多到會結塊,這已經不是普通的多
手沖的技法有問題,所以從沖完的照片來看的確不能完全說明什麼
但是沖到V60會塞住,這已經說明細粉過多
而底下的回文,我已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Cafe LuLu新一波預購5/14開始囉,預計兩個月後到貨,數量120支
含保護袋5800,不含保護袋5500,單買保護袋350
有興趣的版友們快加入吧
因站規不能附上連結,請大家自行搜尋官網


6/28更新:
個人對LIDO 2的心得總結如下:

LIDO 2很長很重,握在上半段而重心在下半段,下半段又過長使磨的時候不好固定,會搖來晃去
手搖柄的末端握柄做成片狀而不是球狀,卡的又緊,也不好施力
手搖柄的長度不夠長,而且是斜向上而非與中軸呈90度,導致力臂過短,也是不好施力的原因
刀盤進豆也不太順,一下子卡住一下子又沒豆子導致瞬間加速,手感不佳
磨完後底部因結構複雜,毛刷不好清理,吹球又會吹的到處都是
豆槽上下的縫隙也會卡粉清不到,要清就要拆開,刀盤就要重新調校
重點是組裝品質有疑慮,可能剛買來就要重新調校刀盤位置
磨粉品質也沒有很優,細粉量與均勻度都不如Rosco
而且這種小錐刀,對手沖的香氣發揮,無論乾香溼香均不完整
Rosco也是一樣,但Rosco因為均勻度較佳,整體表現仍然比LIDO 2好
可以說除了進豆漏斗的設計以外,我對LIDO 2實在不滿意
bakafish wrote:
個人對LIDO 2的心得總結如下:

LIDO 2很長很重,握在上半段而重心在下半段,下半段又過長使磨的時候不好固定,會搖來晃去
手搖柄的末端握柄做成片狀而不是球狀,卡的又緊,也不好施力
手搖柄的長度不夠長,而且是斜向上而非與中軸呈90度,導致力臂過短,也是不好施力的原因
刀盤進豆也不太順,一下子卡住一下子又沒豆子導致瞬間加速,手感不佳
磨完後底部因結構複雜,毛刷不好清理,吹球又會吹的到處都是
豆槽上下的縫隙也會卡粉清不到,要清就要拆開,刀盤就要重新調校
重點是組裝品質有疑慮,可能剛買來就要重新調校刀盤位置
磨粉品質也沒有很優,細粉量與均勻度都不如Rosco
而且這種小錐刀,對手沖的香氣發揮,無論乾香濕香均不完整
Rosco也是一樣,但Rosco因為均勻度較佳,整體表現仍然比LIDO 2好
可以說除了進豆漏斗的設計以外,我對LIDO 2實在不滿意

等了兩個多月,Lido 2 終於寄到了

這還是因為我住在寶島台灣,所以才比其他人又早了一些拿到 Lido 2

有許多人的訂單都被延到了七月中下旬去了,甚至可能更晚

基本上我大致同意砸魚大對 Lido 2 的看法

磨豆時我也是習慣用大腿夾住,左手固定瓶身,右手旋轉磨柄

磨完豆後毛刷不好清理底部殘粉,所以我都改用吹球來清理

但瓶身內部很深,吹嘴的長度有限,這部份只能加減吹了,吹掉多少算多少

至於壓克力瓶身最上處和最下處的夾縫處,此部份的殘粉就真的是除非願意做拆解的動作

不然目前是無解

至於口味的話,我目前磨了兩次都用在手沖

第一次是轉一圈後再加7格,第二次是再加8格

只能說,目前是還在適應這隻新的磨豆機

它和我之前用的幾台磨豆機所表現的風味頗不一樣

原本是打算 Lido 2 一到手,就把 KNC 給出清

但 ...... 目前看來,是需要再思考一下下了 .....

因為我上一支手磨是 Hario MSCS-2TB,所以單就我的手磨經驗來說

Lido 2 使用起來是還挺棒的

但和我其他使用過的磨豆機(小富士、KNC、小飛馬、Hario)來評比的話

Lido 2 在手沖上所表現出來的風味,和這幾台真的是頗不同,我真的得要再好好的適應一下

我想大概是我對錐刀比較不常接觸,所以味覺上有點陌生吧 ....

以下是簡單的幾張開箱照,和版友們分享一下





















謝謝賞圖!
palmeira.sq wrote:
等了兩個多月,Lido 2 終於寄到了

這還是因為我住在寶島台灣,所以才比其他人又早了一些拿到 Lido 2

有許多人的訂單都被延到了七月中下旬去了,甚至可能更晚...(恕刪)

這好像是因為OE把一些零件帶到台灣,在台灣組裝完就寄出
但數量不多就是
看來這批的金屬表面瑕疵有改善了,之前第一批我覺得真的醜到不行,無法接受的品質

最近因為rolleiman大的關係,讓小弟有機會比較不同的磨豆機手沖的味道
發現真的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不過一比較下去就容易產生對現狀的不滿足
也許不比較會過的比較幸福
不過我的個性就是喜歡去探索

筒身的清潔還好,相機吹球有的嘴很長的可以伸進去
要不然也可以把中軸與內刀盤取出再清潔
就上下接縫那裡會卡粉,久了就無視
底部就真的比較討厭,即使用RDT還是會殘留很多粉
我之前都是伸進垃圾筒裡再用吹球吹,以免咖啡粉亂飛

對了,筒身下接外刀盤所使用的四顆六角螺絲,我覺得最好還是用一般那種90度的六角扳手
用OE附的工具沒辦法鎖很緊,要鎖很緊就容易崩牙,不鎖緊又怕刀盤用一用會走位
我的有一顆螺絲已經有點崩牙了
刀盤有走位的疑慮是我厭倦OE磨豆機一個很大的原因
使用起來信賴感不足,要敲它拍它晃它都會怕怕的
想請教一下版友們

錐刀的特性是不是味道的表現上會比較銳利、清晰一些?

那在中/淺焙的豆子上,酸/甜味的表現又是如何的呢?

因為我最近用同一隻瓜地馬拉豆子(鳳尾鵑)大約是介於 country和city 之間的焙度,烘好約 7 日

在 KNC 的表現上,酸/甜味都有出來,苦味比較沒那麼明顯

但是在 Lido 2 的錐刀下,酸/甜味都不見了,香/醇味卻很 strong

不知這是不是就是所謂錐刀的特性?(香/醇味取勝)

還是說這是 KNC 賴以生存的獨門密技?(酸/甜味突出)

即使KNC硬體上的表現常讓人詬病(卡整顆豆、細粉、殘粉....等)
但沖煮出來的味道卻總還是能擄獲人心

對於錐刀在手沖上的表現,還請版友多加指點與分享

感謝~


ps.
對了,以上的比較都有先經過篩粉
KNC 刻度是 4
Lido 2 是一圈後再加八格
水溫約 90 度
V60 濾杯
Takahiro 手沖壺,順時鐘繞圈,無斷水,悶蒸約30秒
濾紙是 Hiro麻濾紙錐形
豆子約 20g 沖 250~270cc

palmeira.sq wrote:
想請教一下版友們錐刀...(恕刪)


您的描述很清楚,但我覺得沖煮造成的差異可能比魔豆機大!

你下次可留意一下萃取的時間(你的數據剛好沒題到),我猜LIDO 2這組可能花的時間比較長!所以造成這樣的結果!
(即使篩過,LIDO 2 可能還是有些比較細的粉會塞濾紙)

如果萃取時間兩組也差不多,那可能真得是磨豆機的差異了!

cloudy3 wrote:
您的描述很清楚,但我...(恕刪)

我也覺得差異這麼大可能是沖煮的關係
磨豆機有差,但不會差這麼多,讓酸甜整個不見

V60應該是流速較快的(但我沒用過Hiro麻濾紙)
LIDO 2刻度也比我慣用的粗很多,再加上篩粉
會不會是流速過快,萃取不足?
palmeira.sq wrote:
不知這是不是就是所謂錐刀的特性?(香/醇味取勝)
還是說這是 KNC 賴以生存的獨門密技?(酸/甜味突出)
恕刪)


我個人的感覺也是如同palmeira.sa一樣

之前試過同一隻豆子,水洗西達摩,以ditting 與lido2 研磨, 同樣的的沖煮方式
ditting 突顯出它的明亮酸甜味
而Lido2 則給我一種圓滑與醇厚的口感

不過,個人還是比較喜歡ditting磨出來的的味道~
似乎淺焙豆與平刀是很適當的組合~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