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

Flair開箱~首頁更新原廠壓力錶!(874樓土炮壓力錶)

BodhiChih wrote:
我想要用同一支豆子(歐舍義式豆),同樣16克,同一台磨豆機(Kinu M47),讓BZ07和Flair PK看看。...(恕刪)

蠻想再看看後續的比較的... : )

剛看了一下您相片中的咖啡液面, BZ07約53(30+23), Flair約35, 因Flair汽缸容量固定, 若要維持兩邊相似的Brew Ratio, 或許Flair這邊可減豆量(eg:11g?)並維持原有研磨刻度(+1 or 2?)來萃取. 以小磅秤來量成品重可有更精細的判別.

另, 或許可試試 輕壓預浸至滴出咖啡液,然後再加壓放大咖啡液流量 的方法, 可能比較不會有施力過大壓爆Flair的疑慮...

bakafish wrote:
...以前有人說直徑較小的濾杯,容錯度比較大...(恕刪)

個人會比較傾向
相同豆量下,直徑較小的濾杯,佈粉/填壓容錯度比較大
另, 比較好玩的另一點.
豆量變化(eg:14g->15g),直徑小的濾杯較易因此而影響萃取時間/濃度. 從這角度看過去的容錯度又較小了...

yechain2000 wrote:
期待Flair二代能做到58mm濾杯尺寸...(恕刪)

芭樂熊 wrote:
51左右就好XD...(恕刪)

不知大家對Flair這種40mm濾杯與手上其他尺寸(51/58/30...etc)濾杯/咖啡機萃取出來的Espresso, 風味上(Body/Crema)的差異走向感覺為何? 有不喜歡40mm的哪點嗎?
chan.chenhao wrote:
個人會比較傾向
相同豆量下,直徑較小的濾杯,佈粉/填壓容錯度比較大...(恕刪)

為什麼?
我是覺得如果濾杯的設計差不多
相同豆量,直徑較小的濾杯因為粉餅比較厚,反而容錯度比較小
只有一個情況例外,就是在58mm濾杯使用少於15g粉,尤其淺焙豆
因為粉餅很薄,粉量少,磨的很細,面積又大
要做粉水比1:2的話,流速要降到很低,水流可能會出現不均的情形

這個討論也很有趣
過去在國外論壇也是很多人說小濾杯的容錯度較大
但當時市面上也沒有很多有名的小濾杯咖啡機
在Dalla Corte Mina上市後,就出現一票反對的聲音,說小濾杯做出來難喝
再看他們使用的粉量,都是在58mm慣用粉量直接放到54mm
粉餅厚度相當於在58mm做triple,而triple多半都不好喝
於是才有粉餅厚容易有通道的推論,歸結出小濾杯的容錯度較小

家用拉霸機又更好玩了
某外國大師說,小拉霸適合over dose磨粗一點
溫度壓力什麼的全都沒提
然後就一堆人盲目的相信大師

我是從49mm的Cremina開始玩的
從一開始我就不信小濾杯的容錯度較大
bakafish wrote:
粉餅比較厚,反而容錯度比較小...(恕刪)

通常會說 佈粉/填壓 有誤, 應是說其產生的通道效應吧?

若粉餅變厚, 萃取路徑變長, 細粉(?)越容易被推到下面, 阻力層越容易被建立...
舉一個較極端的例子, 拿10g粉在40mm及58mm的濾杯萃取, 哪一個粉餅比較不容易被打穿?
不過因粉餅變厚導致的萃取較為不均可能又是另一個議題了..

補:看魚大的敘述中...

bakafish wrote:
於是才有粉餅厚容易有通道的推論,歸結出小濾杯的容錯度較小...(恕刪)

請問有原討論的link嗎?
好奇為何粉餅厚易有通道? 預浸不足?

bakafish wrote:
濾杯的設計差不多...(恕刪)

或許可把問題再定的窄一些,
58/54/51/40mm濾杯, 底部開孔面積相近 的狀況下, 15g豆量, 是否直徑較小的濾杯較不易產生通道效應? (是否該考慮預浸?)
chan.chenhao wrote:
若粉餅變厚, 萃取路徑變長, 細粉(?)越容易被推到下面, 阻力層越容易被建立...

舉一個較極端的例子, 拿10g粉在40mm及58mm的濾杯萃取, 哪一個粉餅比較不容易被打穿?...(恕刪)

這是個盲點或誤區

首先,沒有人證明細粉會下移,建立所謂的阻力層,只能說這是推論
事實上,粉餅阻力並非因為細粉下移而建立
早在水剛接觸到粉餅的時候,阻力就產生了
萃取到後半段阻力反而越小,因此這個細粉會下移的推論似是合理
下移後,粉餅出現空洞,所以阻力會變小,而非細粉下移建立阻力層

第二,假設真的細粉會下移
粉餅越厚,要磨的越粗,粗細分佈的跨度會變大,也就是粗細差異變大
這時候細粉分佈的情況就更難均勻
當細粉下移,粉餅裡的空洞分佈就更難說了,所以出現通道的機率會更大



chan.chenhao wrote:
請問有原討論的link嗎?...(恕刪)

其實也沒有什麼好看,國外的討論也沒有比較專業
就跟我們在討論差不多,基本就是無法證實,只能各自推論
觀點不一樣,結論就不一樣囉
這其中可能也跟技術和個人對味道偏好有關
有人怎麼做都不會有通道,就愛磨粗粉量多的味道
有人不愛,推論是因為有通道所以味道不好,實際上是不是真的有通道也不知道
各方意見都能參考啦,所以我會問您為什麼,來補足我沒有考慮到的部份
不過味道還是自己喜歡最重要
我覺得如果沒有接觸過不同大小濾杯的人,不必因為人家說容錯度大還是小就不敢碰
bakafish wrote:
這是個盲點或誤區首...(恕刪)

另一個可能的想法:
磨豆機出粉不均, 所以會進行WDT或拋鍋之類的重佈粉動作, 在粉分佈不均的狀況下, 面積較小的濾杯從出水網往下看的單位面積內的粗細粉分布會較類似, 提供的阻力會較相近...
補圖: 以單位面積提供的阻力來看此問題. 阻力越平均, 各開孔流速越平均, 越無通道效應.
(相同豆量, 粉餅薄濾杯頂->開孔通路的阻力標準差 > 厚粉餅濾杯孔上的通路阻力標準差)


bakafish wrote:
...粉餅越厚,要磨的越粗...(恕刪)

剛重新想了一下, 濾杯底部開孔面積類似(eg:58/51mm濾杯底部開孔面積總和皆為140mm^2), 若是要維持相同流量(9bar In, 30sec/ 60ml Out) 則 粉餅越厚, 磨得越粗 是對的, 謝謝您.
=>這邊可衍生出一個問題:Flair 40mm濾杯的底部開孔面積是否大於58mm的?
補:相同9Bar下, 面積越大, 施力越大, 是否粉餅越厚需磨越粗還要想一下...
=>Q:相同體積/粗細的砂礫在不同直徑的管路中造成的阻力是否相同??=>應跟底部開孔面積有關...
過濾相關資料
http://slidesplayer.com/slide/11636067/
補:這資料內Page15的簡化模型還蠻有意思的.


bakafish wrote:
...細粉下移,粉餅裡的空洞分佈就更難說了,所以出現通道的機率會更大...(恕刪)

或許越厚的粉餅在萃取中產生的空洞分布較平均(集中?) 所以也抵消了粉磨粗後的差異(50~500um<->50~600um)?

bakafish wrote:
...觀點不一樣,結論就不一樣囉...不過味道還是自己喜歡最重要...(恕刪)

推這句, 喜歡最重要. : )

補:重新看#425魚大的資訊, 總算較看得懂些了, 感恩.
或許要把自己在Flair上做不出老鼠尾巴歸在佈粉不均而不是濾杯與邊壁過近...

目前不確定粉粗/路徑長or單位面積提供阻力較平均...etc的說法哪個正確...

20180330 Update:
在靜態的狀況下考慮: 各濾杯底部開孔<->頂可看成一虛擬通道,摩擦係數(阻力)由咖啡粉提供, 粉餅越厚則各孔通道的阻力越相近, 差異越小, 對佈粉/填壓的榮錯率較大, 若大/小濾杯底部開孔間隔一致(或大到兩開孔管路不會互相影響),則粉餅越厚須磨越粗以使得厚薄粉餅的虛擬管路阻力類似, 若開孔接近到會互相影響通道阻力時, 則粉餅厚的其研磨度是否一定要調粗可能還是得實際操作後才知道.
動態萃取時應也可以假設通道越長, 各通道的狀況會越接近, 越不容易產生通道效應...
BodhiChih wrote:
我的Flair,Amazon...(恕刪)


小弟也是新手!之前都手沖而已!
每天早上起來壓杯咖啡真的很美好!
我目前13.5克粉、輕壓預浸10-15秒、萃取30-35克espresso加上290cc冰牛奶做拿鐵(看家人喜好增減),我自己跟家人都很喜歡!
在兩年前曾經擁有gee+901並沒有讓我覺得這麼美好!(用幾個月就出清了…)
Flair雖然前製作業比較繁瑣,但泡出來的咖啡個人覺得非常喜歡!
主要磨豆機也有升級…磨豆機真的差很多…
奇怪!我怎麼都壓不出CREMA?!

是豆子只到中烘的關係嗎?
yechain2000 wrote:
奇怪!我怎麼都壓不出CREMA...(恕刪)


除烘焙度外, 豆種, 新鮮度, 豆量, 粉杯(尺寸/開孔量), 研磨度, 預浸, 萃取溫度/壓力/時間...etc都有可能會影響Crema.
這也是小弟先前(#424)提到有興趣的議題之一...

通常Flair會是家中第二台Espresso機, 或許可先與另一台機器橫向比對, 排除掉一些因素後會比較好找調整點...

yechain2000 wrote:
中烘


淺焙也可以出crema.

操作還沒到位。固定粉量只調粗細,固定填壓力道,應該不難抓,然後記住那個手感。
yechain2000 wrote:
奇怪!我怎麼都壓不...(恕刪)


這是放一個多月的淺焙耶加!
我覺得參數對了應該都會有!
但好不好喝又是一回事!
還是自己喜歡重要!!
但是單品我還是喜歡手沖!
單品espresso
或是加水都覺得沒有手沖棒!
可能要在多試試
  • 1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