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Ditting 807 Lab Sweet開箱

Daniel WYS wrote:
豆槽跟本體入豆口之間的間隙約1.5mm,這不是製造公差,但為什麼會設計成這個樣子我也無法理解。

我用3D列印一個蓋子蓋在豆槽上,裝回豆槽時要用點力推到定位,就剛好把這個縫隙封住,用了一個多禮拜,今天拆下來看,外周乾乾淨淨的,已克服這個問題了




謝謝!我也趕快來找個solution,感謝!
|一本好書|一個好伴侶|一首好曲|打一場好球|騎一回腳踏車|釣一潮水魚|人生已矣!
804 Lab Sweet反而沒有這個問題
因為804的豆槽下有一片金屬板
豆槽要轉個角度,金屬板的缺口對準上刀座上的卡榫放上去後再轉正,有一個緊度

這週末我來試試把刀盤下墊的鋁箔紙拿掉,看看前後沖出來有何不同
又要折騰了
bakafish wrote:
這週末我來試試把刀盤下墊的鋁箔紙拿掉,看看前後沖出來有何不同
又要折騰了

拆掉刀盤,拿掉墊的鋁箔紙很容易。

但萬一拿掉鋁箔紙後,手沖滿意、義式不滿意的話那就更折騰了
Daniel WYS wrote:
但萬一拿掉鋁箔紙後,手沖滿意、義式不滿意的話那就更折騰了(恕刪)

就是怕這點
這台804 LS當初做義式因為原廠刻度間隔較大,刻度又會被擋住
所以我也沒測試太多
記得當時原廠狀態做義式磨細是沒問題,刻度微調後的流速變化與重現性就不知道了
不過我最近義式喝比較少,隨便弄弄OK啦
還是決定速戰速決,提前到今天晚上動工,假日才能好好休息
在動手前先沖一杯,平常都用20g沖兩人份,今天做實驗沖一人份用14g
直覺反應就是要磨細一點
結果得到萃取率22%
這時候我才想到糟糕了
這鍋山茶花跟之前烘很淺的geisha不同,比較好萃取,應該不要調細才對

拿掉鋁箔紙後,首先做歸零,發現刀盤磨擦刻度沒變
看來我之前墊鋁箔紙墊得滿準,完全沒有影響到兩片刀盤距離最近的地方
只墊了距離遠的地方,增進刀盤平行度

拿掉鋁泊紙後刀盤是不平行的,且歸零刻度相同
就代表在相同刻度時,只有刀盤距離最近點會跟有墊時一樣
其餘的一整圈間距都會比有墊鋁箔紙時要大
出粉大部分應該都比之前粗,而且粒徑分佈會變廣
粗粉變多,代表這些粗粉被研磨的次數會減少,細粉也會跟著變少

用相同刻度沖一杯,果然濾杯下水的速度變快了
萃取率也掉到21.4%,少了0.6%

這個手沖測試其實不太理想,因為在拿掉鋁箔紙之前沖的那杯萃取率已經過高
我這次烘的日曬山茶花又失敗了,感覺是發展不足
雖然有香氣,但高萃取率入口只感覺到難喝,苦
就算我拿掉鋁箔紙後一樣做22%,還是會因為萃取率過高而瑕疵明顯
所以沒有辦法評前後沖的這兩杯味道上有什麼優劣
不過至少確定了墊鋁箔紙確實有用

比較理想的測試應該是要用好豆子,以萃取率20%到21%之間為目標
假設在有墊鋁箔紙的情況下,使用刻度是8
那麼拿掉鋁箔紙要做出相同萃取率,應該要調細一點,也許7.7
粒徑分佈會變得廣一些,細顆粒與粗顆粒都會增加
萃取率不過高,風味沒有萃取到盡,就比較能感受出差異
想請問如何重新歸零欸
請問重新歸零的話淺焙SOE是不是就能輕鬆製作呢?
我也想請問如何歸零,目前用最細的刻度磨出來的粉還是太粗
bakafish wrote:
比較理想的測試應該是要用好豆子,以萃取率20%到21%之間為目標
假設在有墊鋁箔紙的情況下,使用刻度是8
那麼拿掉鋁箔紙要做出相同萃取率,應該要調細一點,也許7.7
粒徑分佈會變得廣一些,細顆粒與粗顆粒都會增加
萃取率不過高,風味沒有萃取到盡,就比較能感受出差異

請問有換過好豆子測試過手沖了嗎? 萃取的風味滿意嗎?

還是要再大費周章墊回鋁箔紙

突然覺得我不用807 LS磨義式真是明智的抉擇
naniO_O wrote:
想請問如何重新歸零欸

friendship_o wrote:
我也想請問如何歸零

歸零後淺焙SOE是不是就能輕鬆製作? 應該沒問題吧!! 應該吧? 因為我還是堅持手沖跟義式要分開用不同的磨豆機,所以我的807 LS也沒有歸零磨過SOE


言歸正傳,代理商工程師有傳給我Ditting 807 LS的刀盤歸零說明影片,還沒有詢問工程師能否授權PO出影片,所以先擷圖說明如下!!

1.刀盤旋鈕轉到零點,後方就會露出螺絲孔


2.用星型板手取下螺絲



3.將旋鈕輕輕向外拔出


4.將內部轉盤順時針轉到底就是刀盤互碰,再退回一點,避免刀盤互碰。


5.將旋鈕放回,零點對準三角記號


6.用星型板手鎖回螺絲,大功告成!!
Daniel WYS wrote:
請問有換過好豆子測試(恕刪)

還沒有
不過又發現一些有趣的事

星期三因為已經晚了,要是喝太多咖啡還是會怕會影響睡眠
再加上實驗不想太浪費豆子,所以沖兩杯都是用14g
兩杯都只喝幾小口,所以其實只能喝個大概
我發現要是想控制喝的量,又要能喝出味道,還是一次大口一點比較好
小口喝不太出來,又再喝了幾小口,還是喝不太出來

今天沖20g,比星期三沖14g的刻度調粗7.5小格(原廠刻度大概5小格)
原廠刻度約8.7
萃取率還能達到21.5%,比星期三用14g沖的21.4%還高一點點

綜合前幾天在公司用Guatemala和Lagom P64的測試
大致上,容易萃取的豆子,萃取率對粗細度差異較不敏感
例如在Lagom上粗細同樣差5小格
上一鍋geisha,8分鐘烘完,一爆後1分鐘下豆,升6度,203度,萃取率可以差到2%
而這鍋山茶花,8分半烘完,一爆後1分鐘下豆,升8度,208度,萃取率差不到0.6%

今天沖這一杯真是不得了
酸度有,body也不錯
因為沒烘好,在Guatemala和Lagom一入口就微苦(萃取率21.6%)
今天這杯卻沒有感覺到苦,香氣還很強
要是只有這台磨豆機,真的會以為自己烘得很好

之前有墊鋁箔紙的時候,我沒有因為沖14g改20g就調粗到7.5格這麼多
因為調到5小格就會明顯感覺到body變薄弱,所以通常只調3到5小格
這次調粗7.5小格,理論上最細的顆粒都比墊鋁箔紙時粗
body是有降一些,但不至於感到薄弱
我覺得是味道的集中性降低,豐富性變高,所以不會覺得body薄弱

目前我對Guatemala,Lagom P64 + SSP Silver Knight brew burrs,804 LS這三台
以做到相近的萃取率來比較,感覺上均勻度應該是Lagom > Guatemala > 804 LS
細粉量804 LS和Lagom可能差不多(鋁箔紙拿掉後),Guatemala還是比較少
以上關於均勻度和細粉量都是以感官或看到一些現象以理論來推,不見得正確

Lagom的味道集中性很高,論乾淨度比Guatemala還乾淨
但甜蜜點範圍很小,一過萃就很明顯
可能會沖出一杯很乾淨,但瑕疵也很明顯的咖啡

Guatemala下水速度最快,甜蜜點範圍大
但粗細有段,有時為了更好的結果會用到兩格之間,不過不用擔心會跑刻度
只要手法穩,粗細度就算調到過細,也不用擔心下水會慢,沖出來的味道都不錯
最大的缺點有二
一是轉速太高,機殼震動有點吵,出粉暴力,極細粉會飛出來
用一段時間後磨豆機旁邊就一層咖啡極細粉,像灰塵一樣
二是會有殘豆,磨完要拿吹球吹一下,才能把殘豆送進去磨

804 LS做手沖可以說找不到什麼缺點
墊鋁箔紙調平行度有墊了的好處,原廠狀態也有原廠狀態的好處
星期天來試試SOE
這支山茶花不算很淺,但也不到中焙
我其實也不愛真的烘非常淺的豆子拿來做espresso,例如上一鍋geisha
萃取率在brew ratio 1:2時會拉不高,加大萃取量濃度又降低
烘這麼淺做espresso本來濃稠度就低
若是濃度再降低,喝起來就像高濃度美式


順便一提,804系列已經從dittingswiss.ch官網上的產品頁面中消失了
當初的Brochure是非常奇怪的,圖形和文字兜不起來


807的Brochure看起來也還是怪怪的


KR804的粒徑分佈相當集中已經是經過實測的,繼任的807不可能比較差
結果807 LS更集中?
上面的圖看起來,我只覺得把807調細一點就會接近807 LS的分佈了
其實我覺得不管是804 LS還是807 LS的Brochure,圖形都是畫的,並不是實測

先前Socratic Coffee做了EK43和804 LS的測試
但結果至今尚未公布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