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咖啡豆慢磨比較香嗎?

Daniel WYS wrote:
我不是出清,是為新磨豆機騰出位置

原來是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誤會大了xd
Daniel WYS wrote:
...所以我留下Next G在家裡用

能解為一般水洗豆Next G苦味較不明顯嗎?
謝謝D大分享,看來追求香氣還是能試試ssp刀盤!
bhyoung wrote:
看來追求香氣還是能試試ssp刀盤!


這結論要小心,應該看本來的刀盤調性如何,起點是什麼,那什麼跟ssp比較。
th21711072 wrote:
謝謝你的分享,但是這(恕刪)


廠商會說,高轉不過一秒,怎會影響風味,那為什麼高級的咖啡機要有設定轉速的功能??

如果轉速高不會升溫影響風味,那為什麼要出「慢磨」機種,而且慢磨的通常都比高速的貴??而且還有人買單??

香氣跟口味是「玄學」,每個人的感覺不一樣,喝起來的評價也不同,有些人喜歡有點酸氣的,認為帶有果香,有些人喜歡苦一點的,認為不苦的就不是咖啡。

高速會有溫度,等同咖啡二次烘焙,讓咖啡的焦香味更重,所以如果是比較「生」的豆會變香,比較「熟」的豆會變苦,如果是前者,這不就是前面樓友說的前段的香氣變得比較明顯??

bakafish wrote:
就算咖啡豆含有揮發性油脂
且刀盤磨碎豆子時會產生瞬間足以揮發油脂的高溫,比烘豆的溫度更高
最多也只是咖啡粉的表面受影響


第一,咖啡粉的顆粒才多大??什麼叫做只是「咖啡粉的表面受影響」??

第二,如果是磨的比較粗,可能會發生「咖啡粉的表面受影響」,或「咖啡裡的細屑」受影響,這不是又印證前面樓友說的,喝起來更有「層次感」的原因嗎??

最後補充一點,我看的理論是1~20年前的電視專訪,是台灣第一台外銷國外電動咖啡機的發明者,我也忘記到底是誰了,我只記得,他拿自己發明的「電動咖啡機」跟自己的「手搖咖啡機」現場各磨一杯給記者試,記者喝了以後說出感受,那位發明者才解說其中原因,至於他的手搖磨豆機,也不是現在一般的單芯錐磨,是多齒輪的「台」式磨豆機....
~感恩、感恩、再感恩~
bbctank wrote:
高速會有溫度,等同咖啡二次烘焙,讓咖啡的焦香味更重,所以如果是比較「生」的豆會變香,比較「熟」的豆會變苦


所以依你建議是淺琣豆用高轉速帶出香氣跟層次感,深焙豆用慢速避免過熟變苦嗎?


跟據我看到的國外實驗,快磨細粉較多,效果類似把磨豆機調細;慢磨細粉較少,效果類似把磨豆機調粗。 這可以解釋為什麼似乎淺琣適合高轉而深琣適合慢磨,只是理由跟你說的油酯香氣揮發沒關係就是了。 

bbctank wrote:
為什麼高級的咖啡機要有設定轉速的功能??
如果轉速高不會升溫影響風味,那為什麼要出「慢磨」機種,而且慢磨的通常都比高速的貴??而且還有人買單??

事實上,專業的磨豆機製造大廠並沒有出可調轉速的機種
目前都是小廠甚至一人公司,為了少數玩家這個高端市場,
才盡可能的把大廠沒有的功能做進去
管它有什麼作用,可以吸引玩家購買最重要
既然有玩家討論轉速,那就做轉速可調
既然有玩家認為大廠磨豆機刀盤平行度不好,那就一台一台CNC製造
這才是高價的原因

目前已知轉速不同,磨出來的粒徑分布會不同,因此味道不同
但刀盤設計不同,轉速高低的影響也不一樣
所以轉速對味道的影響並沒有統一的答案
但是沒有人認為是磨豆產生的溫度造成影響


bbctank wrote:
香氣跟口味是「玄學」,每個人的感覺不一樣,喝起來的評價也不同,有些人喜歡有點酸氣的,認為帶有果香,有些人喜歡苦一點的,認為不苦的就不是咖啡

不要把玄學與個人偏好混為一談
香氣與味道不同是因為咖啡豆裡的化學成分不同,並非玄學
個人喜歡什麼味道則是個人的事,跟什麼學無關


bbctank wrote:
高速會有溫度,等同咖啡二次烘焙,讓咖啡的焦香味更重,所以如果是比較「生」的豆會變香,比較「熟」的豆會變苦,如果是前者,這不就是前面樓友說的前段的香氣變得比較明顯??

您如果玩過二次烘焙就會知道已經烘好的豆子再烘一次喝起來是什麼樣子
而且這句話跟您之前說的不同
您說的是油脂被磨豆時的高溫揮發
那應該是香氣被破壞啊,怎麼前段香氣會變明顯


bbctank wrote:
第一,咖啡粉的顆粒才多大??什麼叫做只是「咖啡粉的表面受影響」??

咖啡豆烘熟後,內部缺乏水分,且佈滿孔隙,所以導熱不易
就算磨豆會產生瞬間高溫,這麼短的時間加上撞風,熱能也不可能導入咖啡粉內部
更別說還能把內部的油脂揮發掉
其實我說這句話,是只就手沖咖啡的粗顆粒而言
即使勉強認同您說的高轉速磨豆會有高溫,對手沖也不至於有影響
換句話說,能喝得出明顯的差別,那就不是因為磨豆產生的溫度
如果磨豆產生的溫度會有影響,那espresso甚至土耳其咖啡磨那麼細
咖啡粉被研磨的次數更多,顆粒細更易導熱,不早燒壞了,還能喝嗎


bbctank wrote:
第二,如果是磨的比較粗,可能會發生「咖啡粉的表面受影響」,或「咖啡裡的細屑」受影響,這不是又印證前面樓友說的,喝起來更有「層次感」的原因嗎??

前面提過,不再重複


bbctank wrote:
最後補充一點,我看的理論是1~20年前的電視專訪,是台灣第一台外銷國外電動咖啡機的發明者,我也忘記到底是誰了,我只記得,他拿自己發明的「電動咖啡機」跟自己的「手搖咖啡機」現場各磨一杯給記者試,記者喝了以後說出感受,那位發明者才解說其中原因,至於他的手搖磨豆機,也不是現在一般的單芯錐磨,是多齒輪的「台」式磨豆機....

很遺憾,台灣無論磨豆機還是咖啡機,在國際都沒有知名品牌
我喝咖啡大概將近10年,沒有看過或聽說過您說的產品,所以您說的年代一定更早
咖啡相關的知識,在這幾年進展很多,我想不是十幾二十年前可比的

以前那個年代的手搖磨豆機,大概只有HARIO那種爛爛的可選
中軸固定點只有一個,磨豆時會晃來晃去,導致磨出來粗細差很多,非常不均勻
直到美國的OE修復二戰前後的老手磨修出心得,才開始有第一支中軸穩定的現代手磨LIDO
之後大陸的公司投入這個市場,高品質的手磨才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後來才出現台式大刀盤手磨HG one(不知道會不會是您記錯,這台是台灣代工,並非發明)
而台灣在這波進展中缺席,後來才有1Zpresso和BPLUS
您說的那台台灣的手搖台式磨豆機,也許生不逢時
如果磨豆機或刀盤有什麼獨特的設計能讓咖啡風味表現更好,現在或許能搶下一席之地
bakafish wrote:
之後大陸的公司投入這個市場,高品質的手磨才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大陸這幾年出了不少便宜又好用的手磨
一些手沖咖啡用品的品質也不差
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 - F.A. Hayek
bbctank wrote:
高速會有溫度


其實不然,快轉速應該反而會減少溫度對咖啡粉的影響,因為通過速度很快,沒有足夠的時間傳導磨豆產生的溫度到咖啡粉上面。同時馬達轉動的時間也短,廢熱產生會較少。 



全文這裡
https://www.baristahustle.com/blog/coffee-grinder-rpm/
這篇文分析了各種轉速變化帶來的影響,寫的滿好的。 
roangelic wrote:
我認為也要看磨豆機本(恕刪)


我最近在看titus做給EK43的burr carrier,他標榜的除了一個是平行度誤差小之外,另一個他在官方FB有提到,他們把設計到讓豆子比較慢的被研磨到,原文如下

"We wanted a slower feed and all brewing methods benefit from a slower feed as it makes the grind more uniform according to objective data. "

比對他的burr carrier和原廠的差別,是在於螺桿的設計。可能是想靠控制進豆的速度/數量來避免研磨前期和後期豆子推擠程度不同而導致細粉或是研磨不平均。

很好奇他的效果如何? HB上有人說是讓風味更乾淨,但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平行度提升所造成,還是他所謂的slower feed造成。
bryan758 wrote:
我最近在看titus(恕刪)

slower feed好處是排除豆子互相擠壓破碎
而造成研磨效果與當初的刀盤設計想要達成的效果不同
以及避免出粉不順時,內部出不去的豆子被重複研磨
bakafish wrote:
slower feed好處是排除豆子互相擠壓破碎
而造成研磨效果與當初的刀盤設計想要達成的效果不同
以及避免出粉不順時,內部出不去的豆子被重複研磨(恕刪)


自己目前手上設備只有601n有辦法做slow feed,
之前有稍微試過,相同刻度下目視出粉確實有變得更細一些.
可能對用彈簧頂住刀盤的結構會比較適用.

有問過其他玩家試過的結論,他esp的測試結果如下:
・同一個刻度粉更細
・味道更乾淨, 不過aftertaste變短.
・人手控制下豆速度太麻煩了,不會再幹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