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的一致性如何? 同樣一杯豆子或粉,多秤幾次,是否每次重量都一樣?
有的秤對0.1g~0.2g的反應不靈敏,丟進去一顆豆會發現重量沒有變化
此時把整杯豆子拿起來再放上去,數字就變了
磨豆機刀盤平行度如果調好了就應該不會有問題
因為espresso的粒徑都在數百微米,而用鋁箔紙調出來的平行度差異應該在10微米以內
我覺得您的咖啡粉準備步驟太過小心翼翼了
WDT我認為不是很好的方式,磨豆機如果是很需要重新做佈粉的,WDT並不保證成功
在濾杯裡做翻鍋的動作我覺得也不是很好,因為會從濾杯底下掉出細粉,翻越多次掉越多
我最喜歡的方法是用一個口徑大於粉杯,小於接粉環的接粉杯
把接粉杯蓋上蓋子拿起來搖,上下左右翻鍋旋轉,轉個90度再做一次,然後一鼓作氣倒進濾杯
每次效果都很好
但是經過劇烈搖晃後,粉體會比較紮實,這時候沒辦法再用拍打法把粉舖平
我會用竹籤把粉明顯高起來的地方往旁邊撥,再將把手往下敲桌面兩下讓粉紮實點
太閒的話就再用OCD轉個兩下(有沒有用OCD感覺不出差異)
用無底把手觀察,通道效應並不是有噴濺才算
注意濾杯底部剛開始出現咖啡珠的時候,是否整個底面都同時出現,而不是有一側先出現
萃取過程是否整個底面的咖啡液都同時變淡,而不是有一側顏色較深,另一側顏色較淺
瑪格莉特的老闆說,不要看秒數,看老鼠尾巴的粗細
但因為老鼠尾巴的粗細很難量化,我的想法是,秒數從咖啡液整條落下時起算
對了,還有一種較特殊的情況
磨豆機發熱時,將熱傳導到豆子,會導致細粉量減少,流速會變快
但我看您的情況不像是這種
https://colonnaandsmalls.wordpress.com/2015/02/03/the-heat-is-on-more-grinding-puzzles/
改稱重也ok
不過crema其實每次都差不多
說真的我很訝異
Lavazza這種明顯不新鮮的豆子
crema其實不比自烘店的義式少
那明日實驗數據改成重量好了
魚大不好意思…在下是新人
想說小心無大錯囉
至少到現在沒啥通道效應的問題
哈哈
熱度嘛,個人覺得沒有明顯差異
出液…外圍會先,然後就老鼠尾巴
變淡的部分偶爾在雙流把手會看見
不過無底把手,除了噴我一臉的通道
就是外圍先中間較晚,但美麗的老鼠尾巴
稱重部份,磨豆前跟磨豆後
都會稱一次,抓的範圍依舊是
14克,誤差不超過0.2g的情況
而磨豆機發熱…我只能說
打奶泡跟拉花給的時間還不夠
那還敢掛營業用機種算它無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