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轩 wrote:
随活塞抽回,单向阀关闭,压力会随液体流出缓慢下降,但二次活塞加压,又会保持压力。
壓力的下降可能會牽扯到 "活塞上提->進水->二次下壓" 這段時間的長短及headspace空間的多寡.
假設
萃取流速:1.5ml/sec
headspace: 無壓力時:20ml(cm^3)
上提->下壓: 1sec
P1V1=P2V2
=> 1*20=(1+9)*2 => 9bar萃取時空氣空間=2cm^3
上提->下壓時流出1.5ml
=> (1+9)*2= (1+P2)*3.5
=> P2= 4.7bar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萃取壓力還是有 9bar->4.7bar->9bar的變化, 與活塞閥門直線式下降(eg:9bar->6bar->0bar->9bar)相較, 當然汽缸閥門變化曲線會較緩和, 不過若求減少變數, 要求壓力穩定, 應還是比不上行程足夠, 萃取量可支持一次下壓的機型.
另, 佈粉, 個人的認知是機率的問題, 要如何讓各通道的粉分佈平均形成均勻的阻力, 攪拌, 搖晃...etc 都是在達成這樣的事, 那, 有沒有辦法讓水來幫其更均勻分佈呢? 以低壓(eg:2bar)預浸, 或以更低的壓力震盪(eg:0.5bar<->0bar)來預浸, 以壓力震盪的方式是否對佈粉有幫助? 水自然往阻力低的方向流動, 是否有機會將粉帶過去而讓粉餅的阻力更平均些?
(以上找不到資料, 純個人胡思亂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