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

[純手沖討論-不要走錯間了] 喜歡手沖咖啡的人進來聊聊蓋大樓吧

請問可以推薦一下品牌麼!!最近剛好想換

apap7139 wrote:
請問可以推薦一下品牌...(恕刪)


應該就 KONE 或 Driver 吧!

如果本來就有HARIO HR-VDI-02B配合起來會更好用

kone和driver都不推薦
kone網目太大,細粉影響口感,所以磨粗,不過磨粗後又有很多習慣必須改,例如粉量,沖水的方式速度
driver個人最受不了網子外還包了一層打孔不銹鋼,第一沒過濾效果,第二點最麻煩,油脂卡在中間洗不乾淨,即始泡清潔劑也不知道有沒有乾淨。
不過前幾樓有人分享的金屬濾網與driver外形類似,但少了外層的打孔不銹鋼,倒是不錯,我沒使用經驗,也許請使用者說說感想吧
是另一棟樓,不銹鋼太密………那一支看起還不錯
個人用過五支不銹鋼,現在在公司還是以hario錐形金屬網為主,雖有細粉,但還不至於造成太多口感上的不適
toraman wrote:
kone和driver都不推薦
kone網目太大,細粉影響口感,所以磨粗,不過磨粗後又有很多習慣必須改,例如粉量,沖水的方式速度
driver個人最受不了網子外還包了一層打孔不銹鋼,第一沒過濾效果,第二點最麻煩,油脂卡在中間洗不乾淨,即始泡清潔劑也不知道有沒有乾淨。
不過前幾樓有人分享的金屬濾網與driver外形類似,但少了外層的打孔不銹鋼,倒是不錯,我沒使用經驗,也許請使用者說說感想吧...(恕刪)


想請問前輩如果粉磨粗粉量和沖水方式哪裡需要改變?
toraman wrote:
kone和drive...(恕刪)

我用KONE + PHAROS之後是發現,除非磨豆機細粉很少,不然就得篩粉,否則用KONE會很糟糕
問題在於細粉會讓流速過慢,沖一杯的時間拉的太長,所以會沖出許多雜味
當然,網目大,被沖到下壺的細粉一直泡著,也是會有影響
沖完後不要搖晃下壺,立刻把咖啡倒進杯子裡,底層沈澱的細粉不要倒出來,可以有一點點改善

細粉的成因與磨豆機刻度關聯性不太大
就算調粗,細粉量還是很多,所以只調磨豆機粗細刻度作用並不大

如果不篩粉,其實也不是沒有解法
就是您提到的,改變沖水的方式

一般來說,KONE的粉量適合用多一點,至少20g以上,甚至到24g我覺得比較好沖
它不太適合傳統繞圈式的沖法,這會擾亂咖啡粉,變成流速過快
如果細粉太多影響到流速,可以反過來利用這點來使流速加快
但水流控制要很小心,如果太大擾動到底層,破壞粉壁,還是會萃取不足
繞圈的大小不必像濾紙那麼大,但也沒有一定要多大,要視不同情況來改變沖的方式是最大麻煩之處
只要找出最佳參數,細粉的影響不會太大
但也不會完全無影響就是了,就看喝的人有沒有辦法接受
我最近用PHAROS磨手沖,細粉很多,用KONE的味道明顯不如濾紙,不過還在我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因為我對手沖的味道沒有很堅持
遠不如我對espresso的百般挑剔

我覺得使用KONE的技巧與濾紙相比並不十分容易掌握,變更參數的細膩度要更高
如果選擇金屬濾網出發點是為了省耗材不想買濾紙,我是不建議用KONE
對於想追求不同味道,願意一直改變方式,尋求最佳化參數的人會比較適合
魚兄真是不錯, 太厲害了, 其實我使用Kone一兩次, 改變手法也沒機會試試, 就決定放棄
實在談不上分享經驗,
有機會去看看Kone的網目, 可想而知細粉是很難避免, 還有流速與濾紙會有差異
價格又是最高, 值不值得看個人, 一些朋友非買不可, 不過全部都放著當裝飾
我手上的drivet也淪為裝飾
我手法是用傳統的繞圈圈

對品牌是沒特定主要是好用才是重點
看來這樣我還是要選擇其他品牌較好

而咖啡粉也是用細粉的
到目前為主還是沒頭緒哀
Driver外面包的那層看似沒用,但讓你可以繞圈,水不會直接衝出去

金屬濾網大都只能中間注水,要學手沖還是濾紙吧!

Driver我也很少用都用濾紙較多

突然又很想買Melitta 1X2白瓷單孔濾杯,為了它濾杯底部有一線可以導流
金屬濾網只能中間注水?這是真得嗎?
願聞其詳,為什麼不銹鋼可以有這種功效,不過我每天在公司用不銹鋼還是和濾紙一樣的注水法,也許我感覺不出差異吧
  • 10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