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kafish wrote:今天用退90格磨20g淺焙手沖豆,60多圈磨完摺紙濾杯和蛋糕杯濾紙,除了悶蒸外中間斷一次水,總注水310g,2分10秒流完萃取率19%...(恕刪) 請問魚大,以手沖而言,一般是不是磨的越細越容易出現苦味?若您90格會有些微苦味,那再退幾格是否會好些?謝謝。
bensonn wrote:以手沖而言,一般是不是磨的越細越容易出現苦味?...(恕刪) 簡單的回答:是一般來說,越高溫,磨越細,時間越長,越容易把苦味的成份溶出然而手沖卻不是這麼簡單磨豆機是個關鍵磨豆機磨出來的顆粒一定有粗有細手沖萃取的過程,除非把粗細顆粒分開,在不同時間點加入濾杯裡或者一開始在濾杯裡就把粗細顆粒堆放在不同位置,注水時避開某個部份否則我們沒有辦法針對粗細不同的顆粒做出相同程度的萃取細顆粒被萃取出的物質重量,在顆粒中的佔比(即萃取率)一定比較高反之,粗顆粒的萃取率一定比較低整杯的萃取率是混合的平均值假設最細的顆粒被萃取了30%,最粗的顆粒只被萃取到15%為什麼我用Guatemala和Lab Sweet整杯的萃取率可以做到21%,用玲瓏只做19%因為這兩台電磨磨出來的粒徑分佈較窄,也就是從細顆粒到粗顆粒的大小差距較小粒徑分佈不同,這些粗細顆粒的佔比就不同,萃取出的味道組成的比例就會不同粒徑分佈較窄的磨豆機,因為細顆粒的比例較少,因此即使細顆粒過萃也較不容易察覺粗顆粒的佔比也比較低,因此整體萃取率拉高通常沒有什麼問題錐刀的粒徑分佈通常比較寬,細顆粒與粗顆粒的佔比較高所以我的做法就會往降低萃取率走,以避免細顆粒的過萃太明顯減少水量以保持濃度,不至於喝起來太淡回到您的問題bensonn wrote:若您90格會有些微苦味,那再退幾格是否會好些?...(恕刪) 細顆粒在全部的佔比畢竟還是較低的如果用相同的沖法,一定要它不出現苦味而調粗(降低萃取率),則比細顆粒粗的部份都會萃取不足這麼一來風味的表現就不完整,我自己是不愛這種風格實際上當然還是要因應豆子去調整這支豆子剛好剩最後一把沒得調不過雖然我是第一次用這支磨豆機,抓這個粗細度和參數沖出來我覺得不錯雖然有微微的苦但不卡喉,有出色的甜感能跟它平衡,並帶有微酸感,整體來說味道很豐富這個結果我自己是滿意的沒有卡喉感是我感到滿意最大的原因,以前用的錐刀手磨都難免有這個感覺但是因為豆子不一樣,甚至濾杯和濾紙都不一樣不能直接下定論說玲瓏一定超越我以前用的手磨
bakafish wrote:雖然有微微的苦但不卡喉,有出色的甜感能跟它平衡,並帶有微酸感,整體來說味道很豐富...(恕刪) 感謝回答,學習到很多。我自己是 耶加雪菲、日曬、80格、15g配220的95-92度水,喝起來回甘但還蠻酸的。至於苦味個人覺得還好,有時後有有時候沒有。只是因為魚大提到苦味,才想說是不是調到90格可以避開。但魚大提到增加粒徑,可能導致萃取出的風味較少,所以明天時,我試試看90格並再注意看看。謝謝。
samscc wrote:另一個作(想)法,...(恕刪) 都可以試試啊每個人的喜好不會都一樣,找到自己喜歡的最重要今年的WBrC冠軍用C40,除了先磨很粗再二次研磨磨細外聽說也有篩細粉我是不喜歡篩粉啦,太懶,嫌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