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開箱]Kafatek MC4-duo

ee21 wrote:
上方粗磨的內刀盤會搖晃

這不是刀盤搖晃,只是華司(washer)不在中心而已
仔細看刀盤旋轉時的圓周殘像很穩定,代表刀盤沒有搖晃
跟看華司的圓周不穩定判斷在搖晃是同一個意思
只是你看的是華司,那就只能判斷是華司在搖晃,這是邏輯問題

我說明一下黑刀裝在MC4會遇到什麼問題
黑刀跟Mazzer刀盤不一樣,刀盤鎖死時,內刀盤不會陷入外刀盤中
這會造成鎖死時的磨擦力較小


MC4拆刀盤的方式應該是和MC1一樣,利用刀盤鎖死來固定刀盤,才能鬆螺絲
或者照昨天我email問Denis,他回覆
You can adjust it to fine and put some coffee beans to provide resistance then unscrew it.
但是MC1螺絲會隨著使用而越來越緊
以前有一次拆MC1的螺絲,緊到差點拆不下來,我記得當初沒鎖那麼緊
如果MC4發生相同狀況的話,刀盤鎖死的力道可能會不夠,在鬆螺絲時帶著刀盤旋轉
所以如果沒有找到其他方法固定刀盤的話
裝上黑刀就要有拆不了的心理準備

對了,MC1的中軸沒有key slot,完全用螺絲逼緊
MC4有用key,所以螺絲不用鎖很緊
也許不會像MC1一樣有螺絲越來越緊的狀況
bakafish wrote:
剛才把Helor 106調粗,再用測試豆萃取一杯
16g豆子29秒萃取32.5g,0-9 bar以等速上升跑10秒
萃取率反而高一點,有19.2%
還是低就是了
但有比較好喝一點

MC4裝Mazzer刀盤時,調到刀盤開始出現磨擦聲,聲音是斷斷續續的
(很多磨豆機包括平刀都有)
這代表內外刀盤間距,在刀盤轉動時會有忽大忽小的現象
可能的原因是
1. 外刀盤與轉軸有偏心或外刀盤內圈非正圓
2. 馬達的轉軸有彎曲,或內刀盤中心孔偏心,或內刀盤非正圓
這兩個必須同時存在,才會有此現象
這並不是說MC4不好
我相信大多數磨豆機都會這樣,只是看內外刀盤的間距變化大還是小

昨天換上黑刀,在找刀盤磨擦點時,發現磨擦聲竟然在一開始出現時就是連續的
有可能是因為黑刀的磨擦和Mazzer不同,在極小磨擦時很難聽出來

在換上黑刀之前,把MC4的豆槽轉出來,測量螺牙圈數與長度
13圈有13mm,所以一圈是1mm
Helor 106一圈是0.5mm,磨測試豆是鎖死退一圈半多一點
以時鐘劃分一圈12格來看的話,大概是19格
那麼MC4粒徑分布如果類似,應該會在鎖死退9.5格左右

今天早上,MC4鎖死退約9格,因為沒有標記參考點,所以只是大概
VST 18g粉,Lelit Bianca流量開最大無變壓(流量10秒約60多g)
0-9 bar時間沒仔細看,通常應該是6秒,前3秒無壓,3秒開始上升,先慢後快
24秒萃取36.5g
萃取率19.3%
味道還不差,比昨天用Helor 106 + Rossa PG更順口一點
通常我會覺得Rossa PG做的比Bianca順口

以這個升壓速度與萃取時間來看,磨得比Helor 106粗
我猜可能是MC4有粗磨刀盤限制入豆量,減少豆子互磨,所以磨出來會粗一點
但因為粗細幾格只是大概,且MC4一圈是1mm,差1格就會差比較多
所以只是個人推測,不準確

磨豆效率比Mazzer刀盤高
18g粉約15秒磨完
但是要再加上按壓Mr Puff的幾秒就是了

Mr Puff我很喜歡,效率比用手掌拍要好
一開始覺得很難放上去
一邊先塞進去,另一邊要塞老半天
後來發現這樣不對
直接整個放上去,很容易就放好了

MC4的兩個外刀盤之間會卡碎豆和一些殘粉是它的缺點
這點Mr Puff幫不上忙

Hopper的safty cap我拆下來了
把hopper整個轉出來,再把safty cap用力往上推,推一點點就換個地方再推
反覆好幾次終於成功
推出來後上一層薄薄的Dow 111,就很容易拆裝了
chuan07

所以說Mazzer刀盤的精度還是差了點。魚大的測試會讓人想去買把黑刀啊[笑到噴淚]

2022-04-03 12:03
其實我一直好奇件事.
MC4 duo 最大的特色是雙刀盤
上刀盤粗磨, 下刀盤細磨
像這樣的雙刀設置, 在實務上對磨豆的實質幫助是什麼?
倘若, 將MC4 duo的上刀盤拆掉不裝
這樣, 以單刀形式跟雙刀來做比較, 又會有什麼差別呢?
seanlam1234

因為家用singledose磨豆不像商用磨豆一樣長期有數磅豆在上面把前面的豆壓進刀盤, 第一克的豆進入刀盤的速度和最後一克豆是有分別.[微笑]

2022-04-02 21:06
ee21

感謝分享,看了底下的留言,塵該絕大多數是做慢磨的部份,評價正面的居多,好些許人提到會使咖啡更具有些甜感.至於James提到二次研磨,進粉的速率影響出粉的粗細很大.很有趣的實驗

2022-04-02 23:02
ee21 wrote:
其實我一直好奇件事.MC4...(恕刪)

我也很好奇
以後有空我會把粗磨刀盤拆掉來試試看
如果感覺不出差異,為了減少殘豆和殘粉,就不把粗磨刀盤裝回去

從研磨效率來看
黑刀裝在繪意71,在低轉速下沒有跳豆
例如45 rpm,一圈可以磨出1g粉,磨18g約24秒
60 rpm就會有點跳豆影響效率,所以磨18g就不會是18秒
轉速再提高,跳豆也更嚴重,磨豆效率增加就有限
上限120 rpm,我已經忘了磨18g要幾秒
(因為高轉速扭力不太夠,磨硬豆會卡,所以習慣用低轉速)
不跳豆都要9秒,所以要十幾秒是肯定的
MC4的轉速可以用肉眼數出是120 rpm(看粗磨刀盤上那支撥豆桿)
磨18g不算按Mr Puff的時間要15秒
感覺好像有沒有粗磨對研磨時間影響不大
但這不代表粗磨就沒有作用,因為進豆到細磨的速率可能不同

大概只有送粒徑分析才準
seanlam1234

魚大動手能力好強[讚]

2022-04-02 21:16
ee21

魚大是全村的希望[笑]

2022-04-02 23:02
之前用Helor 106做過一個測試
裝20多克豆子,頭幾圈磨的丟掉(106搖把轉4圈,刀盤轉1圈)
算圈數磨出超過16g粉之後就停,106裡還有殘豆
秤粉重取16g,也就是只取中段出粉
跟只倒16g進去磨到完萃取相比
只取中段的萃取流速慢很多

這代表頭幾圈或最後幾圈磨出來的粉比較粗

我猜也許是進豆比出粉快
中段在出粉受阻下被重複研磨或互相擠壓磨擦產生細粉,所以萃取流速變慢

降低進豆速率,出粉粒徑就會比較一致,也會比較粗
(若只取中段,出粉粒徑也會比較一致,粉則是較細,這就是商用環境使用豆槽的情況)

明天可以試試看MC4倒入18g磨完,和只取中段18g,萃取流速差多少
我剛想到一件事
MC4使用Mazzer鍍鈦刀盤的出粉速度慢很多
就算無鍍鈦的刀盤研磨速度較快,出粉速度還是會小於進豆速度
而粗磨後餵豆到細磨的速度是很快的
可能會比全豆還要快,因為全豆容易跳豆,造成進豆速率不穩定
會不會MC4的設計理念其實是反其道而行
利用粗磨後的粗顆粒比較少跳豆,來製造快速進豆,且盡量維持進豆速率均等
讓碎豆在細磨刀盤之間盡量擠壓,做成類似使用大豆槽的效果
來達到均勻度提高的目的
之前萃取完的粉餅,看起來粗顆粒很大顆,並不均勻,也許是最早與最後磨出來的顆粒
中段出粉由於會細很多,所以整體來說必需調粗因應
也就造成了頭尾的粗顆粒會更粗,但數量可能並不多
不過這是新刀盤,還未進入穩定狀態
在磨完兩杯後,我發現刀盤磨擦聲出現的刻度,與鎖死的刻度,都往細跑
bakafish

燕麥片有聽說過拿來清刀盤,但硬度對於開刀有沒有幫助我就不知道了,沒有用過

2022-04-03 23:28
chuan07

昨天在淘X上訂了6磅便宜的中深焙雲南豆回來開刀.6磅RMB100多,應該算便宜吧.

2022-04-04 9:53
這兩天在做測試前都先做兩杯拿鐵給爸媽
同粉量同刻度同萃取量,時間最多只差一秒

今天做掐頭去尾取中段18g
第一次磨22g,中途換接粉杯太慢,接不到18g,全部捨棄
第二次磨30g,杯底有水黏住豆子沒倒完,又接不到18g,捨棄
第三次終於成功
26秒萃取37.5g,萃取率19.4%
和昨天24秒萃取36.5g,萃取率19.3%相比,可說非常接近
秤剛好18g磨完與掐頭去尾取中段磨出的18g,差距很小

把這3次磨出來沒用到的粉集中秤出35.4g,平分為兩份17.7g
沒有做WDT,倒入粉碗拍平就直接填壓萃取
兩份都是21秒萃取35.6g,沒有通道
影響萃取流速的因素有
1. 沒有做WDT的萃取流速會快一點
2. 粉量稍微少一點
3. 頭尾段磨出來的粉多一點,兩份粉量含3份的頭尾段
萃取時間只少5秒,可說頭尾段的影響也不大

明天把粗磨的內刀盤拆掉,看看沒有粗磨是否有差
以及沒有粗磨只取中段的表現如何


剛又想到,內刀盤可能沒辦法拆

粗磨刀盤底下是一個套筒,兩個加起來頂住細磨內刀盤
粗磨內刀盤拆了的話就得找個東西頂替才行
任何物品,只要高度可以,內徑套得進去就行
但我手邊好像沒有可以用的東西
如果拆外刀盤的話,雖然就不會粗磨
但進豆不免受到內刀盤阻擋,怕影響測試結果
先倒入豆子才開機也會跟先前測試條件不同
明天拆機時再看看吧,見招拆招
seanlam1234

喜歡看到拆解圖[嚇到吃手手]

2022-04-04 0:46
我覺得昨天做的掐頭去尾可能不太準確
開頭放掉的粉不夠多,才會導致萃取流速差距不大

今天拆了粗磨內刀盤,手邊有幾個橡膠墊圈正好派得上用場,補足粗磨內刀盤的高度
粗磨外刀盤沒拆,因為粗細調節是壓在粗磨外刀盤上

在沒有粗磨下,磨18g粉28秒萃取36.1g,萃取率19.5%

把粗磨內刀盤裝回去時不用拆豆槽和黑色的top plate,應該不至於影響組裝

裝回粗磨內刀盤後磨18g粉26秒萃取36.6g,萃取率就不測了
有沒有粗磨,喝起來我覺得沒什麼差別

袋子裡剩37.6g豆子,全倒進去磨
開頭出粉多等幾秒才接,接到目視差不多時移開粉杯,秤18g粉,38秒萃取36.4g
這次有粗磨的掐頭去尾流速明顯慢了很多

我的結論是,黑刀有沒有粗磨,影響不大

拆粗磨刀盤時發現它也不是殘粉的元兇,所以裝回去測試完就不再拆了

拆下豆槽與粗磨內刀盤的樣貌


這三片是放在粗磨外刀盤上的,介於豆槽與粗磨外刀盤之間


粗磨外刀盤是直接用螺絲固定,沒有放置的凹槽


拿出粗磨內刀盤時,轉軸帶動刀盤的key會掉下去
所以要拆掉top plate,把兩組外刀盤拿起來,才能把key撿回來


套上墊圈補足粗磨內刀盤的高度,鎖上螺絲,才能壓住細磨內刀盤
bakafish

這是用黑刀的測試喔,不保證Mazzer刀盤會是相同結果

2022-04-04 17:31
Daniel WYS

我本來以為粗磨顆粒約比芝麻大一點,沒想到比米粒還大,感覺粗磨似乎沒太大意義

2022-04-04 17:33
關於外刀盤與刀盤座那0.5mm間隙,我在想會不會是故意做的
因為這實在大到不尋常
這牽涉到把間隙做大一點,再使用間隙規來安裝外刀盤,是否會更加精準

如果把刀盤座的大小做成剛好,實際上還是會有少許間隙
否則刀盤拿出或裝入時就會感覺磨擦力不小
拆裝刀盤時要是有一點歪斜也會卡住
而這間隙若要使用間隙規又太小,因為間隙規太薄又卡很緊,抽出來時會斷

安裝刀盤的方法,類似這個影片28:37
https://youtu.be/N9MXDhSfAwQ?t=1717
影片裡寫說明書裡有,慚愧,我沒看說明書就開始玩了


在HB上看到有人反應他的MC4有異音
不過這不是我要看的重點
https://www.home-barista.com/grinders/monolith-mc4-clicks-after-grinding-t79569.html
主要是他在#3 po的影片

可以看到粗磨完之後還繼續出粉快10秒
所以粗磨後仍然是入豆速度大於出粉速度
顯然粗磨的目的並不在減慢入豆速度,跟Niche Zero那個只有一孔的壓克力片作用不同
那麼是要藉由粗磨讓碎豆更容易被咬進去,讓碎豆更緊密的塞滿內外刀盤之間嗎

會不會是我的黑刀磨豆速度比Mazzer鍍鈦刀盤快太多,才導致粗磨看起來沒有什麼作用
這點就讓有興趣研究的玩家們測試了
測試必需在刀盤已進入穩定狀態才有意義
我就算每個上班日喝一杯espresso,一年也磨不到4公斤豆子
chuan07

我覺得粗磨後能讓鍍鈦的186c提升咬豆效率,之前用187c鍍鈦的咬豆效率確實超差,但磨過一定的豆子後會稍微改善。感覺如果刀盤不選鍍鈦的話沒粗磨刀盤也沒太大差別[不知]

2022-04-05 9:00
bakafish

以前用繪意71時用過無鍍層的186C,低轉速時的磨豆效率和黑刀幾乎相同,都是轉一圈出1g粉

2022-04-05 10:22
MC4刀盤裝到Helor 106,內刀盤上可以看到MAZZER 0186C


刀盤外側有些瑕疵
點小圖可看大圖,可以看到鍍鈦的表面並不光滑,摸起來也有點粗
如果手指上沾了些灰塵之類,在上面搓幾下,可以把你的手指磨得很乾淨
這點和Gorilla Gear黑刀的鍍層差異很大,黑刀雖然不是鏡面,但摸起來是比較光滑的




剛磨16g,很輕手,但是要磨200圈(搖把200圈,刀盤實際轉50圈)
到160圈時開始覺得阻力變非常小,應該只剩少許碎豆了,但就是磨不完
直到200圈才覺得磨完了
37秒萃取32g,稍細了點,噴了一些到鏡子和桌面上
昨天同一支豆子用MC4+黑刀,Bianca無變壓,完全不會噴
新刀還需要多磨點豆子開刀
ee21

看到200圈..都累了..[笑到噴淚] 又看到開刀要20kg,突然想說是不是去取消TiN算了..@@

2022-04-06 14:39
bakafish

MC4是電動不是手搖啊[XD],不知道是因為沒有機會同時比較新刀與舊刀,還是我對開刀的影響不敏銳,我覺得新刀只要過了開頭幾磅進入穩定期之後就差異不大,但是鍍鈦磨豆圈數不知道要磨過幾磅才會跟無鍍的一樣

2022-04-06 16:51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