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inwen wrote:先謝謝Eddie, ...(恕刪) 在辦公室不方便不妨手沖器材都先收起來小飛馬旁邊擺一台Melitta JCM-512就好了,省空間它保溫壺效果很好,一次把一天份的咖啡都煮起來這樣濾紙就很省跟手沖出來一樣好喝,水溫的問題更不用去擔心
jimmydai wrote:在辦公室不方便不妨手...(恕刪) 本來沒聽過Melitta 上網查了一下看起來很厲害的樣子不過 可能要在考慮看看we543543 wrote:保養絨布和保養賽風濾...(恕刪) 我也是開始爬文後 看到很多關於溫度和研磨交互作用的討論我才想說 有沒有可能 在較低溫度下 萃取到合適的味道畢竟都有冰滴了 我相信 在特定的萃取時間和研磨程度下 應該可以達成80度 以下的萃取吧?只是我是靠想象的 才好奇 有沒有專家有類似的經驗~
韓懷宗談過日本有人針對特定的豆子沖68度,但並不是粉很細而是特定極深焙豆子。溫度與粗細的互換是可能的,但太細可能水流不過濾紙,就卡在上面。而且低溫起沖,最後得到的咖啡可能會溫度太低,特別是冬天喝起來會不太愉快。補充:冰滴粉太細有過淹水經驗,手沖真太細應該也可能淹水。
在特定時間完成萃取這點聰明濾杯或用手動聰明濾杯法就比較好控制,浸泡時間長短容易掌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9BGz6WY9gk手沖來說,中深培豆比較容易與水融合在一起,以水流來控制時間就比較容易淺培豆因為比重較重容易沉在底部,沒沖好常會看到水粉分離,上層是水下層是粉水粉分離的結果,下層粉層粉太厚流速變慢--過萃,上層水從旁邊溜出去--萃取不足變得過萃與萃取不足同時發生能像年輕的老頭那樣把淺培豆沖的翻滾起來融合在一起,還真的需要一把真功夫
we543543 wrote:韓懷宗談過日本有人針...(恕刪) jimmydai wrote:在特定時間完成萃取...(恕刪) 謝謝We兄和Jimmy兄的回覆看來低溫萃取還真不簡單我還是先弄個熱水壺 好了
繼續問個手沖問題如同之前問的 我是手沖菜鳥一枚最近手沖 覺得咖啡因 似乎有點太高 喝完都會心悸我用的是3瓢咖啡 (每瓢大概15g) 600N磨(刻度3.5)水量400-450ml左右水溫大概只在85度 (手沖壺的溫度計)不知道是哪裡要改善 才不會過度萃取(高咖啡因)謝謝
colinwen wrote:我用的是3瓢咖啡 (每瓢大概15g) 600N磨(刻度3.5)水量400-450ml左右...(恕刪) 呃...這粉量大概是正常咖啡3杯的量了而且濃度好像也太高粉這麼多,沖完花了多少時間,您有沒有記錄一下?我直覺想到的是花了太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